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2 編程器及編程軟件的應用

編程器是可編程序控制器主要的外圍設備,它不僅能對PLC進行程序的寫入、修改和讀出,還能對PLC的運行狀況進行監控。

FX系列PLC的編程器可分為FX-20P-E簡易編程器、GP-80FX-E圖形編程器、SWOPC-FXGP/WlN-C和GX_GX Develeper計算機軟件編程器。本節主要介紹FX-20P-E簡易編程器、SWOPC-FXGP/WlN-C和GX_GX Develeper計算機編程軟件的使用。

2.2.1 FX-20P手持式編程器的使用

FX-20P-E具有在線編程(亦稱聯機編程)和離線編程(亦稱脫機編程)兩種方式。在線編程方式時,編程器和PLC直接連接,對PLC用戶程序存儲器直接進行操作;離線編程方式時,編制的用戶程序先寫入編程器內部的RAM,再由編程器傳送到PLC的用戶程序存儲器。

編程器與主機之間采用專用電纜連接,主機的型號不同,電纜的型號也不同。連接方式如圖2-20所示。

圖2-20 編程器與主機之間連接示意圖

1.FX-20P-E簡易編程器

FX-20P-E簡易編程器由液晶顯示屏、ROM寫入器接口、存儲器卡盒接口,以及包括功能鍵、指令鍵、元件符號鍵和數字鍵等的鍵盤組成。其操作面板如圖2-21所示。

(1)液晶顯示屏

FX-20P-E簡易編程器有一個液晶顯示屏(帶后照明)。它在編程時顯示指令(程序的地址、指令和數據);在運行監控時,顯示元器件工作狀態。液晶顯示屏只能同時顯示4行,每行16個字符。進行編程操作時,液晶顯示屏上的顯示畫面如圖2-22所示。

圖2-21 FX-20P-E簡易編程器的操作面板圖

圖2-22 液晶顯示屏上的顯示畫面

R(Read)—讀出

W(Write)—寫入

I(Insert)—插入

D(Delete)—刪除

M(Monitor)—監視

T(Test)—測試

(2)鍵盤

鍵盤由35個按鍵組成,包括功能鍵、指令鍵、元件符號鍵和數字鍵等。鍵盤上各鍵的作用如下。

1)功能鍵:

[RD/WR]——讀出/寫入,R表示程序讀出,W表示程序寫入。

[INS/DEL]——插入/刪除,I表示程序插入,D表示程序刪除。

[MNT/TEST]——監視/測試,M表示監視,T表示測試。

功能鍵上、下部的功能交替起作用,按一次選擇第一功能,再按一次則選擇第二功能,如按一次[RD/WR]鍵顯示R(讀出功能),再按一次[RD/WR]鍵,則選擇顯示W(寫入功能)。

2)執行鍵:

[GO]——用于指令的確認、執行、顯示畫面和檢索。

3)清除鍵:

[CLEAR]——如在按執行鍵[GO]前按此鍵,則清除鍵入的數據,該鍵也可以用于清除顯示屏上的錯誤信息或恢復原來的畫面。

4)其他鍵:

[OTHER]——在任何狀態下按此鍵,都將顯示方式項目菜單。安裝ROM寫入模塊時,在脫機方式項目上進行項目選擇。

5)輔助鍵:

[HELP]——顯示應用指令一覽表。在監視方式下,進行十進制數和十六進制數的轉換。

6)空格鍵:

[SP]——輸入指令時用此鍵指定元件號和常數。

7)步序鍵:

[STEP]——設定步序號。

8)光標鍵:

[↑]、[↓]——移動光標和提示符;指定當前元件的前一個或后一個地址號的元件;逐行滾動。

9)指令鍵、元件符號鍵和數字鍵:這些鍵都是復用鍵,每個鍵的上面為指令符號,下面為元件符號或者數字。上、下部的功能根據當前所執行的操作自動進行切換,其下面的元件符號Z/V、K/H、P/I是交替使用的,反復按鍵時,交替切換。

