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戴安娜——永遠的英格蘭玫瑰

中文名:戴安娜·弗蘭西斯·斯賓塞

外文名:Diana Frances Spencer

別名:戴安娜

國籍:英國

出生地:英國諾福克

出生時間:1961年7月1日

逝世時間:1997年8月31日

職業:王妃

她是一場空前絕后的世紀婚禮的主角,她還是個溫柔體貼的母親。她熱衷慈善,引領時尚。盡管丈夫的心已經另有所屬,可戴安娜王妃卻并沒有表現得像個怨婦一樣。她不悲不怨,堅持走自己的路,由內而外都散發著一種別人無法模仿、無以抵擋的魅力。然而,1997年的那場意外,卻讓戴安娜王妃香消玉殞,也讓后世對她的一生充滿了形形色色的猜測。

貴族也有不完美的童年

戴安娜,全名戴安娜·弗蘭西斯,1961年7月1日出生于英國諾福克,她是愛德華·斯賓塞伯爵的小女兒。按說,出生于貴族家庭的戴安娜本應該有著無憂無慮的童年。但是,家族的顯赫、祖蔭的濃郁,對于幼小的戴安娜而言,與其說是無憂無慮,倒不如說是飽受驚嚇。

戴安娜的童年徘徊在兩處對比鮮明的處所之間。一個是童年故居公園屋,那是一個舒適溫馨的家。在樹木的掩映中,公園屋的10間睡房、大大的停車庫、室外游泳池、網球場和板球場,都令這個可愛的小女孩滿臉蕩漾著無邪的笑容。公園屋里包括廚子、管家、私人家庭女教師在內的六個全職仆從,平時就由這六個人來服侍戴安娜一家六口。

戴安娜的睡房在一樓,每天,當小戴安娜將目光伸向窗外時,都可以看到開闊的原野與疏朗的草原拼圖般地毗連相嵌,到處都有青松、白樺、紫杉點綴其間,還有吃草的牛兒,竄來竄去的兔子和狐貍,各種小動物與那片綠意盎然的森林相映成趣。溫暖的海風從6英里外的諾福克海岸徐徐吹來,稀薄的水汽打在臉上,令人感到十分愜意。

另一個住所是祖父居住的奧索普大屋,小戴安娜覺得每次去那兒,都像是前往地獄一般驚悚可怖——令人毛骨悚然的陰暗角落、靜窈幽深的走廊、掛滿祖先畫像的冰冷墻壁……那些畫像中的面孔經常會出現在小戴安娜的噩夢里,他們傲慢冰冷的目光總是如影隨形地緊跟在她的身后。對小戴安娜而言,與其說那里是祖屋,倒不如說是陰氣森森、華美壯觀的博物館。

不過,無論身處哪個屋子,小戴安娜的周圍也都是和王室關系密切的親朋好友。這種與生俱來的高貴和優越,自然而然地構成了一個門當戶對的社交圈子。不過,這些令無數成年人垂涎三尺、孜孜以求的身份、地位卻讓孩子們覺得索然無味。斯賓塞家與王室間的走動并不頻繁,也許有人認為得到皇室的邀請是無上的榮光,可孩子們仍對參觀女王冬令行宮之類的邀請感到害怕。

小戴安娜覺得女王的私人府邸桑君漢古里古怪,讓人感覺既不舒服,也不自在。為了不去女王府邸,小戴安娜幾乎用盡了渾身解數。有一次,她甚至踢打尖叫,任憑家人和仆從怎么哄她都堅決不肯前往。最后,還是父親的話起了作用,他鄭重其事地對戴安娜說:“不與別的孩子一起玩,是非常沒有教養的行為,你若想做個沒有教養的小女孩,就請繼續吧!”小戴安娜這才忍住哭泣,安靜了下來。

戴安娜的父親需要一個能繼承自己爵位的兒子,而現實卻未能如愿。戴安娜的母親一連生下的幾個都是女孩。這不免會引來時人的猜疑和恥笑,大家甚至調侃說戴安娜的母親得了一種不能生育男孩的怪病。為此,戴安娜的母親接受了各種檢查并參加了種種宗教活動。母親的努力沒有白費,在戴安娜3歲時,一個男孩出生了。

然而,長期以來的巨大精神壓力和備受歧視所造成的傷害,早已壓垮了戴安娜的母親,婚姻的危機也山雨欲來般地令家庭蒙上了陰影。這樣的貴族生活曾令年輕的子爵夫人無限向往,而今卻只剩下無盡的沉悶與痛苦。1969年4月,戴安娜的父母正式離婚,母親因此失去了戴安娜及其弟弟的撫養權。

父親很快便續娶了另一個女人,可是戴安娜并不喜歡這個后母,她為此感到十分苦惱。但在日常生活中,戴安娜并沒有將這種不安的情緒表現出來,她依舊打扮得像個小公主一樣,自顧自地做著游戲。她有時蹬著自己那輛小小的藍色三輪車,在家里跑來跑去;有時用嬰兒車推著玩具娃娃,在自己的世界里自娛自樂;有時她還幫小弟弟查爾斯穿衣戴帽,并給床上的那些毛公仔鋪床蓋被。

