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公司財務術
- 趙濤 趙彥鋒
- 1552字
- 2021-05-10 14:25:39
◤ 加快存貨周轉速度,加速資金回籠
在不少公司中,存貨所占用的資金不在少數。公司主要的流動資產就是商品存貨。換句話說,商品占用的資金更多。“品種多樣,規格齊全”也是不少公司招徠顧客的重要宣傳口號。但從資金周轉角度來分析,“商品存貨越多越好”的觀點是不正確的。
的確,在實際的公司運營中,商品存貨越多越容易操作。因為其商品的品種數量太小,品種規格不齊全,會發生來了訂單卻無貨可付給顧客的情況,這是令人遺憾的事情,到手的利潤也會飛掉,而且存貨不足會使一些顧客喪失信心,導致客戶流失,這就會影響到公司的生存。
對于制造業類型的公司來說,有存貨也是必不可少的。制造業公司的目標是生產和銷售商品。為了生產商品,必須買進一些必需的原材料、燃料等。有了源源不斷的存貨,公司才能源源不斷地制造商品。所以,適當的存貨是公司發展所不可缺少的。
但是,庫存中的存貨也是有成本的,對于資金周轉來說,這些存貨擠占著大量的周轉資金,而過量的存貨會惡化資金周轉。
購買存貨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現金購貨,另外一種是賒購。現金購貨會直接減少公司手中可動用的現金。而賒購方式雖然避免了當時的現金流出,但是賒購的付款期一般是很短的。在不久的將來,這筆購貨款還是不得不以現金來支付的。因此,無論采用哪種付款方式,存貨總是會占用較多的周轉資金的。
再說明一點,我們反對的是過量的存貨。把原料、燃料等存貨大量地堆積在倉庫中,而不管這些存貨數量是否合理,是否須現金購買,這是不負責任的行為,是阻礙資金順利周轉的行為。
因此,倉庫的存貨更新慢,存貨明顯過多,往往是資金不足的元兇,也是資金不足的一個征兆。
在會計中,常用存貨周轉率來表示存貨的數量是否合理。
存貨周轉率=銷貨成本/平均存貨
平均存貨=1/2(初期存貨+期末存貨)
若以年為期來考察,則期初存貨指年初存貨,期末存貨指年末存貨;若以月為期來考察,期初、期末存貨指的是月初、月末存貨。存貨周轉率過低表示存貨量過大,占用流動資金太多。但是各個行業的存貨周轉率是不同的。商業公司的存貨周轉率一般高于制造業的存貨周轉率。
因此,想要知道存貨數量是否恰當,常用的方法就是將公司本期的期貨周轉率與行業平均存貨周轉率,與公司上一期、上兩期等歷史存貨周轉率比較,若數值明顯偏高的話,這往往說明存貨規模不合理,有可能會導致現金不足,這時應該找出問題癥結,對癥下藥。而且用存貨周轉率來考察存貨數量是否合理比單純用存貨數據更科學一些。這是因為隨著銷售收入的增加(這時銷貨成本也往往以差不多的比例增加),存貨也往往隨之增加,這種增加是合理的,必要的。因此,不能簡單地說,存貨數量增加就是不對的,以存貨周轉率來考察公司存貨水平合理與否是較為科學的一種方法。
減少存貨擠壓資金的另一個辦法是提高存貨的周轉速度。也就是,盡量減少存貨在倉庫的滯留時間,讓存貨盡量快地銷售出去,以獲取現金。當然,加快存貨周轉速度,對于每個時點來說,存貨還是占著一部分流動資金的,也就是倉庫進進出出,但倉庫總會有相當一部分的存貨,這部分存貨也擠壓著一部分資金。
意義就在于存貨周轉速度快了的話(假定應收賬款回收速度不變),資金回收就快了,資金墊付的時期就短了,這肯定能提高資金周轉的靈活性,而且在正常情況下,資金這樣周轉一圈,應該多少有點利潤。因此,提高存貨周轉速度,就是提高資金周轉率,也就是提高一定時間內的利潤率。因為周轉時間短了,一定時期(如一年)中周轉的次數就會多一些,因此利潤率就會高一些。
常用的衡量公司存貨周轉次數的指標是存貨周轉天數,即
存貨周轉天數=365/存貨周轉率算出來的結果是多少天。當然,這個數值越小越好。
當然,每個行業、每個公司的存貨周轉天數也是不一樣的。為了得到科學的結論,應該把該數值與本公司上幾期的存貨周轉天數與本行業、相似公司平均的存貨所用周轉天數相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