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緒論 類型學視野下的中國水利社會史研究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伴隨中西方史學的碰撞與激蕩,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的交叉融合,中國水利史研究取得了長足進展,實現了“從治水社會向水利社會”1的轉型,生機盎然,成果迭出。水利社會史研究不僅代表了新時期中國水利史研究的亮點、熱點和潮流,而且成為中國社會史研究領域一支悄然綻放的奇葩,吸引了包括歷史學、水利學、人類學、民俗學、歷史地理學等多學科在內的國內外眾多研究者的共同興趣。在這一領域中,學者們從各自學科視角出發,不僅產生了各具特色的研究成果,而且相互啟發、互相借鑒,在水利社會史的多方面研究中達成了共識,取得了突破。因此,及時、系統地梳理和總結中國水利社會史研究的發展之路,對于中國水利社會史研究的長遠發展而言,具有重要的意義。

可喜的是,已有不少研究者注意到了水利史研究中的這一新動向,紛紛著文評論。其中,石峰的《“水利”的社會文化關聯——學術史檢閱》2將水利史專業以外其他學科國內外學者對水的研究分作“水與政治”、“水與基本經濟區”、“水與宗族”、“水與社會文化適應”、“水與組織參與”、“水與權力的文化網絡”、“水與劇場國家”、“水與權利”、“水與民俗”、“水與道德”、“水與社會、組織基礎及制度創新”11個方面,對水利與社會文化的關聯性研究做了初步的文獻梳理。該文貢獻在于比較準確地概括了水利社會史研究關注的問題和主要領域,尤其是人類學的關注點和理論創新。但是,由于作者站在人類學立場上討論這一問題,在強調海外人類學、民族學、歷史學研究貢獻的同時,卻疏于評介日本學界的中國水利史研究和中國歷史學界的學術成就。

與此具有互補性的是兩篇直接以“水利社會史”為標題的學術綜述,分別是張愛華的《進村找廟之外:水利社會史研究的勃興》3和廖艷彬的《20年來國內明清水利社會史研究回顧》4。兩文均從社會史角度來分析和評價歷史學界水利社會史研究的最新動向。如張愛華認為中國水利社會史研究以20世紀90年代中期為界,可以分為萌芽和勃興兩個階段,并重點對水利社會史的勃興階段做了評介。同樣,廖文亦將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后,隨著社會史研究的不斷深入,特別是區域社會史研究的興盛,水利社會史研究引起眾多學者的廣泛重視,以閩臺、太湖、兩湖、山陜等不同區域為中心的水利社會史研究均取得了重要成果。類似的見解,在晏雪平《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中國水利史研究綜述》5一文中也得到呼應。該文雖是對中國水利史研究的綜述,卻明確地將“水利社會”作為水利史研究的一個重要領域,并認為水利社會史研究為我們深入了解地方社會提供了良好的切入點,擴展了經濟史與社會史研究的視野,為我們探討諸多經濟與社會問題提供了平臺,體現了當今學術界多學科、多方向綜合研究的趨勢。

上述研究反映了水利社會史興起以來,學術界對這一新領域的一些具有共性的看法,從這些評論來看,研究者普遍對水利社會史持認可的態度。在此,筆者不揣簡陋,欲在吸收、借鑒、綜合前述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結合近年來我們“以水為中心”的山西區域社會史之研究實踐,以探討水利社會史理論與方法為旨歸,就二十年來中國水利社會史研究的不同路徑、不同認識發表一些淺見,希望借此歸納、總結出一套水利社會史研究的有效路徑,以裨于該學術領域的蓬勃發展。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泰来县| 信宜市| 揭西县| 黑河市| 郯城县| 吴旗县| 托克逊县| 湟中县| 徐水县| 喀喇沁旗| 安国市| 安康市| 昌宁县| 雅江县| 美姑县| 贡觉县| 沙田区| 海宁市| 涟源市| 澜沧| 汉源县| 昌邑市| 靖宇县| 辛集市| 图木舒克市| 水富县| 郸城县| 灵丘县| 墨江| 星子县| 黎城县| 韶山市| 庄河市| 田林县| 望谟县| 巴林左旗| 石城县| 延川县| 临沭县| 红原县| 新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