2.編程操作

無論是聯機方式,還是脫機方式,基本編程操作相同,其步驟如圖2-23所示。

(1)程序清零

PLC內存帶有后備電源,斷電后存儲器RAM中的程序仍保留下來,在輸入一個新程序時,一般應將原有的程序清除。要清除原有的程序可采用NOP的成批寫入。清除過程如下:

[RD/WR]→[RD/WR]→[NOP]→[A]→[GO]→[GO]

在PLC STOP狀態下,進入寫入(W)功能,依次按[NOP]、[A]和[GO]鍵,則出現“ALL CLEAR?OK→GO NO→CLEAR”,提示是否要全部清除,如要全部清除則按[GO]鍵,則顯示:

圖2-23 基本編程操作步驟

表示已全部清除,如不是,則再重復NOP的成批寫入操作,即依次按[NOP]、[A]和[GO]鍵。

(2)程序寫入

1)基本指令的寫入。

基本指令有三種情況:一是僅有指令助記符,不帶元件,如ANB、ORB、MPS、MRD、MPP、END、NOP等指令;二是有指令助記符和一個元件,如LD、LDI、AND、ANI、OR、ORI、SET、RST、PLS、PLF、MCR、OUT(除OUT T和OUT C外)等指令;三是有指令助記符帶兩個元件,如OUT T、OUT C、MC等指令。寫入上述3種基本指令的操作如下。

情況一:[寫入功能]→[指令]→[GO]。

情況二:[寫入功能]→[指令]→[元件符號]→[元件號]→[GO]。

情況三:[寫入功能]→[指令]→[第一元件符號]→[第一元件號]→[SP]→[第二元件符號]→[第二元件號]→[GO]。

例如,將圖2-24所示的梯形圖程序寫入PLC,可按下述操作進行:

圖2-24 基本指令的梯形圖及液晶屏顯示

W:[LD]→[X]→[0]→[GO]→[OR]→[Y]→[0]→[GO]→[ANI]→[X]→[1]→[GO]→[OUT]→[Y]→[0]→[GO]

在指令的寫入過程中,若需要修改,方法如圖2-25所示。

圖2-25 修改程序的操作

例如,輸入指令OUT T0 K50,確認(按[GO]鍵)前,欲將K50改為D1,可按下述操作進行:

① 按指令鍵,輸入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

② 為取消第二元件,按一次[CLEAR]鍵;

③ 輸入修改后的第二元件;

④ 按[GO]鍵,確認。

即W:[OUT]→[T]→[0]→[SP]→[K]→[5]→[0]→[CLEAR]→[D]→[1]→[GO]。

若確認后(已按過[GO]鍵),上例修改可按下述操作進行:

① 按指令鍵,輸入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

② 按[GO]鍵,確認上一步的輸入;

③ 將行光標移到K50的位置上;

④ 輸入修改后的第二元件;

⑤ 按[GO]鍵,確認。

即W:[OUT]→[T]→[0]→[SP]→[K]→[5]→[0]→[GO]→[↑]→[D]→[1]→[GO]。

2)功能指令的寫入。

寫入功能指令時,按[FNC]鍵后再輸入功能指令號。這時不能像寫入基本指令那樣使用元件符號鍵。功能指令的輸入方法有兩種:一種是直接輸入指令號;另一種是借助于[HELP]鍵的功能,在所顯示的指令一覽表上檢索指令編號后再輸入。功能指令輸入的基本操作如圖2-26所示。

例如,將圖2-27所示的梯形圖程序寫入PLC,可按下述操作進行:

① 按指令鍵,輸入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

② 按[FNC]鍵,選擇功能指令;

③ 指定32位指令時,在鍵入指令號之前或之后,按[D]鍵;

④ 鍵入指令號;

⑤ 在指定脈沖指令時,鍵入指令號后按[P]鍵;

⑥ 寫入元件時,按[SP]鍵,再依次鍵入元件符號和元件號;

