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前 言

一切都要從2013年說起。那一年我本科畢業(yè),在一家外企從事管理培訓生的工作。由于職位的原因,我有機會在8個月時間內在公司的6個重要部門輪崗,由于工作表現(xiàn)和外語水平還不錯,所以由我負責公司從國外引進新技術項目的工作。我在負責新項目的過程中,了解了從基層員工到CEO不同階段的人對一種新事物完全不一樣的看法,這幫助我在短時間內就收獲了豐富的職場經驗,但在這個過程中的頻繁應酬讓我開始質疑自己。

在老板的40歲生日宴會上,公司一位資深的前輩趁著酒意對我說,要想在公司晉升快、發(fā)展好,不僅要學會喝酒,還要會喝不同顏色的酒:色的啤酒、黃酒,紅色的葡萄酒,無色的白酒和綠色的藥酒……邊說邊給我遞來5個裝有不同顏色液體的杯子,并且先喝為敬。我知道,從小酒精過敏的體質并不能成為拒絕的理由,不喝就是不給領導面子。晚上回到公司宿舍,從嘴唇到喉嚨再到胸口,全都是高度酒精帶給身體的灼燒感,身上也產生了過敏反應。我徹夜難眠,品味著領導跟我說的這番話,思考著眼前我努力爭取來的一切,這是不是我發(fā)自內心想要的?

為了找到答案,我開始大量地看書。每個月初發(fā)了工資,第一時間給父母轉一筆生活費后,我會定投一部分基金,剩下的就是用來買書了。為了提高學習效率,我系統(tǒng)地研究了時間管理理論并付諸實踐,將自己每天下班后的時間空出3~5小時用于提升自己并嚴格執(zhí)行。一般的安排是運動1小時,學習專業(yè)知識1小時,閱讀1小時,練習英語1小時,寫作1小時。我原以為如果自己能把工作做好,將自己打理好,身邊的朋友會很羨慕我,會向我請教與成長相關的問題,我會達到工作和生活的平衡,等待我的應該是更好的未來……然而現(xiàn)實并非如此。

當時公司有3名管理培訓生,人事總監(jiān)會帶著我們去吃午飯,以了解我們的工作和生活情況。他問我們下班后會做些什么,我剛想分享時間管理的心得,另外兩名同事輕描淡寫地說:沒什么,就炒炒股,打打游戲,看看NBA唄。逼得我硬生生地把想說的話咽了回去,我意識到自己可能不夠合群。總監(jiān)看我沒說話,就拍著我的肩膀說:“Kyle,你怎么不說?不過沒關系,反正我是不相信你們下班后會看書學習的,我知道那樣對你們來說太難了。”然后他又說:“我知道你們都挺上進的,但是在公司工作不要心急,能在7年內做到經理已經是最快的速度了,一般人都花了十多年時間。你們就不要想著能在一線城市買房了,因為我也買不起。”那天我們4個人吃的是蝦蟹鴛鴦鍋,但食物的美味卻掩蓋不了我內心的五味雜陳。我終于得到了答案,原來我跟他們不一樣,他們不理解我。我不屬于這里,我只能離開。

2014年是我?guī)缀趺刻於紙猿謺r間管理的一年。年底的時候,我將這一年1000小時的時間記錄寫成了一篇文章《當你下班時,你需要忙些什么?》發(fā)在豆瓣上。我想在網絡世界里找到理解自己的人、找到同類,也算是給自己一個交代。我的高中同學是《城市畫報》的忠實讀者,畢業(yè)后已經很多年沒有聯(lián)系了,因為她在《城市畫報》的公眾號頭條看到了這篇文章,署名是Kyle,閱讀量超過10萬次,于是她問我這篇文章是不是我寫的。這讓我們再次聯(lián)系上對方,這也是我第一次意識到新媒體的神奇力量。后來事情的發(fā)展的確出乎我的意料,文章發(fā)出后的半個月內,我收到了上百名讀者的郵件,豆瓣吸引了上萬人關注,還有幾百個新媒體賬號找我授權轉載這篇文章,于是誕生了多篇閱讀量超10萬的文章。我的作品成了那幾個月全網的爆款,總計閱讀量應該是千萬級別。這件事給了我很大的鼓舞,原來自己的努力能得到很多人的認同和共鳴,這和我之前所處的環(huán)境完全不一樣,太奇妙了!這為我后來從事新媒體行業(yè)埋下了一顆種子。

大部分讀者發(fā)來的都是求助郵件,當我認真回復完后,大部分卻沒有了下文,更不知道有沒有后續(xù)的行動。這讓我很沮喪,不確定自己是不是真的能幫到他人。就在此時我收到了一封特別的郵件。

