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五、近代石家莊城市發展的速度與規模

石家莊是近代華北地區最年輕和發展最快的城市,從1901年至1949年,經過半個世紀的發展歷程,由532人的蕞爾小村發展成為人口達到278000人的都市;16由一個面積約為0.5平方公里的自然村村落,拓展為共計69個自然村莊在內的面積達121.80平方公里的新興城市空間17。由于石家莊城市化起點低,城市人口年均增長速度達到139.27‰,所以說,其人口年均增長速率之快,在近代全國城市人口發展史上名列前茅。

近代石家莊城市到底屬于大、中、小何等規模?不同時期、不同角色、不同視角的表述存在差異頗大。例如,在20世紀40年代之前,人口和城區面積非常有限,石家莊充其量也只會被視為小城市。1939年5月,日偽河北省長吳贊周到石家莊視察時,談到城市規模時說,“石門雖小,而中外各方人士居處頗多(外人即指日、韓)”。18抗戰勝利后,國民黨再次建市,雖然城區和人口都得到擴充,依然被許多人看來仍為小城市。國民黨石門市政府建設科的工程技術人員黃嵐說,40年代后期,國民黨集中力量發動內戰,哪里還顧及市政建設,更談不上城市規劃了。他認為,1947年11月,依然是“人口不足十萬的小城市”。19其實,到1947年2月,石市人口已達217327人20,而在國民黨石門市政府工作人員眼里依然視為小城市。1947年11月前,中共中央極其重視石家莊的軍事戰略地位,認為石家莊地處平漢、正太、石德鐵路的交叉點,是華北地區的重要交通樞紐。解放石家莊具有重要戰略意義,進而使得晉冀魯豫和晉察冀解放區完全連成一片,對整個華北戰爭形勢都會產生重要影響,所以將石家莊稱之為“大城市”。楊得志在回憶錄中談到解放石家莊時說:“攻取大城市,在我的記憶里這還是第一次。”211947年11月18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朱德在給聶榮臻及全體指戰員的電報中說:“解放石門,殲滅守敵,這是很大的勝利,也是奪取大城市之創例,特嘉獎全軍。” 22其實,楊得志、朱總司令在這里所說的“大城市”,并非特意在人口和城市規模意義上強調石家莊是“大城市”,其含義應該有幾層指向:其一,從日軍占領時期到國民黨羅歷戎六十三軍的駐守,石家莊一直是特殊的軍事城市,是華北戰場上非常重要的軍事堡壘;其二,石家莊是華北地區重要鐵路干線的交通樞紐城市;其三,這座工商業城市顯然不同于一般傳統府州縣城。因此,后人不能簡單地僅從字面上誤解楊得志、朱老總稱石家莊為“大城市”的說法。非常重要的根據是朱總司令在發出這封電報的10天后,于晉縣(今晉州市)北候城村召開的一次關于解放石家莊座談會上,再次談到石家莊的城市規模,他說:“我們還是第一次打這樣不大不小的城市,過去是鉆山溝,打游擊,打這樣的仗不習慣,沒有經驗,大家來找,把它集中起來,以后我們還要打更大的城市,上海、天津、北京、南京、沈陽……”23朱總司令所說的“不大不小”,其實就是個中等城市,那么,它當然不能與滬、津、京、寧、沈等“更大的城市”相提并論,顯然是指還有在人口和面積上確實比石家莊“更大”的城市。

到底應該如何衡量近代大、中、小城市的規模,評判的標準是什么?何一民先生在《中國城市史》中參照國外和當代中國城市規模,將民國時期的城市劃分為六個等級:特大城市、大城市、大中城市、中等城市、中小城市、小城市。各等級城市的分類標準是:特大城市人口在100萬以上,大城市人口在50萬至100萬以上,大中城市人口在25萬至50萬以上,中等城市人口在15萬至25萬以上,中小城市人口在10萬至15萬以上,小城市人口在10萬以下。石家莊城市人口在40年代之前,長期處在小城市規模狀態,40年代之后,突破10萬人口,步入中小城市狀態,直到1947年后,突破20萬人口大關,達到中等城市規模。因此說,到民國末期,石家莊才真正步入了中等城市的行列。

