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4章 江東孫氏的崛起之路(七)

  • 死鬼聊聊
  • 二禪師
  • 3264字
  • 2020-12-18 10:18:20

白:關于江夏我還有一個問題,我記得黃祖戰死后,劉表曾任命劉琦為江夏太守,這江夏不都已經歸屬江東孫氏了么,而且劉備當陽敗退后,居然是跟劉琦駐守夏口,還有后來曹操任命文聘為江夏太守,而您任命程普為江夏太守,這一個江夏郡三個太守,這讓我百思不得其解,還請您給大家說說,這江夏到底是怎么回事?

權:哈哈哈,不錯,江夏當時確實存在這種現象,我給你捋一捋,你就明白了。劉表當初占據荊州后,與蒯、蔡、龐、黃各大世家共治,黃祖由于出身江夏安陸黃氏,所以一直占據著江夏太守的位置,直到我將之擊殺。黃祖死后,由于劉表尚在,荊州我難以攻取。且當時曹操已然平定北方,南下是遲早之事,我若與劉表開戰,最終只會便宜了曹操。所以江夏之戰后,我并未繼續進兵,而是令胡綜駐守鄂縣,我則帶俘虜回轉了東吳。

劉表聞知黃祖身死,遂任命其長子劉琦為江夏太守。江夏郡被漢水分隔為江南江北,劉琦到任后屯駐江北,因鄂縣有我軍駐扎,劉琦未敢進入江南。

黃祖死后數月,曹操大舉南征,不久劉表就病逝,其幼子劉琮繼位,面對曹操兵鋒,未做抵抗直接選擇了投降,江北之地盡入曹操之手,劉琦與劉備合兵屯駐夏口。

赤壁戰后,我任命程普為江夏太守,屯駐沙羨,占據江南數縣之地。而此時劉琦已死,其江夏西南部分領地被劉備占據。其余江北之地歸曹魏所有,文聘被任命為江夏太守。也就是說此時江夏郡被一分為三,我與曹操以漢水為界,占據了大部分江夏地區,劉備占有一小部分。劉備奪取益州后,我們兩家湘水劃界,劉備將所屬江夏之地割讓與我,自此江夏我與曹操各占一半。之后我雖曾征討江北,但都未能成功。

白:你這么一說我就明白了,原來是你們幾家把江夏瓜分了啊,江夏人民還真是夠遭罪的。既然都說到赤壁之戰了,我們得好好談談這個話題,這可是決定了天下大勢的一戰啊,影響深遠。要說赤壁之戰就不得不提孫劉聯盟,您給講講這個同盟你們兩家是如何建立的吧?

權:要說孫劉聯盟,我覺得還是請子敬來吧,他最有發言權,畢竟這個同盟就是他倡導并一力促成的。子敬,上來吧。

魯:遵命。這事說來話長,自輔佐主公以來,一直致力于實現我的“二分天下”之策,奪取荊州、益州,全據江水以南,助主公建立王霸之業。所以荊州是我江東必爭之地,然而多年來由于劉表奉行守土防御之策,我東吳始終未得可趁之機。曹操南征后我主屯兵柴桑,以觀其變,順勢而為。然而不久劉表卻突然病逝,我立即請命前往荊州吊唁,為我江東征伐荊州尋找可乘之機。劉表二子素來不睦,加之劉備窺伺在側,如果他們同心協力,那我東吳只能與其結好,繼續觀望;但如果他們之間矛盾激化,那我則可乘此機會,與其中一方結成同盟,以為內應,屆時里應外合,先于曹操奪取荊州。

然而劉琮的投降,卻徹底打亂了我的計劃,讓我驚訝萬分。擁一州之地,掌十萬雄兵,憑江水之險,竟不作任何抵抗,怪不得曹操會說“劉景升兒子若豚犬耳”。事已至此,我必須更改計劃,曹操既然輕取荊州,那么接下來必然會兵鋒東向,直指江東。我東吳倉促應戰,勝率渺茫,必須尋找盟友,共御曹賊。而劉備就是我最屬意的人選。劉玄德名望甚著,在荊襄數年,頗得民心,且與曹賊為生死仇敵,勢不兩立,于他聯合最為合適不過。

在當陽我追上了劉備,道明來意后,他對此頗為支持,于是遣孔明與我一道回柴桑,面見主公,商議結盟之事。然而江東當時以張昭為首的主降派占據上風,主公頗為躊躇,幸得孔明、公瑾勸說,主公才堅定了抗曹的決心,于是兩家正式達成同盟。

之后的結果大家也都知道了,曹操赤壁戰敗,劉備奪取荊南四郡,我江東奪取江夏、南郡等地。當時公瑾、子明等人都對劉備竊取荊州不滿,認為曹賊是我江東打敗的,荊州理應由我江東占領,且劉備有梟雄之姿,野心甚大,不能任其發展。他們的想法我能理解,可事實上赤壁之戰,劉備方出力也很大,而且從當初我們決定與劉備聯合抗曹,就注定了荊州不可能被我江東獨占。另外劉備攻略荊南四郡,幾乎未廢一兵一卒,各地盡皆望風而降,可見劉備在荊州是很高的威望的,我東吳即使能把劉備趕出去,也會失去民心,后患無窮,得不償失。況且曹賊一統北方,挾天子以令諸侯,其實力之強,已非我江東能獨立抗衡,讓劉備占據荊州為我江東抵御曹操,是最優選擇。兩家聯合,依托江水之險,可保萬全,只需積蓄實力,待曹魏內部出現變化,我兩家趁勢而起,當可功成。正因為此,我才一直竭力維持兩家的同盟關系。

白:那湘水劃界是怎么回事,兩家為何會起那么大的沖突?