我迫切地希望離開當下的環(huán)境,卻沒有想好去哪里。換另外一份工作?像大學一樣折騰一點小生意,靠小聰明混兩口飯吃?還是聽父母的話回家?guī)兔ΓC明自己無法自食其力?這些對于我而言都不是好的選擇。文章的意外走紅讓我見識到互聯(lián)網的神奇力量,也讓我對這個行業(yè)充滿了好奇與好感。而來自互聯(lián)網行業(yè)的這位讀者,給了我對未來的希望,哪怕只有一點點。

第二天,我們約在廣州天河城吃廣式茶點。我們從哲學聊到了互聯(lián)網趨勢,從三觀聊到了時間管理,最后還與對方分享了自己覺得最好的書單。她是浙大的學霸,畢業(yè)后放棄國外深造的機會到鄉(xiāng)村支教,隨后回杭州創(chuàng)業(yè),她的設計公司已經拿到了千萬元融資。她退出原來的公司后,來到廣州打算二次創(chuàng)業(yè),我算是她在廣州認識的第一個朋友。當天晚上回到家,我將我們聊天的內容整理成筆記,給她回復了郵件,內心不禁感嘆:“真希望多認識幾個這樣的朋友。”

后來我們陸續(xù)見過幾次面,每次都是在交流書單的完成情況和對最新趨勢的一些看法,我更多是一個傾聽者和執(zhí)行者。我就像一塊無限吸收的海綿,她講的每件事我都牢記于心,并且高效地執(zhí)行,以期下次見面交流成果。她是我見到的同齡人中特別優(yōu)秀卻又很樂于分享的人,我很珍惜這種亦師亦友的關系。

2015年,我迎來了人生中的重要轉折點。我離開了原來的公司,打算換個賽道重新開始。當時我對互聯(lián)網行業(yè)躍躍欲試,但是我沒有任何相關經驗,也不知道從事什么職業(yè)適合自己,擔心瞎折騰幾年,自己也就徹底廢了。有一天晚上,這位朋友給我發(fā)來了微信,她決定二次互聯(lián)網創(chuàng)業(yè),邀請我加入她的初創(chuàng)團隊。父母覺得是騙局,這種好事怎么可能落到我的頭上,畢竟我只是一個比大多數人勤奮一點的普通年輕人而已。

我父母一直以來都是謹慎派。我第一次跟網友見面的時候,我爸生怕我被別人騙了,還想跟著我一起去飯店,后來被我拒絕了才沒有跟著來。當父母知道我打算創(chuàng)業(yè),而且是跟陌生人在一起做互聯(lián)網時,他們極力反對。我跟他們說:“真的,這可能是我進入互聯(lián)網行業(yè)的唯一也是最好的機會了,哪怕失敗我也認了,但如果你們不讓我嘗試,我一定會后悔的。”也許是說這番話時我的眼睛泛著淚光,也許是我的堅持改變了他們的看法,后來我媽對我說:“孩子,你去闖吧,失敗了也不要緊,你還有家。”這句話給了我戰(zhàn)勝一切的力量。

我花了15分鐘,做了這個改變我人生的重要決定,答應這位朋友進入互聯(lián)網創(chuàng)業(yè)公司,成為合伙人。很多人將這個機會稱為運氣,其實運氣的背后是接近3年的積累,是海量的輸入和輸出,是從不間斷的每日精進,是念念不忘必有回響。

2015年,我們4個人撐起了一家公司:CEO負責戰(zhàn)略和融資;一位有10年互聯(lián)網經驗、來自微信的前輩負責產品和設計;一位采訪過多位中外大咖、有豐富媒體經驗的朋友負責內容;而我負責運營和一些其他的事情。

團隊優(yōu)秀不代表你也優(yōu)秀,我逐漸意識到自己和優(yōu)秀伙伴們的巨大差距。不想被落下?那就比其他人勤奮幾倍吧!

為此我執(zhí)行了一個“瘋狂”的時間管理計劃:

創(chuàng)業(yè)的前半年,由于融資還沒有到位,公司暫時沒有進賬。我們的辦公室用的是投資人的場地,每個人都在花自己的積蓄,但艱苦的條件并沒有消磨我們幾個人全情投入的創(chuàng)業(yè)熱情。有的時候,我們會去附近的餐廳一起吃飯,吃完就現(xiàn)場開會,一起聊公司的發(fā)展方向,連午覺都不睡,下午回去直接實踐;有的時候,我半夜睡不著時涌現(xiàn)一個有價值的靈感,因為怕忘記,會立刻記錄下來發(fā)到群里,10分鐘左右就會收到其他幾個人留下的幾百字長的回復,最后還有“早點睡”三個字。那個時候不知道未來會怎樣,但每一天都帶著希望開啟和結束。