⑦ 按[GO]鍵,確認。

即W:[LD]→[X]→[0]→[FNC]→[D]→[1]→[2]→[P]→[SP]→[D]→[1]→[0]→[SP]→[D]→[1]→[2]→[GO]。

上述操作完成后,液晶屏顯示如圖2-28所示。

圖2-26 功能指令輸入的基本操作

a)方法一 b)方法二

圖2-27 梯形圖

圖2-28 液晶屏顯示

3)元件的寫入。

在基本指令和功能指令的寫入中,往往要涉及元件的寫入。下面用一個實例來說明元件寫入的方法。

例如,寫入功能指令MOV K1X0Z D1,可按下述操作進行:

① 寫入功能指令號;

② 指定位數,K1表示4個二進制位。K1~K4用于16位指令,K1~K8用于32位指令(K1X0表示由輸入繼電器X0~X3組成的一位十進制數);

③ 鍵入第一元件符號和第一元件號,變址寄存器Z、V將附加在元件號上一起使用;

④ 鍵入第二元件符號和第二元件號。

即W:[FNC]→[1]→[2]→[SP]→[K]→[1]→[X]→[0]→[Z]→[SP]→[D]→[1]→[GO]。

4)標號的寫入。

在程序中P(指針)、I(中斷指針)作為標號使用時,其輸入方法和指令相同,即按[P]或[I]鍵,再鍵入標號編號,最后按[GO]鍵。

5)程序的改寫。

在指定的步序上改寫指令。

例如,將原50步上的指令改寫為OUT C0 K3,可按下述操作進行:

① 根據步序號讀出程序;

② 按[WR]鍵后,依次鍵入指令、元件符號及元件號;

③ 按[SP]鍵,鍵入第二元件符號和第二元件號;

④ 按[GO]鍵,確認重新寫入的指令。

即W:[讀出第50步]→[WR]→[OUT]→[C]→[0]→[SP]→[K]→[3]→[GO]。

如果需要改寫讀出步數中的某些內容,可將光標直接移到需要改寫的地方,重新鍵入新的內容即可。

例如:將第100步的MOV(P)指令元件K2Y1改寫為K1Y0,可按下述操作進行:

① 根據步序號讀出程序;

② 按[WR]鍵后,將行光標移動到要改寫的元件位置上;

③ 在指定位置時,按[K]鍵,鍵入數值;

④ 鍵入元件符號和元件號,再按[GO]鍵,改寫元件結束。

即W:[讀出第100步]→[WR]→[↓]→[K]→[1]→[Y]→[0]→[GO]。

6)NOP的成批寫入。在指定范圍內,將NOP成批寫入的基本操作如圖2-29所示。

圖2-29 將NOP成批寫入的基本操作

例如,從100步到200步范圍內成批寫入NOP,可按下述操作進行:

① 按[↑]或[↓]鍵,將行光標移至寫入NOP的起始位置;

② 依次按[NOP]、[K]鍵,再鍵入終止步序號;

③ 按[GO]鍵,則在指定范圍內成批寫入NOP。

即W:[↑]或[↓]至第100步→[NOP]→[K]→[2]→[0]→[0]→[GO]。

(3)程序讀出

在PLC編程中經常需要把已寫入PLC的程序讀出。如程序輸入完成后,要把程序讀出進行檢查,此時可按功能鍵[RD/WR]將寫入(W)狀態改為讀出(R)狀態,再用[↑]或[↓]鍵逐條讀出以檢查,如有差錯可按上述方法進行修改。在實際編程中,在程序的插入、刪除時也經常用到讀出功能。

從PLC的內存中讀出程序,可以通過步序號、指令、元件及指針等幾種方式。在聯機方式下,PLC在運行狀態時要讀出指令,只能根據步序號讀出;若PLC為停止狀態時,還可以根據指令、元件以及指針讀出。在脫機方式中,無論PLC處于何種狀態,上述4種讀出方式均可。

1)根據步序號讀出程序。指定步序號,從PLC用戶程序存儲器中讀出并顯示程序的基本操作如圖2-30所示。

例如,要讀出第100步的程序,可按下述操作進行:

① 按[STEP]鍵,鍵入指定的步序號;

② 按[GO]鍵,執行讀出。

即R:[STEP]→[1]→[0]→[0]→[GO]。

2)根據指令讀出程序。指定指令,從PLC用戶程序存儲器中讀出并顯示程序(此時PLC應處于停止狀態)的基本操作如圖2-31所示。

圖2-30 根據步序號讀出程序的基本操作

圖2-31 根據指令讀出程序的基本操作

例如,要讀出指令PLF M10,可按下述操作進行:

