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八卷
秦紀三

二世皇帝下二年(癸巳,前208)

郎中令趙高恃恩專恣,以私怨誅殺人眾多;恐大臣入朝奏事言之,乃說二世曰:“天子之所以貴者,但以聞聲,群臣莫得見其面故也。且陛下富于春秋,未必盡通諸事;今坐朝廷,譴舉有不當者,則見短于大臣,非所以示神明于天下也。陛下不如深拱禁中,與臣及侍中習法者待事,事來有以揆之。如此,則大臣不敢奏疑事,天下稱圣主矣。”二世用其計,乃不坐朝廷見大臣,常居禁中;趙高侍中用事,事皆決于趙高。

高聞李斯以為言,乃見丞相曰:“關東群盜多,今上急益發繇,治阿房宮,聚狗馬無用之物。臣欲諫,為位賤,此真君侯之事;君何不諫?”李斯曰:“固也,吾欲言之久矣。今時上不坐朝廷,常居深宮。吾所言者,不可傳也;欲見,無間。”趙高曰:“君誠能諫。請為君候上閑,語君。”于是趙高侍二世方燕樂,婦女居前,使人告丞相:“上方閑,可奏事。”丞相至宮門上謁。如此者三。二世怒曰:“吾常多閑日,丞相不來;吾方燕私,丞相輒來請事!丞相豈少我哉,且固我哉?”趙高因曰:“夫沙丘之謀,丞相與焉。今陛下已立為帝,而丞相貴不益,此其意亦望裂地而王矣。且陛下不問臣,臣不敢言。丞相長男李由為三川守,楚盜陳勝等皆丞相傍縣之子,以故楚盜公行,過三川城,守不肯擊。高聞其文書相往來,未得其審,故未敢以聞。且丞相居外,權重于陛下。”二世以為然,欲案丞相;恐其不審,乃先使人按驗三川守與盜通狀。

李斯聞之,因上書言趙高之短曰:“高擅利擅害,與陛下無異。昔田常相齊簡公,竊其恩威,下得百姓,上得群臣,卒弒簡公而取齊國,此天下所明知也。今高有邪佚之志,危反之行,私家之富,若田氏之于齊矣,而又貪欲無厭,求利不止,列勢次主,其欲無窮,劫陛下之威信,其志若韓為韓安相也。陛下不圖,臣恐其必為變也。”二世曰:“何哉!夫高,故宦人也;然不為安肆志,不以危易心,潔行修善,自使至此,以忠得進,以信守位,朕實賢之;而君疑之,何也?且朕非屬趙君,當誰任哉!且趙君為人,精廉強力,下知人情,上能適朕;君其勿疑!”二世雅愛趙高,恐李斯殺之,乃私告趙高。高曰:“丞相所患者獨高;高已死,丞相即欲為田常所為。”

是時,盜賊益多,而關中卒發東擊盜者無已。右丞相馮去疾、左丞相李斯、將軍馮劫進諫曰:“關東群盜并起,秦發兵誅擊,所殺亡甚眾,然猶不止。盜多,皆以戍、漕、轉、作事苦,賦稅大也。請且止阿房宮作者,減省四邊戍、轉。”二世曰:“凡所為貴有天下者,得肆意極欲,主重明法,下不敢為非,以制御四海矣。夫虞、夏之主,貴為天子,親處窮苦之實以徇百姓,尚何于法!且先帝起諸侯,兼天下,天下已定,外攘四夷以安邊境,作宮室以章得意;而君觀先帝功業有緒。今朕即位,二年之間,群盜并起,君不能禁,又欲罷先帝之所為,是上無以報先帝,次不為朕盡忠力,何以在位!”下去疾、斯、劫吏,案責他罪。去疾、劫自殺;獨李斯就獄。二世以屬趙高治之,責斯與子由謀反狀,皆收捕宗族、賓客。趙高治斯,榜掠千余,不勝痛,自誣服。

斯所以不死者,自負其辯,有功,實無反心,欲上書自陳,幸二世寤而赦之。乃從獄中上書曰:“臣為丞相治民,三十余年矣。逮秦地之狹隘,不過千里,兵數十萬。臣盡薄材,陰行謀臣,資之金玉,使游說諸侯;陰修甲兵,飭政教,官斗士,尊功臣;故終以脅韓,弱魏,破燕、趙,夷齊、楚,卒兼六國,虜其王,立秦為天下。又北逐胡、貉,南定百越,以見秦之強。更克畫,平斗斛、度量、文章,布之天下,以樹秦之名。此皆臣之罪也,臣當死久矣!上幸盡其能力,乃得至今。愿陛下察之!”書上,趙高使吏棄去不奏,曰:“囚安得上書!”

