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節 淝水之戰和北方分裂
北方的苻秦,雖然盛強;南方的東晉,形勢卻也變了。這是為什么?從謝安秉政之后,就叫他的侄兒子玄駐扎廣陵。謝玄募了一支精兵,號為“北府兵”。統帶這一支兵的人,名喚劉牢之,也是一個戰將。
苻堅的伐晉,所靠的就是兵多。既然“多而不精”,就一定“多而不整”,這本是兵家所忌的。當時他的大軍,還沒有到齊,前鋒就給劉牢之打敗。南軍的戰氣已經加倍。謝玄等遣使請戰,苻堅要放他渡水,“半渡而擊之”。誰知自己的兵,多而不整,一退不可復止。給晉兵殺得大敗虧輸。這種戰事的始末,本書限于篇幅,不能詳敘。欲知其詳,參考《通鑒紀事本末》最便。其余的戰役仿此。
苻堅盛強的時候,北方的羌人和鮮卑人等,本是被他硬壓服的,并不是心服。然而苻堅卻待他們甚厚,而且措置之間,似于本族反疏。當時勸他的人很多,他都不聽。這也有個緣故,氐本是個小族,若要專靠了幾個本族人,而排斥異族,如何能站得住呢?這也是苻堅眼光遠大之處。然而一朝敗北,向來“力屈而非心服”的人,就如雨余春筍,一時怒發了。于是:
慕容垂據中山,如今直隸的定縣。為后燕。
慕容永據長子,如今山西的長子縣。為西燕。
姚萇據長安,為后秦。
呂光據姑臧,如今甘肅的武威縣。為后涼。呂光,潞陽氐人。苻堅的驃騎將軍。替苻堅討平西域的。
乞伏國仁據隴右,為西秦。居勇士川,在如今甘肅金縣的東北。乞伏乾歸徙苑川,在如今甘肅靖遠縣的西南。
苻堅先為西燕所攻,棄長安,奔五將山。在陜西岐山縣東北。后來被姚萇捉到,殺掉。他的兒子丕,鎮守鄴城,為慕容垂所逼,逃到晉陽,自立。和慕容永打仗,敗死。苻堅的族子登,自立于南安。如今甘肅的平涼縣。和后秦相攻,前一五九一年,給姚萇的兒子姚興殺掉。兒子崇,逃到湟中,給乞伏乾歸殺掉。于是前秦滅亡。

黃楊木雕東山報捷圖筆筒 清
此筆筒分為兩部分,取材于歷史上著名的秦晉淝水之戰。在高立的山崖下,古松成蔭,樹下謝安正與一位老者專心對弈,三位侍女持玉如意竊竊私語,一位侍童在峭壁邊端盤而立。清溪高山古樹之間,軍使奔馳,舉旗報捷,勝利之情洋溢在眉宇間。
前秦滅亡這一年,慕容垂也滅掉西燕,并幽、冀、并三州,又南定青、徐、兗三州。后秦也攻破洛陽。并有淮漢以北,又破降乞伏乾歸。并稱為北方大國。然而拓跋氏和赫連氏,也就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