① 按指令鍵,輸入元件符號和元件號;

② 按[GO]鍵,執行讀出。

即R:[PLF]→[M]→[1]→[0]→[GO]。

3)根據元件讀出程序。指定元件符號和元件號,從PLC用戶程序存儲器讀出并顯示程序(此時PLC應處于停止狀態)的基本操作如圖2-32所示。

圖2-32 根據元件讀出程序的基本操作

例如,要讀出M120,可按下述操作進行:

① 按[SP]鍵,輸入元件符號和元件號;

② 按[GO]鍵,執行讀出。

即R:[SP]→[M]→[1]→[2]→[0]→[GO]。

4)根據指針讀出程序。指定指針,從PLC的用戶程序存儲器讀出并顯示程序(此時PLC應處于停止狀態)的基本操作如圖2-33所示。

例如,要讀出指針號為2的標號,可按下述操作進行:

① 按[P]鍵,輸入指針號;

② 按[GO]鍵,執行讀出。

即R:[P]→[2]→[GO]。

圖2-33 根據指針讀出程序的基本操作

(4)插入程序

插入程序操作是先根據步序號讀出程序,再在指定的位置上插入指令或指針,其基本操作如圖2-34所示。

圖2-34 插入程序的基本操作

例如,在第100步前插入ANI M12,可按下述操作進行:

① 根據步序號讀出相應的程序,按[INS]鍵,設定在行光標指定步序處插入。無步序號的行不能進行插入;

② 鍵入指令、元件符號和元件號(指針或中斷指針號);

③ 按[GO]鍵,插入指令或指針。

即:[讀出第100步程序]→[INS]→[ANI]→[M]→[1]→[2]→[GO]。

(5)刪除程序

刪除程序分為逐條刪除、指定范圍的刪除和NOP式成批刪除三種方式。

1)逐條刪除。讀出程序,逐條刪除光標指定的指令或指針,基本操作如圖2-35所示。

圖2-35 逐條刪除程序的基本操作

例如,刪除第200步ANI指令,可按下述操作進行:

① 根據步序號讀出相應程序,按[INS]鍵和[DEL]鍵;

② 按[GO]鍵后,即刪除了行光標所指定的指令或指針,而且以后各步的步序號自動向前提。

即:[讀出第200步程序]→[DEL]→[GO]。

2)指定范圍的刪除。從指定的起始步序號到終止步序號之間的程序刪除,可按下述操作進行:

即D:[STEP]→[起始步序號]→[SP]→[STEP]→[終止步序號]→[GO]。

3)NOP式成批刪除。將程序中所有的NOP一起刪除,可按下述操作進行:

即:[INS]→[DEL]→[NOP]→[GO]。

3.監控操作

在實際應用中經常使用監控操作功能,監控操作可分為監視和測試。

監視功能是通過編程器的顯示屏監視和確認在聯機狀態下PLC的動作和控制狀態,它包括對元件的監視、導通檢查和動作(ON/OFF)狀態的監視等內容。測試功能是利用編程器對PLC位元件的觸點和線圈進行強制置位和復位(ON/OFF)以及對常數的修改,如強制置位與復位,修改T、C、Z、V的當前值和T、C的設定值,文件寄存器的寫入等內容。

監控操作可分為準備、啟動系統、設定聯機方式和監控執行等步序,前幾步與編程操作相同。下面對常用的監視和測試進行介紹。

(1)元件監視

對指定元件的ON/OFF狀態和T、C的設定值及當前值進行監視,基本操作方法如圖2-36所示。

圖2-36 元件監視的基本操作

例如,監視X0及其以后的元件,可按下述操作進行:

① 按[MNT]鍵后,進入監視M方式;

② 按[SP]鍵,鍵入元件符號及元件號;

③ 按[GO]鍵后,有■標記的元件,則為ON狀態,否則為OFF狀態;

