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常生活中的思維導圖:每天都用得上的思維工具
- 白虹
- 870字
- 2020-09-27 14:37:09
第四節 吃魚,健康生活每一天
古往今來,國人非常注意食補,素有“藥補不如食補”之說。早在《素問》中就有“谷肉果菜,食養盡之”的說法。補養食品在于精選,在補養食品繁多的種類中,其榜首莫過于魚。
魚,不僅是美味佳肴,而且是美容、食療的上品,常食魚有益于身體健康。
DHA活化腦細胞
魚類含有豐富的DHA(二十二碳六烯酸,俗稱“腦黃金”)。DHA可以使大腦細胞的分子構造變得更為柔軟而有彈性,可以大幅提高內部信息(腦波等)傳導的速度,也就是可以讓腦部神經的傳導更為靈活,人就變得更聰明了。
EPA抑制癌細胞
雖然大家對DHA已耳熟能詳,而對EPA(二十碳五烯酸)還是相當的陌生,但是EPA卻有抑制癌細胞擴散的重要功能。
魚肉是心臟保護神
在魚肉的營養成分之中,有一種成分對人體也相當的重要,那就是愈吃愈苗條的不飽和脂肪酸。不飽和脂肪酸,可以減少血液中的膽固醇濃度,是心臟、血管的保護神。
減緩骨質疏松癥
骨質疏松癥是現代女性產后的最大困擾,然而,在魚類的骨頭(包含魚刺)之中,卻有含量極為豐富的優良鈣質,配合魚肉中所含的維生素D(可以幫助鈣質吸收),是人類補充鈣質的最佳來源。
降低阿爾茨海默病風險
法國研究人員對1674名老人進行了為期2年、5年、7年飲食情況的隨訪,結果顯示,每周至少吃一次魚或海產品的老人患阿爾茨海默病的危險會明顯降低。
魚的確是個好東西,味道好,營養又好,還有那么好的保健功效。但是魚的烹調也是有講究的。
烹調鮮魚最好的方法是:煮、蒸、嫩煎、微波加熱,這樣Ω-3脂肪酸(DHA和EPA)會最大限度地保留。如用煮的方法則應連湯飲用,Ω-3脂肪酸就不會損失。
用油炸魚的做法不值得提倡,因為在炸魚的過程中,50%~60%的Ω-3脂肪酸會喪失掉,而且油中含有的亞油酸會被魚吸收,亞油酸在體內轉化為前列腺素E2,如攝取過量易引發癌癥。
燒魚的時間不宜過長,否則Ω-3脂肪酸也會受損。燒焦或烤焦的魚的焦煳部分一定不可食用,因會產生強致癌物質。
還要注意的是,有資料稱,致癌物質最常存在于魚皮中,所以該資料建議最好不要吃魚皮。也有資料稱,魚腹腔內壁有一層黑膜,是魚腹中各種有害物質的淀積層,因此,在剖魚洗魚時,應該清除其中的黑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