趙高使其客十余輩詐為御史、謁者、侍中,更往覆訊斯,斯更以其實對,輒使人復榜之。后二世使人驗斯,斯以為如前,終不敢更言。辭服,奏當上。二世喜曰:“微趙君,幾為丞相所賣!”及二世所使案三川守由者至,則楚兵已擊殺之。使者來,會丞相下吏,高皆妄為反辭以相傅會,遂具斯五刑論,腰斬咸陽市。斯出獄,與其中子俱執,顧謂其中子曰:“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二世乃以趙高為丞相,事無大小皆決焉。

三年(甲午,前207)

初,中丞相趙高,欲專秦權,恐群臣不聽,乃先設驗,持鹿獻于二世曰:“馬也。”二世笑曰:“丞相誤邪,謂鹿為馬?”問左右,或默,或言馬以阿順趙高,或言鹿者。高因陰中諸言鹿者以法。后群臣皆畏高,莫敢言其過。

高前數言“關東盜無能為也”;及項羽虜王離等,而章邯等軍數敗,上書請益助。自關以東,大抵盡畔秦吏,應諸侯;諸侯咸率其眾西向。八月,沛公將數萬攻武關,屠之。高恐二世怒,誅及其身,乃謝病,不朝見。

二世夢白虎嚙其左驂馬,殺之,心不樂,怪問占夢。卜曰:“涇水為崇。”二世乃齋于望夷宮,欲祠涇水,沈四白馬。使使責讓高以盜賊事。高懼,乃陰與其婿咸陽令閻樂及弟趙成謀曰:“上不聽諫;今事急,欲歸禍于吾。欲易置上,更立子嬰。子嬰仁儉,百姓皆載其言。”乃使郎中令為內應,詐為有大賊,令樂召吏發卒追,劫樂母置高舍。遣樂將吏卒千余人至望夷宮殿門,縛衛令仆射,曰:“賊入此,何不止?”衛令曰:“周廬設卒甚謹,安得賊,敢入宮!”樂遂斬衛令,直將吏入,行射郎、宦者。郎、宦者大驚,或走,或格;格者輒死,死者數十人。郎中令與樂俱入,射上幄坐幃。二世怒,召左右;左右皆惶擾不斗。旁有宦者一人侍,不敢去。二世入內,謂曰:“公何不早告我,乃至于此!”宦者曰:“臣不敢言,故得全;使臣早言,皆已誅,安得至今!”閻樂前即二世,數曰:“足下驕恣,誅殺無道,天下共畔足下;足下其自為計!”二世曰:“丞相可得見否?”樂曰:“不可!”二世曰:“吾愿得一郡為王。”弗許。又曰:“愿為萬戶侯。”弗許。曰:“愿與妻子為黔首,比諸公子。”閻樂曰:“臣受命于丞相,為天下誅足下;足下雖多言,臣不敢報!”麾其兵進。二世自殺。閻樂歸報趙高。趙高乃悉召諸大臣、公子,告以誅二世之狀,曰:“秦故王國;始皇君天下,故稱帝。今六國復自立,秦地益小,乃以空名為帝,不可;宜如故,便。”乃立子嬰為秦王。以黔首葬二世杜南宜春苑中。

九月,趙高令子嬰齋戒,當廟見,受玉璽;齋五日。子嬰與其子二人謀曰:“丞相高殺二世望夷宮,恐群臣誅之,乃詐以義立我。我聞趙高乃與楚約,滅秦宗室而分王關中。今使我齋、見廟,此欲因廟中殺我。我稱病不行,丞相必自來;來則殺之。”高使人請子嬰數輩,子嬰不行。高果自往,曰:“宗廟重事,王奈何不行?”子嬰遂刺殺高于齋宮,三族高家以徇。


秦二世皇帝二年(癸巳,公元前208年)

