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蜀漢正史(可以略過)
- 蜀漢縣令
- 留名留仙兒
- 1709字
- 2020-10-03 10:21:31
簡介:
話說公元220年前,蜀漢,又稱季漢,是三國之一。
東漢末年、天下擾亂、群雄逐鹿,漢室宗親劉備在軍閥混戰中崛起。
221年,劉備以漢室宗親的身份在四川成都稱帝,延續了漢朝大統!
蜀漢始于昭烈帝劉備,終于漢懷帝劉禪,歷二帝,共43年,鼎盛時期占據荊州、益州,國力強盛,后被曹魏所滅。
詳細介紹:
我們在蜀漢的軍事和政治上面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早期的劉備階段,
中期的諸葛亮階段,
后期的劉禪階段。
在早期的時候,得到三國的天下計劃,基本都是根據隆中計劃來實施的,劉備將借來荊州獲得了勝利,然后派出了兩個軍隊去攻擊曹操和魏氏的軍隊,占領了洛陽和西都長安。
但是后來關羽不小心將荊州失去了,所以這一計劃已經破滅,夷陵戰敗之后劉備本人意外病逝,蜀漢就此就進入了諸葛亮階段。
宜州是蜀漢中期唯一一個落腳的地方,但是那時候宜州已經沒有什么豐富的資產了,但它之前確實是一個廣闊而豐富的地方。
地理位置站的也非常的好,所以宜州當時被細分為漢中巴蜀和南中的地方,在三國中曹操的實力不需要多說,綜合能力絕對是比較強的。
而東吳的孫權實力高于蜀漢,所以蜀漢在綜合能力方面還是比他們要弱一些。
這時諸葛亮就制定了另一個戰略計劃,他們先模仿劉邦的事跡,然后拿下了關中,然后回到古都長安,走出了蕭山和函谷關去討伐,在本作者看來諸葛亮這個計劃也是非常好的!
事實上劉備在占領漢中時就模仿了劉邦,后來諸葛亮六次從祁山出來的時候,就是為了實施這一個計劃。
但是劉邦成功了,為什么諸葛亮失敗了呢?
其實很簡單,主要是因為他們的人力資源,劉邦當時擁有了幾名大將,而劉邦的對手項羽趕走了他的父親范增,項羽在人力方面都沒有劉邦的好。
再一個就是地理原因,當時劉邦在漢中時燒毀了道路,項羽不能輕易的去攻擊他,而劉邦也能利用自己地理位置,去進攻項羽,所以項羽已經處于了劣勢,劉邦再次進攻了項羽。
再說現在蜀漢已經在諸葛亮階段了,劉備最想統一天下,但是已經去世了,當時諸葛亮身邊的人力也在逐漸減少,而曹魏身邊的人卻是日益在增多。
在地理位置方面蜀漢當時只有宜州這一個落腳之地,曹魏他們的地方覆蓋了天下2/3的地區,所以就這些而言,諸葛亮處于劣勢地帶。
諸葛亮知道蜀漢不可能在幾年內像劉邦一樣贏得天下,但是如果他盡了最大的努力后去世,能通過兩三代人的努力去收復漢室嗎?
本作者想估計諸葛亮這個問題已經問了自己無數次了,但是歷史并沒有給蜀漢一個復蘇的機會。
在后期的時候劉禪繼位,但是劉禪他自己只想安定下來,他不想把首都遷到漢中,經常去阻礙諸葛亮。
諸葛亮知道劉備對他很好,所以他不想強迫劉禪屈服于他,也不想去取代劉禪,諸葛亮因為工作過度在54歲的時候去世了。
其實如果當時劉禪聽他的話先去漢中的話,他也可以免于這些坎坷的路程和疲勞,這樣說不定還能延長它的壽命。
在古代時沒有方便的交通工具,而且他們身處的地方走出來的話,蜀漢都會消耗非常多的人力和物力,這不僅損害了國家力量也讓諸葛亮為此死去!
本作者覺得劉禪這個人只顧自己的安危不顧國家,這才讓諸葛亮沒有完成自己的計劃就此離開了,著實是一件絕絕對對可惜的事!
上面就是蜀漢在三國時期經歷了三個階段,其實本作者比較可惜,劉備只生活在一個階段就已經去世了。
他留下諸葛亮幫助劉禪來復興蜀漢,但他可能沒有想到,最后蜀漢的滅亡就是栽在劉禪的手中,因為劉禪的固執和膽小沒有聽諸葛亮的話,要是把蜀漢遷到首都漢中這樣諸葛亮也能多活一段時間。
他們的地理位置也占了上風,說不定歷史最后還能被改寫。
上面就是本作者的觀點,希望大家可以把自己的想法評論下來和本作者一起來交流。
諸葛亮簡介:(雖然沒什么用)
諸葛亮(181-234),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漢族,徐州瑯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死后追謚忠武侯,東晉政權特追封他為武興王。
諸葛亮為匡扶蜀漢政權,嘔心瀝血,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師表》、《誡子書》等。曾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并改造連弩,叫做諸葛連弩,可一弩十矢俱發。
曾經更是集蜀漢人力,物力,北伐,曾五出祁山!但是于234年在五丈原(今寶雞岐山境內)逝世。
諸葛亮在后世受到極大尊崇,成為后世忠臣楷模,智慧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