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隸變對字形結構的影響

一、隸變

隸變指中國文字由小篆轉變為隸書。從戰國中期開始,秦系文字小篆逐漸演變為古隸(秦隸),到漢代變為今隸(漢隸),將小篆圓轉綿長的線條演變為平直方折的筆畫,字形從長方形變成扁方形,筆畫從粗細一律變為粗細不一,字體結構簡省,大大弱化了漢字的象形意味,奠定了兩千年以來方塊漢字的基本形狀。見下列對比例:

小篆:image  image  image

隸書:孝  星  美

隸變不僅改變了小篆的筆勢,而且徹底影響了古文字的形體結構,使漢字筆意變得弱化,符號性加強。

二、隸變對字形結構的影響

隸變影響了漢字的部首、偏旁或其整個結構。

部首和偏旁是一對容易混淆的概念。前者指字書中各部領頭的部件或筆畫,具有字形歸類的作用。許慎在《說文解字》中首創了部首概念,對字的分類采取了“據形系聯”的方法,把9000多個小篆中具有共同形旁的字歸在一起,稱為部,每部把共同所從的形旁字列在開頭,稱為“部首”。如“搧”“扛”“拿”等具有共同的形旁“手”,“手”就成了這部分字的部首。《說文解字》將小篆的漢字分類在540個部首里。隨著漢字形體變化,部首的構成和數量也相應改變。目前大型語文工具書(如《漢語大字典》《漢語大詞典》等)皆收有200個部首。偏旁是漢字合體字的各個組成部分。因漢字為左右結構居多,故古稱左為偏,右為旁。今泛稱合體字的左右上下任何一部分為偏旁。上列三字的偏旁分別是手和扇、手和工、合和手。相較而言,部首是表義的偏旁,但偏旁不一定是部首,偏旁與部首是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如“手”既是偏旁也是部首,而“扇”“工”“合”只是偏旁。在偏旁中,部首的數量很少,常用的不過一百多個。大量的偏旁是表音成分,如“扇”和“工”,常用的有一千多個。

(一)部首的改變

小篆的部首形象表意,但隸變后就出現了符號化傾向,特別是同一個部首在不同形體結構中發生了不同的異變,降低了識讀性。

隸變后的部首變化舉例表

部首“辵、火、心、網”在不同的結構中分化變異,源流之間、流與流之間產生了區別。其字分別與行走、火燒、思想感情、捕鳥獸的工具等有關。部首“肉”完全混同于“月”,俗稱“肉月”,其字皆與肉體有關。類似現象還有(舟丹)?!扒啊?,小篆作image,從舟、止,會意,表示前行;隸書為image,“舟”變成“月”字并轉移到整個字的左下角?!胺?,小篆作image,從舟、人、又,會意,像一人推另一人上船,表示從事或承受等義;隸書為image,“舟”變為“月”?!扒唷保∽?img alt="image" src="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6476C/181215462018477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318.jpg?sign=1753584991-68lHLZZNVykUqgU5NDdwrALYgRx1wfE4-0-fab397f4f8daf30ed5ebc45a0e0a7902" style="height:0.9em;">,從丹生聲,丹表示丹砂,與“青”相類;隸書為image,“丹”變成“月”字,“生”變為“image”。部首“阜、邑”混同,只是所在位置一左一右,俗稱“左耳”“右耳”,其字分別與山或城邑有關。如“陰(陰)、陽(陽)”分別指山之北、南,“陵”是大山。“鄭、邯鄲”皆為古代的國名或城市名,保留至今。這些分化和混同使部首的表意特征淡化了。

(二)偏旁的改變

偏旁改變分為偏旁混同、偏旁省略和偏旁訛變。

1.偏旁混同

“灬”“image”是兩個常用的偏旁,其來源復雜,但二者本身卻毫無關系。

灬:除了來自“火”以外(見上表),還有馬腿(imageimage)、鳥爪(imageimage)、魚尾或燕尾(imageimage、imageimage)。

image:來自艸屯(imageimage)、image午(image→舂、image→秦)、image大(image→泰)、image屮(image→奏)、image豐(image→奉)。

image,從艸、日、屯,屯亦聲,表現了春日和暖,草木萌發的景象。隸變后,只保留了“日”,其余訛變成符號image

image,從image持午(后作“杵”)在臼上,會意,以示舂搗臼中谷物外殼的動作。隸變后,只保留了“臼”,其余訛變成符號image。

image,從image持午(后作“杵”)在禾上,會意,以表示舂搗谷物外殼動作的形象來命名地方。因為自古以來,秦地土地肥美,宜于稼穡?!墩f文·禾部》:“秦,伯益之后所封國地,地宜禾?!辈媸穷呿溨?,嬴姓之祖。隸變后,只保留了“禾”,其余訛變成符號image。

image,從image、水,大(后作“太”)聲?!墩f文·水部》:“泰,滑也?!笔种兄峄鲃印k`變后,只留“水”字,其余訛變成符號image

image,從image、屮、夲,會意。屮,左,后作“佐”,上進之義。夲,快速前進。合起來就是進獻。隸變后字形一分為二:image、天。

image,從image、手,豐聲。表示二人各伸出手相授受?!墩f文·大部》:“奉,承也?!背惺?,接受。隸變后字形一分為二:image、image

2.偏旁省略

image,從尾出聲。《說文·尸部》:“屈,無尾也。”“尾”既是部首,也是偏旁,隸變后省略了像尾巴的部件,構成“屈”。

image,從金父聲。古代的一種金屬炊具?!敖稹奔仁遣渴?,也是偏旁,隸變后省略了與聲符“父”相似的撇捺,使結構簡潔,構成“釜”。

3.偏旁訛變

上舉“奏”“奉”二字的下半部分皆屬此類。另如:“右(image)、有(image)、友(image)”中的“image”是“image(又)”訛變的結果?!按妫◤淖樱怕暎?、在(從土,才聲)”中的“image”是“image(才)”訛變的結果。

(三)整體字的改變

部首或偏旁的變化帶來的是文字局部的形變,而隸變會使某些小篆的整個結構更替,導致形意關系的線索模糊不清。如:小篆image從月,亦省聲,隸變成夜,意符“月”和聲符“亦”均訛變,二者組合后已無理據。小篆image從毛從衣,隸變成表,原先兩個偏旁皆不全,表意特征消失。注61

從以上的各種變化可以看到,隸變雖然是漢字發展成熟的必然結果,但無可諱言,它也增加了以形知音知義的難度。因此,正確分析漢字結構不能完全依賴隸變后的文字,而要充分地審視小篆及其以前的古文字。

主站蜘蛛池模板: 惠水县| 莫力| 扶绥县| 利川市| 班玛县| 靖州| 额尔古纳市| 桓仁| 东乌珠穆沁旗| 石阡县| 麻栗坡县| 河东区| 紫云| 保德县| 成安县| 浦江县| 三门峡市| 琼中| 东港市| 潮安县| 华安县| 岚皋县| 拉孜县| 修文县| 桐梓县| 万州区| 玉溪市| 桑日县| 花垣县| 扎鲁特旗| 芜湖市| 涪陵区| 平阴县| 遂溪县| 新巴尔虎右旗| 惠水县| 花莲市| 行唐县| 万山特区| 泗洪县| 平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