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吃過早飯,媽媽就到東莊去,臨走說,晚上才能回來。晌午歪了[1],雨來吃了點剩飯,因為看家,不能到外面去,就趴在炕上念他那紅布皮包著的識字課本。
忽然,聽街上咕咚咕咚有人跑,把房子震得好像要搖晃起來。窗戶紙嘩啦嘩啦響。
雨來一骨碌下了炕,把書藏在懷里就往外跑。剛一邁門檻,進來一個人。雨來正撞在這個人的懷里。抬頭一看,是李大叔。李大叔是區上的交通員,常在雨來家落腳。
隨后,聽見日本鬼子唔里哇啦地叫。交通員老李忙把墻角那盛著一半糠皮子的缸搬開。雨來兩眼愣住了,“欸?這是什么時候挖的洞呢?”交通員跳進洞里,說:“把缸搬回原來地方,你就快到別的院里去,對誰也不許說。”
十二歲的雨來拿出吃奶的力氣,才把缸搬回原來的地方。
雨來剛到堂屋,見十幾把雪亮的刺刀從前門進來。他撒腿就往后跑。背后咔啦一聲槍栓響,大聲叫著:
“站住!”
可是雨來沒理他。腳下像踩著風,一直往后院跑。隨著,子彈向他頭頂上嗦嗦地飛來。可是后院沒有門。雨來急出一身冷汗。
靠墻有一棵桃樹,雨來抱著樹就往上爬。鬼子已經追到樹底下,伸手抓住雨來的腳,往下一拉,雨來就掉在地上。鬼子把他兩只胳臂向背后一擰,捆綁起來,推推搡搡回到屋里。
注釋:
[1] 晌午歪了:方言,過了正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