公司第一個20萬元的收入來自付費社群的靈感,那時我們參加過一些線下游學私塾項目,在幾個城市完成了不同模塊的學習,還收獲了一個高質量的圈子。我們在知乎和豆瓣上也有一些影響力,所以我們決定做一個屬于我們自己的游學私塾項目,CEO負責內容,我來負責總體運營。一切都比想象中順利,這個項目從構思到實施大概花了1周,有40個人報名,最后付費的有20人,每人收費1萬元,6個月在6個城市一起學習4個模塊的知識。我們做完這個項目的半年后,“知識付費”這個詞才開始出現(xiàn),這也給我后面做知識付費埋下了伏筆。

后來公司拿到了一筆7位數的融資,我們終于擁有了獨立的辦公室,團隊也順理成章擴張到了10人,其中一半人有海歸背景,一半人是研究生畢業(yè)。同時,我們也面臨著公司發(fā)展的拐點:究竟是做一家值錢的公司,還是做一家賺錢的公司?公司和投資人希望先做值錢的事情,燒錢做App平臺,拿更高的估值,賺錢不著急。商人家庭出身的我,直覺上認為正向現(xiàn)金流更重要,應該先保證公司的存活,再考慮發(fā)展。內容變現(xiàn)有流量獲取和變現(xiàn)的雙重紅利,現(xiàn)在是最好的時機。

如果做知識付費,我能替公司創(chuàng)造更多的價值,當時的我們屬于最早一批走通知識付費用戶增長和變現(xiàn)的公司。而在做App平臺拿融資的模式中,我感覺我能幫到團隊的地方只會越來越少,我的處境也會很尷尬。因此,在公司熬過了資本寒冬、融資到賬后,我向CEO請辭。

這一年多的時間里,我已經用最快的速度往前沖;也許方式不對,速度還不夠快。對于我而言,我只想保留這段創(chuàng)業(yè)經歷的美好;第一個加入團隊,第一個離開,也算是急流勇退吧。

為什么我更看好基于新媒體的知識付費呢?

我在2015年9月注冊了“選擇自己”。這個公眾號的名字來自我很喜歡的一本創(chuàng)業(yè)書Choose Yourself,書里的主人公詹姆斯·阿爾圖切爾(James Altucher)是一個連續(xù)創(chuàng)業(yè)者,他創(chuàng)業(yè)成功過,也失敗過很多次。他寫過很多書,有自己的博客和采訪名人的脫口秀。我也想和他一樣做一個優(yōu)秀的創(chuàng)業(yè)者,影響更多的人。我當時組織了幾個“選擇自己”的社群,給大家做分享。后來我分享的內容講完了,我就請我的老師們來講課,提供優(yōu)質的信息源給我的讀者,結果公眾號很輕松地增長了幾千用戶,而且他們還很愿意為老師付費,認同度也很高。

2016年是公認的知識付費元年,和家人在澳大利亞度過一個漫長的春節(jié)后,我決定二次創(chuàng)業(yè)。當時我在家中的房間里待了一個月,組織了線上團隊,請幾個老師做個人成長的分享和課程,同時還在更新原創(chuàng)文章,結果一個月就增長了10萬用戶。因為免費報名的人太多,我怕服務不過來,就干脆組織了第一期時間管理訓練營,我講3節(jié)課,收費99元,結果竟然有400人報名,上完課之后的口碑還特別好,那時是真正的紅利期。我的直覺告訴我,這個需求是可以被放大的。

2016—2018年,是我坐上“火箭”的3年。

這3年,從默默無聞到打造了全網千萬用戶新媒體矩陣。

這3年,從知識付費領域的無名之輩到跟700多個老師合作,打造了多個100萬元銷售額的爆款課程,我們的平臺“一起聽課星球”也成為知識付費領域的知名品牌。

這3年,從3平方米的辦公室搬到了超甲級寫字樓500平方米的辦公室。

這3年,從一個人到領導一支近百人的團隊,每個成員都越來越閃亮,能夠獨當一面。

有人會埋怨自己出身不好,天生就是一副爛牌,沒有辦法改變。我認為每個人都有機會選擇更好版本的自己,因為我就是他們身邊的例子和榜樣。在故事的開始,我拿著一副很普通的牌,每走一步都是靠自己去爭取機會,至少每一步靠的都是自己的選擇和努力。雖然現(xiàn)在的我并沒有取得多大的成績,但的確鼓舞了很多年輕人,讓更多的人成長、變好,也許這就是我寫這本書的初衷吧!

Kyle

2020年1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门源| 璧山县| 乐昌市| 祁门县| 海淀区| 安康市| 依兰县| 新泰市| 寻甸| 长泰县| 津南区| 勃利县| 盐边县| 金湖县| 香格里拉县| 额济纳旗| 那坡县| 洪雅县| 华安县| 广灵县| 普陀区| 扶余县| 紫金县| 宁安市| 罗甸县| 阿拉善盟| 栾川县| 尉犁县| 思茅市| 靖州| 合肥市| 隆子县| 布尔津县| 峨眉山市| 嵩明县| 涿鹿县| 白水县| 浦东新区| 涿鹿县| 多伦县| 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