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性的形成與表達
我們通過父母基因遺傳到的特征決定了我們的主要人格,但是人格中的一個重要構成部分——個性,是在我們成長過程中形成的。在這個過程中,他人的幫助可能會起到重要作用。我們逐漸形成對各種事物的看法,并且學會通過言語和行為表達自身。
馬斯洛認為,人們生活的目標是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潛能。作為個人,為自己設定目標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達成這些目標的過程中,人們最大限度地開發自己的潛力,成為獨特的個體。
他人的個性,即他人的觀點與信念和你自己的個性同等重要,對這一點的認識也是個性的一個重要方面。你不能將自己的觀點和信念強加于人,正如你不希望別人將他的觀念強加于你一樣。

個性形成
個性不等同于標榜自己與眾不同,它意味著成熟的是非價值觀念,在必要的情況下你應當維護它。
我們的觀點很容易受到他人的影響,因此很難堅持表達自己的信念。當你自己的信念和大多數人不同時,情況更是如此。社會壓力可能會成為我們發展自己個性的阻力。你可能在社會壓力面前改變了自己的行為,盡管這樣的行為違背了你自己的信念。例如,在上學時,你可能和別人一起取笑某個同學,盡管你知道這樣做很刻薄。
書中介紹群體行為的章節描繪了我們是如何尋求群體的認同。我們常常為了得到群體中其他成員的認同而放棄了自己的想法,轉而接受群體的觀念。有關實驗數據表明,只有少于30%的人愿意支持一個不被大多數人接受的觀點,其中包括阿希經典實驗(詳見本頁)。
有些父母也會給自己的孩子施加這樣的壓力,比如,他們希望孩子將來從事某種特定的職業。但是,如果我們只是為了滿足他人的期望而努力,我們就很難發現自己的個人優勢。在我們的青春期,雖然有的時候自己的觀點會和父母或同齡人的不同,但我們仍然要培養獨立思考的意識,樹立個人正確的價值觀,設定好自己的人生目標。
我們應當自信,遇到問題時能夠打破思維慣性,面對社會壓力時毫不退縮,這樣我們才能建立自己的信念,發現自身的優勢。

⊙⊙個人風格
有個性的人樂于展現自我,所以他們的著裝往往與眾不同。不過大多數人的著裝并不能反映他們的個性,因為人們選擇某種服飾多數是為了向周圍的人傳達某種信息,他們往往是為了符合集體規范、為了在人群中脫穎而出或者為了給別人留下特別的印象。
測驗線

刺激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