秦朝郎中令趙高仰仗著受皇帝恩寵而專權橫行,因報他的私怨殺害了很多人,因此恐怕大臣們到朝廷奏報政務時揭發他,就勸二世說:“天子之所以尊貴,不過是因為群臣只能聽到他的聲音,而不能見到他的容顏罷了。況且陛下還很年輕,未必對件件事情都熟悉,現在坐在朝廷上聽群臣奏報政務,若有賞罰不當之處,就會把自己的短處暴露給大臣們,似此便不能向天下人顯示圣明了。所以陛下不如拱手深居宮禁之中,讓我和熟習法令規章的侍中們在一起等待事務奏報,大臣們將事務報上來就可以研究處理。這樣,大臣們就不敢奏報是非難辨的事情,天下便都稱道您為圣明的君主了。”二世采納了趙高的這一建議,不再坐朝接見大臣,常常住在深宮之中,趙高侍奉左右,獨掌大權,一切事情都由他來決定。

趙高聽說李斯對此不滿而有非議,便去會見丞相李斯說:“關東地區的盜賊紛紛起來鬧事,現在皇上卻加緊增征夫役去修建阿房宮,并搜集狗馬一類無用的玩物。我想進行規勸,但因地位卑賤不敢言。這可實在是您的事情啊,您為什么不去勸諫呢?”李斯道:“本來是該如此啊,我早就想說了。但如今皇上不坐朝接見大臣聽取奏報,經常住在深宮中,我所要說的話,不能傳達進去,而想要覲見,又沒有機會。”趙高說:“倘若您真的要進行規勸,就請讓我在皇上得空的時候通知您。”于是趙高等到二世正在歡宴享樂、美女站滿面前時,派人通告李斯:“皇上正有空閑,可以進宮奏報事情。”李斯即到宮門求見。如此接連三次。二世大怒道:“我常常有空閑的日子,丞相不來。我正在閑居休息,丞相就來請示奏報!丞相這豈不是輕視我年幼,看不起我嗎?”趙高便趁機說道:“沙丘偽造遺詔逼扶蘇自殺的密謀,丞相參與了。現在陛下已立為皇帝,而丞相的地位卻沒有提高,他的意思也是想要割地稱王了。而且陛下若不問我,我還不敢說,丞相的長子李由任三川郡守,楚地盜賊陳勝等都是丞相鄰縣的人,因此這些盜賊敢于公然橫行,以致經過三川城的時候,李由只是據城防守不肯出擊。我聽說他們還相互有文書往來,因尚未了解確實,所以沒敢奏報給陛下。況且丞相在外面,權勢比陛下大。”二世認為趙高說得有理,便想查辦丞相,但又怕事實不確,于是就先派人去審核三川郡守與盜賊相勾結的情況。

李斯聽說了這件事,即上奏書揭發趙高的短處說:“趙高專擅賞罰大權,他的權力跟陛下沒有什么區別了。從前田常當齊國國君簡公的相國,竊取了齊簡公的恩德威勢,下得百姓擁戴,上獲群臣支持,終于殺掉了簡公,奪取了齊國,這是天下周知的史事啊。如今趙高有邪惡放縱的心意,陰險反叛的行為,他私家的富足,與田氏在齊國一樣,而又貪得無厭,追求利祿不止,地位權勢僅次于君主,欲望無窮,竊取陛下的威信,他的野心就猶如韓當韓國國君韓安的丞相時那樣了。陛下不設法對付,我怕他是必定會作亂的。”二世說:“這是什么話!趙高本來就是個宦官,但他卻從不因處境安逸而放肆地胡作非為,不因處境危急而改變忠心,他行為廉潔向善,靠自己的努力才得到今天的地位。他因忠誠而得到進用,因守信義而保持職位,朕確實認為他賢能。但您卻懷疑他,這是為什么呢?而且朕不依靠趙高,又當任用誰呀!何況趙高的為人,精明廉潔、強干有力,對下能了解人情民心,對上則能適合朕的心意,就請您不要猜疑了吧!”二世非常喜愛趙高,唯恐李斯把他殺掉,便暗中將李斯的話告訴了趙高。趙高說:“丞相所擔心的只是我一個人,我死了,丞相就要干田常所干的那些事了。”