④ 通過按[↑]、[↓]鍵,監視前后元件的ON/OFF狀態。

即:[MNT]→[SP]→[X]→[0]→[GO]→[↑]或[↓]。

液晶屏顯示如圖2-37所示。

(2)導通檢查

利用導通檢查功能可以監視元件線圈動作和觸點的導通狀態。先根據步序號或指令讀出程序,再監視元件線圈動作和觸點的導通狀態,基本操作方法如圖2-38所示。

圖2-37 液晶屏顯示

例如,讀出100步并作導通檢查的鍵操作如下:

讀出以指定步序號為首的4行指令后,根據顯示在元件左側的■標記,可監視觸點的導通情況和線圈的動作狀態。利用[↑]、[↓]鍵進行滾動監視。

圖2-38 監視及導通檢查的基本操作

a)監視操作 b)導通檢查

即:[MNT]→[STEP]→[1]→[0]→[0]→[GO]。

(3)動作狀態的監視

利用步進指令,監視S的動作狀態(狀態號從小到大,最多為8點),其操作如下:

即:[MNT]→[STL]→[GO]。

(4)強制ON/OFF

對元件進行強制ON/OFF操作時,應先對元件進行監視,然后進行測試。基本操作如圖2-39所示。

圖2-39 強制ON/OFF的基本操作

例如,對輸出元件Y3強制進行ON/OFF,可按下述操作進行:

① 利用監視功能,對元件Y3進行監視;

② 按[TEST]鍵,若此時被監視元件Y3為OFF狀態,則按[SET]鍵,可強制為ON狀態;若此時被監視元件Y3為ON狀態,則按[RST]鍵,可強制Y3處于OFF狀態。

即:[Y3元件監視]→[TEST]→[SET]→[RST]。

注意:強制ON/OFF操作只在一個運行周期內有效。

(5)修改T、C、D、Z、V等的當前值

先進行元件監視,再進入測試功能。修改T、C、D、Z、V等當前值的基本操作如圖2-40所示。

圖2-40 修改T、C、D、Z、V等當前值的基本操作

例如,將32位計數器當前值寄存器(D11、D10)的當前值K1024修改為K100,可按下述操作進行:

① 應用監視功能,對設定值的寄存器進行監視;

② 按[TEST]鍵后按[SP]鍵,再按[K]或[H]鍵(常數K為十進制數設定、H為十六進制數設定),鍵入新的當前值;

③ 按[GO]鍵,當前值變更結束。

即:[D10元件監視]→[TEST]→[SP]→[K]→[1]→[0]→[0]→[GO]。

(6)修改T、C設定值

對元件監視或導通檢查操作后,轉到測試功能,可修改T、C的設定值,基本操作如圖2-41所示。

圖2-41 修改T、C設定值的基本操作

例如,將定時器T10的設定值K50改為K30,可按下述操作進行:

① 利用監控功能對T10進行監視;

② 按[TEST]鍵后,按一下[SP]鍵,則提示符出現在當前值的顯示位置上;

③ 再按一下[SP]鍵,提示符移到設定值的顯示位置上;

④ 鍵入新的設定值,按[GO]鍵,設定值修改完畢。

即:[T10元件監視]→[TEST]→[SP]→[SP]→[K]→[3]→[0]→[GO]。

又如,將定時器T10的設定值D10改為D100,可按下述操作進行:

① 利用監控功能對T10進行監視;

② 按[TEST]鍵后,按兩次[SP]鍵,則提示符移到設定值所用的數據寄存器地址號的位置上,鍵入變更的數據寄存器地址號;

③ 按[GO]鍵,修改完畢。

即:[T10元件監視]→[TEST]→[SP]→[SP]→[D]→[1]→[0]→[0]→[GO]。

再如,將第200步的OUT T10指令的設定值K100改為K50,可按下述操作進行:

① 利用監控功能,將第200步OUT T10元件顯示于導通檢查畫面上;

② 將行光標移至設定值行;

③ 按[TEST]鍵后,鍵入新的設定值;

