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刊本考略
后主詞向無單行本,與中主所作合稱《南唐二主詞》。《二主詞》版本之可考者,有明萬歷四十八年常熟呂遠刻本,汲古閣毛氏鈔本,清康熙二十八年無錫侯文燦所刻《名家詞十種》本,江陰金氏《粟香室叢書》本及近刻之《晨風閣叢書》本,無錫圖書館所排印之劉繼增校箋本。諸本編次,大略相同21。劉氏校箋本孴甚劬,可稱最善。此外欽定《詞譜》22所引《二主詞》原本的調名,間與前述諸本不合23,所謂原本者,當另為一古本。
劉氏校箋本根據呂刻,所錄有后主詞三十六首,比較毛氏、侯氏、晨風閣諸本,多出《搗練子》(云鬢亂)一首,自序謂為“呂氏所補,非原有也”。劉本《補遺》更搜輯后主詞七首,晨風閣本《補遺》較劉本又多二首,綜計后主詞凡四十五首。除了《更漏子》兩首一作溫庭筠詞,《蝶戀花》一作李冠詞,《浣溪沙》(轉燭飄蓬一首)一作馮延巳詞,《長相思》(一重山一首)一作鄧肅詞,又《后庭花破子》不辨為后主詞抑馮延巳詞外,其余諸詞概可信為后主的作品。
戴景素
一九二七年元旦
1 嗣主李璟,廟號元宗。
2 晉天福二年。
3 宋陸游《南唐書·后主本紀》:“太平興國三年七月辛卯殂,年四十二。是日七夕也,后主蓋以是日生。”
4 《唐馀紀傳》:“煜以七夕日生,是日燕飲,聲伎徹于禁中。太宗銜其有‘故國不堪回首’之詞,至是又慍其酣暢,乃命楚王元佐等,攜觴就其第而助之歡。酒闌,煜中牽機藥毒而死。”
5 見清沈雄《古今詞話》。
6 陸游《南唐書·昭惠后傳》謂:后嘗制《邀醉舞破》及《恨來遲破》,“喉無滯音,筆無停思”。
7 《全唐詩》所輯后主詩有十八首,內《賜宮人慶奴》一首即《柳枝詞》,本書收入,題作《楊柳枝》。
8 語見陸游《南唐書》卷八。
9 馮延巳作《謁金門》云:“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中主云:“干卿何事?”對曰:“未若陛下‘小樓吹徹玉笙寒’也。”
10 南唐于周顯德五年,始降于周,后主當時年二十二歲。
11 陸游《南唐書·元宗本紀》,顯德五年五月,“下令去帝號,稱國主”。
12 見《人間詞話》。
13 見《人間詞話》。
14 見況周頤《蕙風詞話》,可以代表這一派詞家的見解。
15 宋乾德二年,昭惠周后卒,開寶元年,繼立其妹小周后,是年后主三十二歲。
16 開寶四年,令鄭王從善朝貢。
17 后主被虜時年四十歲。
18 如《菩薩蠻》即《子夜歌》之類。
19 如《烏夜啼》“昨夜風兼雨”一首為本調,“林花謝了春紅”一首即《相見歡》。
20 如《烏夜啼》后人俱作《錦堂春》。
21 《〈晨風閣叢書·南唐二主詞〉跋》謂:“右南詞本《南唐二主詞》與常熟毛氏所鈔,無錫侯氏所刻,同出一源,猶是南宋初輯本。”
22 成于清康熙五十四年。
23 如《玉樓春》作《惜春容》之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