史學界對近代石家莊城市史展開的全面系統研究才剛剛開始,有許多研究領域尚未觸及,有許多空白需要填補,所以說,近代石家莊城市史研究有著廣闊的發展提升空間,加強對近代石家莊城市史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以往在京津冀城市群研究中,成果主要集中在傳統行政中心城市北京、開埠通商的大城市天津,近些年來河北城市史研究也已經逐步展開。做好河北近代城市史研究,也屬于京津冀城市群研究的基礎性工作,因此對區域城市群研究以及豐富中國近代城市史領域的理論體系都是非常必要的。作為京津冀都市圈第三極的石家莊,必須準確把握歷史定位,擺正在城市群中位置,一定要保證城市史研究不出現指向上的迷途偏差,以便盡快嵌入京津冀城市群研究工作之中。


1 《論河北鐵路以道口為中心點》,《東方雜志》,第7期,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7月25日),第62~63頁。

2 王驤:《開展石家莊商埠計劃書》,山西太原范華印刷廠,1927年。

3 《正太鐵路之接收》,鐵道部參事廳編《鐵道年鑒》,第2卷,1935年,第369頁。

4 石門日報社編:《石門指南》第一編《地理》,1934年,第4~5頁。

5 陳佩:《石門市事情》,新民會中央總會,1940年,第1頁。

6 張鶴魂:《石門新指南》,石門新報社,1942年,第11頁。

7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77頁。

8 同上注,第278頁。

9 《東垣故城是石家莊城市興起的坐標原點》,《河北地方志》,2015年第3期,第2頁。

10 《石家莊是火車拉來的城市嗎》,《河北地方志》,2015年第3期,第9頁。

11 《也談石家莊和安陽有可比性嗎》,《河北地方志》,2015年第3期,第32頁。

12 《東垣古城—石家莊城市之根》,《河北地方志》,2015年第3期,第19頁。

13 河北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河北地方志》,2015年第3期。

14 葛劍雄:《城市史,還是地區史》,《臨時隨感》,天津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276頁。

15 河北省檔案館藏:《石家莊從九街趙元泰等稟請腳行夫頭賞給貧民承充并據夫頭于志文等稟潘得才等爭奪腳行互控卷》,655-1-1289。

16 《石家莊市志》,第1冊,中國社會出版社,1995年,第165頁。

17 河北省檔案館藏:《為檢同本市面積及人口數字區域圖說等項暨本市改稱一案電請鑒核由》1947年,615-2-1190。

18 《省長對石門警察局全體官警訓話》,河北省檔案館藏《河北省吳兼代省長巡視紀要》1939年6月,654-1-185,第22頁。

19 黃嵐:《回憶解放前夕的國民黨石門市政府》,《石家莊文史資料:解放石家莊專輯》,1985年,第157頁。

20 《為檢同本市面積及人口數字區域圖說等項暨本市改稱一案電請鑒核由》1947年2月),河北省檔案館藏《省政府、唐山、石門市、唐山市政府及警察局組織規程編制預算表、繪制市區面積、人口、數字圖的代電》,615-2-1190。

21 楊得志:《橫戈馬上》,《石家莊文史資料:解放石家莊專輯》,1985年,第44頁。

22 同上注,第49頁。

23 張子澍等:《攻克石門采訪散記》,《石家莊文史資料:紀念石家莊解放四十周年專輯》,1987年,第5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宁县| 怀柔区| 泰安市| 鹤岗市| 苍溪县| 远安县| 兰西县| 嘉黎县| 繁昌县| 石阡县| 永寿县| 明星| 惠安县| 崇阳县| 栾城县| 民权县| 黔西| 玛曲县| 时尚| 台北县| 民乐县| 基隆市| 正宁县| 湘阴县| 舞阳县| 霍山县| 永年县| 东莞市| 铅山县| 左权县| 阿巴嘎旗| 井陉县| 辽宁省| 营口市| 甘洛县| 泗水县| 肃南| 罗定市| 承德市| 鹿邑县| 马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