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相冊:改革開放四十年的家國記憶(典藏版)
- 新華社《國家相冊》欄目組
- 648字
- 2020-11-06 15:06:55
采訪口述
【嚴宏昌 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村民、“大包干”帶頭人 之一 】
“如果吃到飯了,我相信黨能 理解。”
雖然我被選上當村委會主任了,但如果我不想辦法去干,老百姓還是一天到晚沒飯吃。如果吃到飯了,我相信黨能理解。
大家積極性特別高,說你只管干。還推薦我來分(分田到戶),因為以前我長期在外不知道村里的土地情況,不會偏心。
我說寫個承諾。我當時帶的淮北牌香煙,一毛五一包,煙盒拆開,就寫在煙盒里面的紙上。只有我、貧農代表有私章,大多數人沒有,也不會寫字,所以我幫著寫了名字,大家按手印。
我當時想的是,如果有一天我被殺頭了,孩子長大了看到這個東西,能知道他父親不是個孬熊,是為了大家有飯吃。
陳書記說,你只要保證小崗不 要飯。
干得太快了,有人就開始懷疑了。后來上面(公社)把小崗村的化肥種子全部扣下,我去找了很多趟都不給。村里又有人想去要飯了。我說勞動力去要飯了,不就白分地了嘛。
意想不到的是,后來縣委書記(陳庭元)來了,還主動與我握手,他問我:“聽說你把地都分到各家各戶干了?”我說,是把地分了,也不叫單干,就是不想吃國家供應糧了。我有信心肯定能弄好,干一年,保證下一年不吃國家糧,不用國家任何救濟,還保證給國家糧。
他說,你只要保證小崗不要飯。我說陳書記,你看,他們從早上到現在沒有回過家,老百姓有這個勁頭,怎么會干不好!我打算至少交國家1萬斤以上。聽我這么說,陳書記也很感動。
到了秋天,我們花生、小麥、水稻收了13萬余斤,從人均20斤跳升到了400斤,我那時一天一趟帶著各家各戶挑著糧食到板橋去賣,那年向國家賣了6萬多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