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一種工程上可實現的體系架構
1.3節~1.6節介紹了構建智能體的一般要求并對幾種理論框架進行了分解和分析,但所有這些分析都是基于應該有、需要有,而不是從具體實現的角度講。本節介紹一種可以在工程上實現的體系架構,以及選擇這一架構的思路。
圖1.5勾畫了這種體系架構,以及這種架構與實現通用智能的原則要求和各項功能過程的關系。本節將簡單介紹頂層思路,具體內容在本書余下的各個章節中詳細闡述。
圖1.5由三部分組成。左側部分是智能體的體系架構,包含11個功能體系,每個體系都承擔獨一無二的功能。這些功能合在一起,就能體現右側部分智能體必須達到的特征,實現中間標識的所有智能形式和過程。
圖1.5的中間部分表示要能夠實現智能體所有的功能過程及過程中的所有智能行為。認知過程、任務過程、生存過程和控制過程包含了智能體所有智能行為及構成要素。

圖1.5 一種可實現的智能體架構及其總體思路
右側部分表示要滿足智能體的各項基本特性:主體性要求智能體是一個獨立的社會主體,能承擔社會責任;多樣性要求智能體能實現并使用通用智能的各種智能類型;發展性要求智能體的所有功能體系能成長,各類智能行為的過程和結果應該成為發展的基礎;生存性要求智能體具有并能管理、維護所有功能運行必需的各種資源,能夠保障正常運行;交互性要求智能體能夠通過交互接受已有的人類智能成果,實現與人類專家、創建團隊及網民的互動,實現自主的商務行為;結構性要求智能體復雜龐大的功能由一個個基礎構件組成,這些構件自身具備自治、自主的特征,在主體的控制下,主導自身的發展;傳承性是一項關系到智能體發展原則的要求,智能體的智能源自人類社會積累的所有文明結晶,智能體的成長在人類提供的基礎和環境中實現;整體性要求的來源基于生物智能的特征,只有大腦功能是人類所有認知能力、行為能力和生存能力的共同支撐,沒有這些能力,大腦智能不可能存在,所以,智能體獨立、自主、自治的各類模塊應該在主體性前提下協調一致發展,而不是各自前行。
左側部分的架構由11個功能體系組成,其必須能夠滿足中間部分和右側部分的所有要求,實現全部功能。這11個功能體系是感知、描述、連接、記憶、學習、處理、交互、任務、資源、生存、控制功能體系。
感知功能體系需要實現五個要求:一是要將所有智能體需要感知的外部對象分配到可感知的感知器上承擔,二是要能夠感知對象內含的場景或上下位,三是要有足夠的功能類型感知所有接收到的外部對象,四是要擁有滿足感知性能要求的足夠多的數量,五是能夠正確地傳送到描述區。
描述功能體系的要求是能將所有來自感知器或其他功能體系行為結果和過程的信息完整、正確地描述為智能體所有部分能理解的表述模式。實際上,智能體擁有的所有信息或記憶單元及相互之間的所有鏈接都是由描述完成的,而不是由外部或其他功能體系直接進入記憶的。因此需要有全局標識和符號體系,要有統一的規則和流程保證描述的全面性和唯一性。
連接功能體系的要求是應連盡連、連得正確、連得可計算。應連盡連不僅指連接智能體擁有的全部信息及其所有關系,還要實現所有功能執行的連接、與外部所有交互的連接。連得正確需要有明確的規則、流程、標識。連得可計算要求功能實現的執行過程通過連接實現計算。
記憶功能體系的核心要求是將智能體擁有的所有信息——知識、經驗、技能、事實、數據等用一種有效的方式組織并管理起來,不僅使智能體所有構成部分能夠理解,而且使任何智能過程或行為所需要的信息,只要在記憶中存在,就能夠全部得到并使用。
學習功能體系要滿足智能體成長需要及以任務執行為代表的各類智能行為的需要。學習功能承擔智能體持續不斷的主動成長的主要責任,要能夠根據智能體記憶和行為現狀做出分析,分析出需要在哪些方面、如何進行學習,要具備記憶所述各類信息的學習能力與方法。
處理功能體系要能夠承擔智能體所有的邏輯處理或含義處理功能,要能夠逐步從人類專家手中將處理的軟件部分接管過來。
交互功能體系要滿足智能體所有與外界交互的軟要求。所謂軟要求,是相對于物理連接這個硬要求來說的,物理連接主要是資源部分的功能。要能夠實現與交互對象可交流的語言、符號、格式的一致性轉換,即從智能體理解的符號和格式系統轉換為社會交互對象,如人、互聯網、專用信息網絡、商業信函格式等使用的體系。
任務功能體系是智能體作為社會責任主體的主要表現,是履行職責、取得報酬、實現智能體經濟可持續的承載體。所以,智能體從一開始就要以承擔有價值的社會崗位為導向(可以是多個崗位、多類崗位),朝著這樣的方向學習、成長、測試。
資源功能體系要能夠滿足智能體全部的資源需求,不管是邏輯的還是物質性的資源,要能夠逐步從人主導轉向智能體自身主導,自己實現管理和維護,直至獲取。
生存功能體系除保證生存資源滿足需求外,還需要保證智能體所有功能體系的正常運行,同樣需要逐步從人類手中將這個功能接管。
控制功能體系最重要的是實現智能體的主體性,要能夠及時把握智能體的生存狀態,能夠持續進行風險分析,要能夠把控風險,并在必要時采取應急處置措施。智能體的控制,既要適應各個組成部分的獨立、自主、自治,這是智能體能夠快速成長、持續發展的基礎,也要能夠實現整個智能體的全局控制,做出全局決策、應對全局風險。智能體的控制從生命周期看,對復制和遺傳能夠做出判斷并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