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耶穌傳(全兩卷)(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
- (德)大衛·弗里德里希·施特勞斯
- 2358字
- 2020-11-06 17:53:04
31.耶穌,他的出身
關于這方面,當約翰在約旦河下游施洗的時候,所有福音書的作者都說,耶穌來到他那里受他的洗。從這里再往上追溯,歷史的線索就中斷了。從有關耶穌的嬰兒和幼年時期錯綜復雜的一團傳說中,只有兩三點可以認為具有歷史性,因此,我們將把清理這團亂絲的工作留待以后來考察。
第一點,耶穌是從加利利的一個小小城市拿撒勒出來的。在他的一生中,他一直被稱為拿撒勒人、加利利人(《馬太福音》第26章第69,71節;《馬可福音》第1章第24節;第14章第67節;《路加福音》第18章第37節:《約翰福音》第1章第46節,第7章第41節,第19章第20節),甚至在他死了以后,通常還繼續以后一名稱稱呼他(《路加福音》第24章第19節;《使徒行傳》第2章第22節,第3章第6節,第4章第10節,第6章第14節,第22章第8節,第26章第9節),這一名稱還連續用到了他的門徒們身上(《使徒行傳》第24章第5節)。馬太和路加說耶穌是在拿撒勒長大的,他們宣稱,他的誕生地是猶太的伯利恒(《馬太福音》第2章第1,22節往下;《路加福音》第2章第4,39節,第4章16節)。但這些福音書作者一開始所記述的關于他父母原來住處的相反的假設說明,他們這樣做并不是根據任何歷史性權威,而僅是依照從先知《彌迦書》第5章第1節得出來的一種武斷的結論。
第二點,耶穌的父親十有八九很可能是一個木匠,因而是屬于社會的低下階級的。根據福音書的記載,他被他的拿撒勒同鄉們稱為“木匠的兒子”,有時甚至直接稱為“木匠”(《馬太福音》第13章第55節;《馬可福音》第6章第15節);賈士丁·馬特爾說他以制犁、軛或平衡木為業,這本是一種寓言性暗示,指他為人正直和勤奮而言,從新約里是找不到這種跡象的,但它也不足以證明,關于耶穌歷史的這一方面是杜撰出來的。至于他的父母的名字,約瑟和馬利亞,特別是后者,在新約里出現很多,我們只能認為它是傳留下來的真正歷史資料。根據耶穌的生平歷史,甚至直到他死后,他的母親似乎一直活著(《馬太福音》第12章第47節;《約翰福音》第19章第25節;《使徒行傳》第1章第14節);而他的父親,自從他的嬰兒時期以后就一直沒有提到過,似乎可以認為,或者他的父親死得很早,或者同他兒子以后的傳教工作沒有任何關系,但由于教義上的原因,這個被認為并不是耶穌真正父親的人,在傳說中被撇開,也不是不可能的。
關于耶穌的其他家庭關系,我們知道他兄弟姐妹都有(《馬太福音》第13章第55節;《馬可福音》第6章第3節)。他的兄弟的名字被提到的有雅各、約西、西門和猶大,關于他的姐妹,只提到過當耶穌公開傳道時她們還住在拿撒勒。有一次當人們告訴耶穌說他的母親和弟兄在外面等著他要同他說話的時候,據福音書記載,耶穌說:“誰是我的母親和我的兄弟呢?”他指著他的門徒說,凡聽了他的話而遵行的人就是他的母親和兄弟,或者,凡遵行他在天上之父的旨意的人就是(《馬太福音》第12章第46節往下;《馬可福音》第3章第32節往下;《路加福音》第8章第19節往下),這種說法本身,并不證明在耶穌同其家庭之間存在著任何隔膜;無論如何,只有在《馬可福音》里記載了一段不禮貌的話,暗示耶穌的親屬來找他是想要得著他,因為他們認為他是瘋了(第3章第21節)。但約翰明白地說,連他的弟兄也不相信他(第7章第5節)。的確,這種說法是和該福音書的小圈子主義傾向聯系著的,把耶穌的同胞兄弟作為不信者而棄置一邊,為的是使作者可以在十字架下,把馬利亞的真正兒子,耶穌精神上兄弟的地位,給與他所愛的那個門徒,不過,從耶穌死后不久,所謂主的兄弟雅各所占有的重要地位來看,我們可以肯定,如果不是因為他當時還是一個眾所周知的不信者,至少在耶穌的門徒中還不算是核心人物的話,他在我們的共觀福音書里是會占有比較卓越的地位的。耶穌死后情況就不同了,他的兄弟和使徒門以及他的母親,在教會里成了核心人物(《使徒行傳》第1章第14節;《哥林多前書》第9章第5節),特別是上述雅各,成了教會的三大柱石之一,不僅如此,還成了當時耶路撒冷教會的正式首腦人物(《加拉太書》第1章第19節,第2章第9,12節;參看《使徒行傳》第15章第13節;第21章第18節)。根據使徒保羅所述,這位雅各是具有嚴格猶太教傾向的人,在教會傳說中,說他的一生是一個完全艾森尼——伊比奧尼派圣人,他的苦行主義行為,與其說是像耶穌還不如說更像施洗約翰。也有人根據下述事實,說他并不是耶穌的親兄弟而是一個表兄弟,因為拿撒勒人所稱之為耶穌兩個兄弟的雅各和約西,馬太在另一個地方卻說他們是另一個馬利亞、即約翰(第19章第25節)稱之為耶穌母親的姊妹的兩個兒子 [33] 。的確,在圣經語言里,有時表兄弟也稱為兄弟,但在這些人同耶穌的關系上連一次也沒有把據認為更正確的稱呼講出來,而且還是反復地和穌耶的母親一起提到他們,所有這一切表示,這樣的假設 [34] 可能性是較小的,而懷疑其出自教條的偏見的可能性倒比較大。
《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兩個家譜的作者認為,耶穌的兄弟和耶穌的關系無論如何只能是同母異父的兄弟關系,因為他們認為耶穌是由圣靈而生而不是由約瑟所生。但我們在這里是把福音書所講耶穌的超自然出身完全棄置不顧的,我們不能把說他是出自大衛家系這件事看作具有歷史性。因為這和說他誕生于伯利恒的立足點完全相同。它是以所希望于彌賽亞的教條主義結論為基礎,是以假定耶穌為彌賽亞他必然會怎樣為基礎;另一方面,由于這兩個家譜之間的矛盾(《馬太福音》第1章第1節往下;《路加福音》第3章第23節往下),以及耶穌以諷刺的口吻談論彌賽亞為大衛子孫這一概念(《馬太福音》第22章第41節),它的歷史性是成問題的。有人曾認為,以耶穌為大衛子孫更容易說明彌賽亞意識在他里面的成長。與此相反,我們將會看出,耶穌對于彌賽亞觀念的看法和普通理論不同,這一點從耶穌并不認為自己按肉身說是大衛子孫這一假設上,更容易予以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