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 中小學生不可不知的法律知識
- 柏項陽
- 1672字
- 2017-12-06 14:04:48
什么是對未成年人的監護?離婚后父母就可以不撫養未成年子女了嗎?
貝貝今年3歲了。她的爸爸媽媽因為感情不好離婚了,兩人都表示不愿意繼續撫養貝貝。經過法院判決,貝貝由爸爸繼續撫養,由媽媽支付撫養費。貝貝的爸爸在離婚后有了新的女朋友,平時對貝貝的照顧很不周到,致使貝貝生病住院。貝貝的媽媽也不見了蹤影,難道離了婚后父母就可以不撫養未成年子女了嗎?
本案主要涉及對未成年人的監護的法律規定。貝貝的爸爸媽媽雖然離婚了,但是仍然應該對貝貝盡撫養義務。
在民事法律上,監護是指對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等完全無行為能力人和限制行為能力人的人身、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進行監督與保護的法律制度。
在《民法通則》第十六條中,對未成年人的監護作了規定,包括法定監護和指定監護兩類。其中,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這里的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與子女之間具有撫養關系的繼父母。
如果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則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或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也可以成為監護人。
此外,在未成年人沒有任何監護人的情況下,由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所謂指定監護,是指沒有法定監護人,或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監護人由有關部門指定而設立的監護。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監護人的職責包括:保護未成年人的身體健康;照顧未成年人的生活;管理和保護未成年人的財產;代理未成年人進行民事活動;對被監護人進行教育和管理;代理未成年人訴訟;承擔因不履行監護職責致使被監護人實施侵權行為而給他人造成損害的賠償責任。
另外,根據《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九條、第二十條的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還負有不得讓不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脫離監護單獨居住的責任。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對未成年人不得放任不管,不得迫使其離家出走,放棄監護職責。
根據《婚姻法》第二十一條的規定,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時,未成年的或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給撫養費的權利。
本案中,貝貝的爸爸和媽媽雖然離婚了,但他們和孩子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并沒有解除,他們都是貝貝的法定監護人,應該對貝貝盡撫養義務。
法條鏈接
《婚姻法》
第二十一條 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
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時,未成年的或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給撫養費的權利。
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時,無勞動能力的或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給贍養費的權利。
禁止溺嬰、棄嬰和其他殘害嬰兒的行為。
《未成年人保護法》
第十條 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創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環境,依法履行對未成年人的監護職責和撫養義務。
禁止對未成年人實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遺棄未成年人,禁止溺嬰和其他殘害嬰兒的行為,不得歧視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殘疾的未成年人。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第十九條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不得讓不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脫離監護單獨居住。
第二十條 第一款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對未成年人不得放任不管,不得迫使其離家出走,放棄監護職責。
《民法通則》
第十六條 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中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1)祖父母、外祖父母;
(2)兄、姐;
(3)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沒有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