④ 按[GO]鍵,修改完畢。

即:[200步導通檢查]→[↓]→[TEST]→[K]→[5]→[0]→[GO]。

2.2.2 FXGP/WIN編程軟件的應用

三菱電機公司早期提供的編程軟件是MEDOC,目前為GPPW和SWOPC-FXGP/WIN-C。GX_GX Developer編程軟件可以用于生成涵蓋所有三菱電機公司PLC設備的軟件包,可以為FX、A、QnA、Q系列PLC生成程序。SWOPC-FXGP/WIN-C是應用于FX系列PLC的中文編程軟件,可在Windows 9x或Windows 3.1及以上的操作系統運行。下面主要對SWOPC-FXGP/WIN-C和GX_GX Developer軟件所需的系統配置、軟件功能,以及安裝了該編程軟件后,如何進行用戶程序的創建、修改和編輯作簡要介紹。

1.系統配置

(1)計算機

要求機型:IBM PC/AT(兼容);CPU:486處理器以上;內存:8MB或更高(推薦16MB以上);顯示器:分辨率為800×600像素,16色或更高;硬盤:必需。

(2)接口單元

采用FX-232AWC型RS-232C/RS-422轉換器(便攜式)或FX-232AWC型RS-232C/RS-422轉換器(內置式),以及其他指定轉換器。

(3)通信電纜

可供選擇的通信電纜有:

1)FX-422CABO型RS-422纜線(用于FX2、FX2C、FX2N型PLC,0.3m)。

2)FX-422CAB-150型RS-422纜線(用于FX2、FX2C、FX2N型PLC,1.5m)。

2.SWOPC-FXGP/WIN-C軟件功能

SWOPC-FXGP/WIN-C編程軟件為用戶提供了程序錄入、編輯和監控等手段,與手持式編程器相比,其功能強大,使用方便,編程電纜的價格比手持式編程器便宜很多。SWOPC-FXGP/WIN-C編程軟件的主要功能有:

1)可通過梯形圖符號、指令語言及SFC(順序功能圖)符號來創建程序,程序中可加入中、英文注釋,建立注釋數據及設置寄存器數據。

2)能夠監控PLC運行時的動作狀態和數據變化等情況,還具有程序和監控結果的打印功能。

3)通過串行通信,可將用戶程序和數據寄存器中的值下載到PLC,可以讀出未設置口令的PLC中的用戶程序,或檢查計算機和PLC中的用戶程序是否相同。

3.用戶程序的創建、修改、編輯和開啟監控的基本步驟

1)運行軟件。雙擊桌面上圖2-42所示的圖標,出現圖2-43所示的初始界面窗口。

圖2-42 FX編程軟件快捷方式圖標

圖2-43 初始界面窗口

2)新建程序文件。單擊圖2-43所示界面中的“新建文件”圖標按鈕,出現圖2-44所示的“PLC類型設置”對話框。

圖2-44 “PLC類型設置”對話框

碼2-5 PLC軟件的使用

3)機型選擇。在圖2-44所示對話框中選擇機型,如FX2N,單擊“確認”按鈕,出現圖2-45所示編程界面窗口。

圖2-45 編程界面窗口

4)梯形圖編制。在圖2-45所示窗口中,可以進行梯形圖的編制。如在光標處輸入X0的常閉觸點,可單擊功能圖欄的“常閉觸點”圖標按鈕,出現圖2-46所示“輸入元件”對話框,輸入“X0”,單擊“確認”按鈕,要輸入的X0常閉觸點則出現在藍色光標處。

圖2-46 “輸入元件”對話框

5)指令轉換。在梯形圖編制了一段程序后,梯形圖程序變成灰色,如圖2-47所示。單擊工具欄上的“轉換”圖標按鈕,將梯形圖轉換成指令語句表,也可在“視圖”菜單下選擇“指令表”命令,可進行梯形圖和指令語句表的界面切換,如圖2-48所示。

6)程序下載。程序編輯完畢,可進行文件保存等操作。調試運行前,需將程序下載到PLC中。單擊“PLC”菜單下的“傳送”命令,再選擇“寫出”命令,如圖2-49所示,可將程序下載到PLC中。