此時,盜賊日益增多,而秦朝廷不停地征發關中士兵去東方攻打盜賊,右丞相馮去疾、左丞相李斯、將軍馮劫便為此提出規勸說:“關東群盜同時起事,秦朝發兵進剿,所誅殺的非常多,但仍然不能止息。盜賊之所以多,都是由于兵役、水陸運輸和建筑等事勞苦不堪,賦稅太重啊!懇請暫時讓修建阿房宮的役夫們停工,減少四方戍守邊防的兵役、運輸等徭役。”二世說:“大凡所以能尊貴至擁有天下的原因,就在于能夠為所欲為、極盡享樂,君主重在修明法制,臣下便不敢為非作歹,憑此即可駕馭天下了。虞、夏的君主,雖然高貴為天子,卻親自處于窮苦的實境,以為百姓獻身,這還有什么可效法的呢?!況且先帝由諸侯起家,兼并了天下。天下已經平定,就對外排除四方蠻族以安定邊境,對內興修宮室以表達得意的心情,而你們是看到了先帝業績的開創的。如今朕即位,兩年的時間里,盜賊便蜂擁而起,你們不能加以禁止,又想要廢棄先帝創立的事業,這即是上不能報答先帝,下不能為朕盡忠效力,如此你們憑什么占據著自己的官位呢?!”于是就將馮去疾、李斯、馮劫交給司法官吏,審訊責罰他們的其他罪過。馮去疾、馮劫自殺了,只有李斯被下至獄中。二世即交給趙高處理,查究李斯與兒子李由進行謀反的情況,將他們的家族、賓客全都逮捕了。趙高懲治李斯,笞打他一千余板,李斯不堪忍受苦痛,含冤認罪。

李斯之所以不自殺,是因為他自恃能言善辯,有功勞,實無反叛之心,而想要上書做自我辯解,希望二世能幡然醒悟,將他赦免。于是就從獄中上奏書說:“我任丞相治理百姓,已經三十多年了。曾趕上當初秦國疆土狹小,方圓不過千里,士兵僅數十萬的時代。我竭盡自己微薄的才能,暗地里派遣謀臣,供給他們金玉珍寶,讓他們去游說諸侯,同時暗中整頓武裝,整治政令、教化,擢升敢戰善斗的將士,尊崇有功之臣。故而終于能以此脅迫韓國,削弱魏國,擊破燕國、趙國,鏟平齊國、楚國,最終兼并六國,俘獲了它們的國君,擁立秦王為天子。接著又在北方驅逐胡人、貉人,在南方戡定百越部族,以顯揚秦王朝的強大。并改革文字,統一度量衡和制度,頒布于天下,以樹立秦王朝的威名。這些都是我的罪狀啊,我早就應當被處死了!只是由于皇上希望我竭盡所能,我才得以活到今日。故望陛下明察!”奏書呈上后,趙高卻命獄吏丟棄而不予上報,并且說道:“囚犯怎么能上書!”

趙高派他的門客十多人假充御史、謁者、侍中,輪番審訊李斯,李斯則翻供以實情對答,于是趙高就讓人再行拷打他。后來二世派人去驗證李斯的供詞,李斯以為還與以前一樣,便終究不敢更改口供,在供詞上承認了自己的罪狀。判決書呈上去后,二世高興地說:“如果沒有趙君,我幾乎就被丞相出賣了!”待二世派出去調查三川郡守李由的人抵達三川時,楚軍已經殺死了李由。使者回來,正逢李斯被交給司法官吏審問治罪,趙高即捏造了李由謀反的罪證,與李斯的罪狀合在一起,于是判處李斯五刑,在咸陽街市上腰斬。李斯走出監獄時,與他的次子一同被押解,李斯便回頭對次子說:“我真想和你重牽黃狗,共同出上蔡東門去追逐狡兔,但哪里還能辦得到啊!”于是父子二人相對痛哭。李斯三族的人也都被誅殺了。二世便任命趙高為丞相,事無巨細,全由趙高決定。

三年(甲午,公元前207年)

當初,中丞相趙高想獨攬秦朝大權,但又擔心群臣不服,于是便先進行試驗,牽來一只鹿獻給二世說:“這是馬啊。”二世笑道:“你錯了吧?怎么把鹿叫作馬?”即詢問侍立左右的大臣們,群臣有的沉默不語,有的說是馬以迎合趙高,有的則說是鹿。于是,趙高暗中借秦法陷害了那些明說是鹿的人。此后群臣都畏懼趙高,沒有人敢談他的過錯。

趙高以前曾多次說“關東的盜賊成不了大事”,待到項羽俘獲王離等人,而章邯等人的軍隊也多次被打敗,趙高才上書請求增兵援助。這時自函谷關以東,大體上全都背叛秦朝官吏,響應諸侯;諸侯也都各自統率部眾向西進攻。八月,劉邦率幾萬人攻打武關,屠滅了全城。趙高恐怕二世為此發怒,招致殺身之禍,就托病不出,不再朝見二世。

