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一種心態面對生活,將看見另一種風景
一位偉大的音樂家說,沒有什么東西比演奏一件失調的樂器,或是與那些沒有好聲調的人一起演唱,更能迅速地破壞聽覺的敏感性,更能迅速地降低一個人的樂感和音樂水準的了。在人生這首大交響樂中,你使用的是哪種樂器,無論它是提琴還是鋼琴,這些都無關緊要,但是,在沒有使這些“樂器”定調的情況下,你不能在你的聽眾——世人面前開始演奏你的人生交響樂。
無論你干什么事情,都不要玩得走樣,都不要唱得走調或工作失調,更不要讓你失調的樂器弄壞了耳朵和鑒賞力。即使是波蘭著名鋼琴家、作曲家帕代萊夫斯基那樣的人,也不可能在一架失調的鋼琴上奏出和諧、精妙的樂章。而一個陽光的人就如一個偉大的音樂家,善用生命中的各種“樂器”,就能奏出心中自由與和諧的樂章。
心靈的自由與和諧相當重要,心理失調對一個人的生活質量來說是致命的。那些極具毀滅性的情感,比如擔憂、焦慮、仇恨、忌妒、憤怒、貪婪、自私等,都是生活的致命敵人。一個人受到這些情感的困擾時,他就不可能將他的生活處理好,這就好像具有精密機械裝置的一塊手表,如果其軸承發生摩擦就走不準一樣。而要使這塊表走得很準,那就必須精心地調整它。每一個齒輪、每一個輪牙、每一根軸承都必須運轉良好,因為任何一個缺陷、任何一個麻煩導致任何地方出現了摩擦,都將使手表無法走得很準時。人體這架機器要比最精密的手表更加精密,在開始一天的生活之前,人也需要調整,也需要保持心靈非常和諧的狀態。
人類對于自然的征服可以說達到了頂峰,然而我們的內心卻陷入了一種從來沒有過的惶恐之中。因為現代人已經再也找不到哪怕是片刻的寧靜和從容,而且,伴隨著人們物質欲望的日益膨脹,人類社會也出現了看上去無法解決的一些問題。這就更加劇了人們的惶恐和不安,人們在努力尋找,企圖尋找到彼岸。
對于生活,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要求和理解。同樣的境遇,有些人覺得是天堂,而有些人卻覺得是地獄。
一個農夫躺在麥草垛里呼呼大睡,一個讀書人見了,可能會覺得那個農夫非常不幸,家里沒有地方躺,只好將就在這里湊合一下。
但那個農夫自己未必這樣看,他會覺得,自己在這里呼呼大睡,說明自己無憂無慮,妻賢子孝,又無衣食之憂,這不是天堂是什么?
而這個讀書人呢,有好衣服穿,有可口的飯吃,還有圣賢書可讀,照農夫對生活的標準,應該是非常幸福的了。

可是,那個書生不一定這樣看,因為他覺得這些還不夠,要讀書,得有紅袖添香才好夜讀書,那才是真正的幸福生活。
所以說,對于生活以及幸福,人們從來都有著不同的衡量標準。人們對于生活的要求是無止境的,甚至人對物質的追求也是無止境的,但是這些東西最終帶給我們的是患得患失的憂慮、壓力和令人疲憊不堪的混亂情緒。
與我們內心的東西以及需求相比,外界的一切都是微不足道的,甚至是完全可以忽略不計的。因為我們對于生活的感受其實比生活本身更重要。
很多人都在緊張地忙碌著,卻不知道自己是為什么而忙碌,或許是擔心在競爭的壓力下我們失去了內心的安全感,于是,就產生了無事可做的恐懼感,人們才急急忙忙地找事情做。
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能使一個思想狀況不佳的人煩惱不已,但是根本無法影響一個心靈陽光的人。即使是出了大事,即使是恐慌、危機、失敗、火災、失去財物或朋友,以及各種各樣的災難,都不可能使他的心理失去平衡,因為他找到了自己生命的支點——心靈自由與和諧,因此他再也不會在希望和絕望之間搖擺。
換一種心態面對生活,改變一下自己,我們也許就會找到生活的幸福和快樂。學會享受生活,經營心靈的自由與和諧,你就能夠感受生命的偉大與自豪。
——馬斯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