圖2-47 將梯形圖轉換成指令語句表

圖2-48 指令語句表界面窗口

圖2-49 下載程序到PLC

7)運行監控。程序下載完畢,可配合PLC輸入/輸出端子的連接進行控制系統的調試。調試過程中,用戶可通過軟件進行各軟元件的監控。監控功能的開啟如圖2-50所示。

圖2-50 開啟監控功能

2.2.3 GX_GX Developer編程軟件的應用

GX_GX Developer編程軟件可以用于生成涵蓋所有三菱電機公司PLC設備的軟件包,可以為FX、A、QnA、Q系列PLC生成程序。這里主要對GX_GX Developer軟件如何進行用戶程序的創建、編輯、下載程序及監控進行簡要介紹。

1.運行軟件

雙擊桌面上圖2-51所示圖標,出現圖2-52所示初始界面窗口。

圖2-51 GX_GX Developer編程軟件快捷方式圖標

圖2-52 初始界面窗口

2.新建程序文件

單擊圖2-52所示窗口中的工程圖標,出現圖2-53所示的“工程”菜單,選擇“創建新工程”命令,此時彈出“創建新工程”對話框,如圖2-54所示。

圖2-53 創建新工程

圖2-54 PLC系列選擇

3.PLC系列與類型的選擇

在“創建新工程”對話框中,可選擇PLC系列與PLC類型,如圖2-54和圖2-55所示。選擇完畢后的對話框如圖2-56所示。單擊“確定”按鈕,出現圖2-57所示編程界面窗口。

圖2-55 PLC類型的選擇

圖2-56 PLC系列和類型的選擇完畢

4.梯形圖編程

在圖2-57所示編程界面窗口中,可以進行梯形圖的編程。如在光標處輸入X0的常開觸點,可直接通過鍵盤輸入“ld x0”,出現“梯形圖輸入”對話框,如圖2-58所示;再單擊“確定”按鈕,要輸入的X0常開觸點出現在原來藍色光標所在位置,如圖2-59所示。

5.指令轉換

已編制完成的梯形圖程序是灰色的,如圖2-60所示。單擊“變換”菜單選擇“變換”命令或工具欄上的“程序變換/編譯”圖標按鈕,將梯形圖轉換成指令語句表。變換成功后的梯形圖不再有灰色陰影,如圖2-62所示。

圖2-57 編程界面窗口

圖2-58 在“梯形圖輸入”對話框輸入元件

圖2-59 X000觸點出現在編程界面窗口

圖2-60 灰色梯形圖

圖2-61 “變換”菜單與“程序轉換/編譯”圖標按鈕

a)“變換”菜單 b)“程序轉換/編譯”圖標按鈕

圖2-62 變換成功后的梯形圖

此時通過圖2-63所示“梯形圖/列表顯示切換”圖標按鈕,可進行梯形圖和指令語句表的界面窗口的切換,切換后的指令語句表如圖2-64所示。

圖2-63 “梯形圖/列表顯示切換”圖標按鈕

圖2-64 指令語句表界面窗口

6.程序下載

程序編輯完畢,可進行文件保存等操作。調試運行前,需將程序下載到PLC中。單擊菜單欄的“在線”菜單下的“PLC寫入”命令,如圖2-65所示,可將程序下載到PLC中。

7.運行監控

程序下載完畢,可配合PLC輸入/輸出端子的連接進行控制系統的調試。調試過程中,用戶可通過軟件進行各軟元件的監控。監控功能的開啟如圖2-66所示。

圖2-65 下載程序到PLC

圖2-66 開啟監控功能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畴县| 普宁市| 霸州市| 和政县| 醴陵市| 红安县| 东平县| 太康县| 盘山县| 汕头市| 禹城市| 无为县| 抚远县| 绥德县| 泽普县| 淅川县| 榆林市| 岗巴县| 永吉县| 齐齐哈尔市| 阳曲县| 桂林市| 驻马店市| 齐河县| 安新县| 抚松县| 宕昌县| 邵武市| 射洪县| 长丰县| 科尔| 锡林郭勒盟| 松潘县| 沙湾县| 肇东市| 聊城市| 盖州市| 衡南县| 东乌| 瑞金市| 沙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