魯:那就得說到“借荊州”了。赤壁戰后,公瑾用了一年的時間,終于將曹仁擊敗,奪取了南郡的江陵。江陵是江水中游最重要的軍事據點,北向可威脅以襄陽為中心的江漢地區,西向可進兵巴蜀,漢中,南向可壓制荊南四郡。當時曹操占據南陽郡和江夏郡的江北地區以及南郡北部,控制了整個漢水流域;我東吳占據江夏郡南部及包含江陵在內的大部分南郡,控制了江水航道;劉備占有荊南四郡及南郡南部地區。表面上看似乎三家平分了荊州,但事實上,我東吳所占領的南郡始終處在曹劉兩家的夾縫中,而且我江東孫氏在荊州并未樹立恩德,百姓更多的是心向劉備,而曹魏代表正統,對荊州北部也能較好的控制。因此在劉備到訪江東,流露出想得到南郡的想法后,我便勸說主公將之送與劉備,讓他為我東吳抵御來自北方的壓力,并以此換取更符合我孫吳利益的條件,比如交州。但當時公瑾為主公謀劃了趁曹操新敗之機,奪取益州,攻略漢中,聯合馬超的計劃。主公對此非常心動,而江陵又是這個計劃的重中之重,就沒有同意劉備的請求。我當時內心比較糾結,因為此計太過冒險,曹劉兩家不會任由我東吳攻取益州。且益州險塞,難以攻陷,后勤補給又非常困難,遷延日久,曹劉兩家必然攻取南郡,我西征大軍將不復存矣。然而如此擾亂軍心之言,我無法宣之于口,只能在大軍出征后,盡力安撫劉備,維持兩家關系,同時嚴防江北之敵,確保公瑾的西征無后顧之憂。然而天不遂人愿,公瑾不及出征便暴病而亡,征蜀計劃中止。我接替公瑾鎮守江陵,再次勸說主公將南郡讓出,而劉備作為交換,可以開放湘水航道,協助我東吳奪取交州,主公同意了這個計劃。于是我改駐陸口,劉備入主江陵,不久步騭入交州,士燮投降。南方戰事過于順利,讓主公再次萌生了奪取益州的想法,于是遣使劉備,欲兩家共取蜀地。然而劉備私心作祟,以不忍奪同宗基業為由拒絕,并分派關張諸葛等人駐兵江水沿岸,阻止孫瑜大軍通過。于是攻蜀之事只得作罷。

然而沒想到第二年劉備就被邀請入川,用了三年時間居然成功取得了益州,這令我主十分惱怒,于是派諸葛瑾向劉備討還荊州,劉備拒絕。主公盛怒之下派呂蒙攻打荊州,奪取長沙、桂陽、零陵三郡,劉備因此率軍前來,雙方在益陽對峙。為了不讓兩家關系徹底破裂,我與關羽會面,希望此事能通過談判解決,但遺憾的是劉備方太過強硬,雙方最終不歡而散。就在大戰一觸即發之時,曹操進攻漢中的消息傳來,劉備擔心益州有失,決定和談。我力勸主公不能因荊州之事,破壞孫劉聯盟,當前局勢,唯有兩家合作方能抵御曹操。主公同意了我的建議,并想趁曹操西征之際,奪取合肥。因此和談進行的比較順利,雙方以湘水為界,平分荊州,江夏、長沙、桂陽三郡歸屬我東吳,南郡、武陵、零陵三郡屬劉備,兩家罷戰。湘水劃界由此而來。

白:聽您這么一說,這所謂的借荊州,其實你們不虧啊。以江陵一地,換得了整個交州,湘水劃界,又獲得了荊州東邊的三個郡,而且劉備還得繼續幫你們抵御來自北方的威脅,一舉三得啊。

不過,仔細一想正因為您倡導的這個孫劉聯盟,才讓劉備從寄人籬下成為了一方雄主,而您的二分天下之計徹底破產,反而成就了孔明的三分天下之策,不知對此您作何感想?

魯:劉備世之梟雄也,身邊又有關張等熊虎之將,且得孔明相助,即使沒有孫劉聯盟,你又怎知他無法在亂世中崛起。且當時曹操勢大,我江東本就難以抵擋,與劉備結盟,我東吳可增添幾分勝算,與劉備為敵,我東吳將更加危險,所以孫劉聯盟已是大勢所趨,我也只是順勢而為。至于劉備因此而起,成就霸業,這是時勢造就的,乃天命也,非人力可阻。還是那句話,即使沒有孫劉聯盟,即使沒有借荊州,誰又能斷定,劉備無法成事。

白:是啊,您說的也對,劉備輸了一輩子,也該成功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英德市| 江达县| 怀来县| 托克逊县| 邻水| 九龙城区| 迁安市| 萍乡市| 长宁区| 广平县| 北宁市| 高淳县| 沭阳县| 奉化市| 临西县| 宜宾市| 海口市| 宁乡县| 温宿县| 陇川县| 连江县| 泰州市| 尼木县| 蓬安县| 吴川市| 修武县| 临颍县| 临沂市| 呼伦贝尔市| 涞水县| 都昌县| 西和县| 仙居县| 宁国市| 东乡族自治县| 富顺县| 高台县| 武乡县| 横峰县| 泸溪县| 西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