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邏輯學(上)(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
- (德)黑格爾 楊一之
- 979字
- 2020-11-06 10:42:43
第一部 客觀邏輯——第一編 有論——有之一般分類
有首先是對一般他物而被規定的;
第二,它是在自身以內規定著自身的;
第三,當分類的這種暫時的先行性質被拋去之時,它就是抽象的無規定性和直接性,在這種直接性中,它必定是開端。
依照第一種規定,有與本質相對而區分自己,所以它在以后的發展中表明了它的總體只是概念的一個領域,只是與另一領域對立的環節。
依照第二種規定,它自己又是一個領域,它的反思的各種規定和整個運動都歸在這個領域之內。在那里,有將把自身建立為下列三種規定:
1. 作為規定性,而這樣的規定性就是質;
2. 作為被揚棄了的規定性,即:大小,量;
3. 作為從質方面規定了的量,即:尺度。
這里的分類,也像導論中提到過的這些一般分類那樣,只是暫時的列舉;它的規定要從有本身的運動才會發生,并由此而得出定義和論證。至于這種分類與普通的范疇列舉——即量、質、關系、樣式,然而在康德那里,這些卻只是他的范疇綱目,其實它們本身便是范疇,不過更一般而已——有歧異,這里可以不提,因為全部論說都將表明這種分類與范疇的通常次序和意義相歧異之處。
只有這一點可以提出注意一下,即是,在別處,量的規定是列在質的規定之前的, [1] 而這——和很多事一樣——是毫無理由的,開端是用有本身,因此也就是用質的有造成的,這一點已經指出過了。從質與量的比較,就很容易明白質就本性說,是在先的。因為量是已經否定地變了的質;大小是這樣的規定性,它不再與有合而為一,而是已經與有不同,受了揚棄,變為無差別的質。大小包括了有的可變性;有的規定就是大小,而事情本身,即有,卻不因大小而變化;反之,質的規定性卻與它的有合而為一,既不超出這個有以外,也不居于這個有之外,而是這個有的直接限制。因此,作為直接的規定性,質是最初的,必須用它來作開端。
尺度是一種關系,但不是一般關系,而是質與量相互規定的關系;至于康德在關系下面所包括的范疇,將在完全不同的地方,取得它們的位置。假如愿意的話,尺度也可以看作是一種樣式;但是,在康德那里,因為樣式已經不再構成內容的規定,而只應該看作是內容對思維、對主觀的關系,所以這是一種完全異質的,不屬于這里所說的關系。
有的第三種規定,歸入質的一篇之內,因為作為抽象的直接性,有把自身降低為個別的規定性,在有自己的范圍內和它的其他規定性對立起來了。
[1] 指康德《純粹理性批判》的范疇表,量被列在質之前。——譯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