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古代物質文化叢書:園冶
- 計成
- 532字
- 2020-10-09 15:14:31
樓閣基
【原文】樓閣之基,依次序〔1〕定在廳堂之后,何不立半山半水之間?有二層三層之說:下望〔2〕上是樓,山半擬為平屋,更上一層,可窮千里目也。
【注釋】〔1〕次序:指布局中的空間次序。
〔2〕下望:從山下望。
【譯文】樓閣立基的位置,按照傳統的空間次序,須在廳堂之后,這似乎已是定式。但為什么不可以設立在半山半水之間呢?這有二層變為一層之說:從山下上望,是二層樓閣;但從半山腰看去,仿佛是一層平房;待入樓遠眺,大有“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的妙趣。
樓閣
樓閣,用來居住的,應小巧玲瓏;專供登高望遠的,應寬闊敞亮;用于藏書畫的,必須地勢高凸、干爽透風。這些是建造樓閣的基本要求。樓閣四面開窗,前面的做成透光窗,后面及兩旁的做成木板窗。樓閣是四方形的,四面都應一樣。樓前忌諱設置露臺、陽篷。樓板上不能鋪磚,否則就與平房沒什么區別了。樓閣筑成三層,最為俗氣。樓下立柱稍高,上面可設平頂。

□ 擷秀樓
擷秀樓位于萬卷堂之后,面闊五間,附帶廂房,建于光緒丙申年(1896年),乃李鴻裔嗣子李賡猷在原女廳基礎上所建。樓上設仿宋磚刻憑欄,登樓俯瞰,滿園景色盡收眼底,遠眺天平、靈巖、上方諸峰,黛痕一抹。擷秀樓的建筑格局與家具陳設均無萬卷堂的宏麗堂皇,顯得精雅古樸。庭前對稱植兩株桂樹,秋來滿室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