二世夢見一只白虎咬他的左驂馬,并把馬咬死,因此心中悶悶不樂,頗覺奇怪,便詢問占夢的人。占夢人卜測說:“是涇水神在作祟。”二世于是就在望夷宮實行齋戒,想祭祀涇水神,將四匹白馬沉入河中。并為盜賊的事派人去責問趙高。趙高愈加害怕,即暗中與他的女婿咸陽縣令閻樂、他的弟弟趙成商議說:“皇上不聽規勸,而今情勢緊急,便想嫁禍于我。我打算更換天子,改立二世哥哥的兒子子嬰為皇帝。子嬰為人仁愛儉樸,百姓們都尊重他說的話。”隨即命郎中令作為內應,詐稱有大盜,令閻樂調兵遣將去追捕,同時劫持閻樂的母親安置到趙高府中。又派閻樂率領官兵一千多人來到望夷宮殿門前,將衛令仆射捆綁起來,說:“大盜進里面去了,為什么不進行阻攔?”衛令道:“宮墻周圍設置衛兵,防守非常嚴密,怎么會有盜賊敢溜入宮中啊!”閻樂就斬殺了衛令,帶兵徑直闖進宮去,邊走邊射殺郎官和宦官。郎官、宦官驚恐萬狀,有的逃跑,有的抵抗,而反抗者即被殺死,這樣死了幾十人。郎中令和閻樂于是一同入內,箭射二世的篷帳、帷帳。二世怒不可遏,召喚侍候左右的衛士,但近侍衛士都慌亂不堪,不上前格斗。二世身旁只有一名宦官服侍著,不敢離去。二世入內對這個宦官說:“你為什么不早告訴我呀,竟至于到了這個地步!”宦官道:“我不敢說,所以才能保全性命;倘若我早說了,已經被殺掉了,哪里還能活到今日?!”閻樂這時走到二世面前,數落他說:“您驕橫放縱,濫殺無辜,天下人都背叛了您,您還是自己打算一下吧!”二世說:“我可以見到丞相嗎?”閻樂道:“不行!”二世說:“我希望得到一個郡來稱王。”閻樂不準許。二世又道:“我愿意做萬戶侯。”閻樂仍不答應。二世于是說:“那么我甘愿與妻子兒女去做平民百姓,像各位公子的結局那樣。”閻樂道:“我奉丞相的命令,為天下百姓誅殺您,您再多說,我也不敢稟告!”隨即指揮他的兵士上前。二世就自殺了。閻樂回報趙高,趙高便召集全體大臣、公子,告訴他們誅殺二世的經過情形,并說道:“秦從前本是個王國,始皇帝統治了天下,因此稱帝。現在六國重又各自獨立,秦朝的地盤越來越小,仍然以一個空名稱帝,不可如此,應還像過去那樣稱王才合適。”便立子嬰為秦王,并用平民百姓的禮儀把二世葬在了杜縣南面的宜春苑中。

九月,趙高讓子嬰齋戒,到宗廟參拜祖先,接受國君的印璽。齋戒五天后,子嬰與他的兩個兒子商量說:“丞相趙高在望夷宮殺了二世皇帝,害怕群臣將他殺掉,才假裝依據禮義擁立我為王。我聽說趙高曾經與楚軍約定,消滅秦朝的宗室之后,在關中分別稱王。如今他讓我齋戒,赴宗廟參拜,這是想乘朝見宗廟之機殺了我啊。我若托病不去,丞相必定會親自前來請我,他來了就殺掉他。”趙高派了幾批人去請子嬰,子嬰就是不動身。趙高果然親自前往,說道:“參拜宗廟是重大的事情,大王您為何不去啊?”子嬰即在齋宮刺殺了趙高,并誅殺趙高家三族的人以示眾。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旺苍县| 南丹县| 都兰县| 永靖县| 岳池县| 东乌珠穆沁旗| 淅川县| 玉溪市| 鹤壁市| 晋中市| 水城县| 永泰县| 当雄县| 甘南县| 平湖市| 天全县| 闽清县| 墨竹工卡县| 白城市| 通化县| 齐齐哈尔市| 平远县| 云浮市| 称多县| 丽江市| 临夏县| 黄浦区| 岳西县| 贺兰县| 虹口区| 通州区| 扶绥县| 奉贤区| 东兴市| 赣州市| 武陟县| 赞皇县| 贵南县| 沅陵县| 大英县| 上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