要知道,離婚在那個年代并不是什么讓人臉上有光的事。父母的離異讓戴安娜和弟弟成了學校里絕無僅有的另類,這把他們與其他小朋友從根本上區別開來。在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學校里的老師正像往常一樣教孩子們繪畫。大家都開開心心地在自己的畫板上涂涂抹抹,不知為何,戴安娜卻突然傷心地哭了起來。同學們全都用驚訝的眼光盯著她,只見她在畫的每一幅畫都寫了一句“獻給媽咪和爹地”。可見,父母離異這件事,早已對小戴安娜幼小的心靈造成了難以磨滅的傷害。

每到周末,是戴安娜和弟弟最高興的時間,因為他們可以去倫敦與母親相聚。在隨從的陪同下,姐弟兩人坐火車從諾福克出發,母親則會在利物浦街車站等著他們。他們要經過漫長的等待與想念,才能匆匆地見上一面,這種滋味并不好受。而對戴安娜來說,盡管只能是短暫的相聚,但這種期盼對她和弟弟而言確實是甜蜜的。

戴安娜對身邊的人都很友愛,她樂于助人,還喜歡各種小動物。可就是這樣一個人見人愛的小女孩,學習成績卻叫人不敢恭維。稍有難度的問題,就會讓戴安娜陷入苦思。在戴安娜9歲那年,父親把她送到離公園屋有兩小時車程的一所寄宿制學校,這件事情讓戴安娜有了一種強烈的被棄感。

在宿舍里,她仍然會和朋友們說說笑笑,而且還熱心參加學校的各種活動。但充實的生活卻治愈不了戴安娜那顆受傷的心,她總是與人保持著距離。也許冥冥之中她已知道,自己終有一天會走出一條與眾不同的人生道路。

非比尋常的羅曼史

戴安娜是英國王儲、威爾士親王查爾斯的第一任妻子,是威廉王子和哈利王子的親生母親。與查爾斯王子的婚姻,使戴安娜成為全世界最受矚目的王妃。

戴安娜與查爾斯王子是在一場聚會中相識的。當時戴安娜身穿格子襯衣、燈芯絨褲,腳上穿著惠靈頓長靴,披著姐姐的皮褸,打扮得不倫不類、形象怪異。可戴安娜并不在乎,因為她知道姐姐莎拉才是聚會的女主角,自己根本無足輕重。

那時,查爾斯王子還是姐姐的男友。姐姐莎拉與查爾斯王子相識于1977年夏天的皇家雅士閣賽馬社交活動,他們親密交往長達9個月之久。媒體曾一度認為莎拉很有可能成為英國未來的王后,但由于她太過招搖,總喜歡拋頭露面,而這不是王室成員的女友應有的風范。就這樣,她與查爾斯的關系漸漸冷淡下來。

斯賓塞家族為了歡迎王子的到來,舉辦了盛大的舞會。在滿堂觥籌交錯的紳士淑女中,尚未褪去嬰兒肥的戴安娜,身型微胖、不施脂粉,可以說是毫不起眼。但她卻給查爾斯王子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他覺得,“這個16歲的小姑娘活潑有趣,很招人喜歡”。

之后,查爾斯王子想請戴安娜帶他參觀家中那條115英尺長的藝術品陳列廊,那里有全歐洲最好的私人藝術藏品。可莎拉表示應該由自己做向導,戴安娜聽到后馬上識趣地走開了。那時的她根本沒有多想,生活是這么多姿多彩,在她看來,自由自在的單身貴族日子不過才剛剛開始。

后來,莎拉受邀出席1978年11月于白金漢宮舉辦的查爾斯王子30歲的生日晚會。讓莎拉大吃一驚的是,小妹妹戴安娜居然也在被請之列——終于,“辛德瑞拉”(灰姑娘)由幕后走到臺前了。

從那以后,戴安娜和查爾斯王子的關系越來越親密。他們開始在美麗的湖畔約會,愉快地聊天,甚至熱情地親吻。對此,戴安娜感到十分愜意和自豪,她心中的愛意已然萌發。

有一次,查爾斯正在瑞士滑雪,他在電話中告訴戴安娜,等他回來后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問她。戴安娜預感到一個重大時刻就要到來了。那天,她和女友們一直聊到深夜。

1981年2月,度假回來的查爾斯約戴安娜在溫莎堡見面。在訴說了自己的相思之情后,查爾斯便直截了當地向戴安娜求婚,戴安娜毫不扭捏地答應了他的求婚。

兩天后,戴安娜與母親和繼父一同前往澳大利亞度假,享受最后幾天寧靜的平民生活。1981年2月,在戴安娜與查爾斯正式宣布訂婚的前一天晚上,戴安娜收拾好行裝,告別了伙伴們,告別了考勒赫恩60號。在一位全副武裝的蘇格蘭場警長的護送下,踏上了進宮之路。

這位警長看著不滿20歲的戴安娜,看著她那張孩子般天真無邪的臉龐,看著她臉上流露出的對未來生活的憧憬,便忍不住說:“你要知道,這是你生活中最后的自由,別忙著走,再好好享受一下吧。”警長的好心提醒,使戴安娜的心里莫名其妙地痛了一下。

也許,此時此刻,她才真正意識到,自己已經失去的和即將開始的生活有著一個最大的區別——自由。一入宮門深似海,要想融入一個圈子,就必須遵守那個圈子的規矩,雖然這些讓小戴安娜有些害怕,但想到查爾斯王子,戴安娜的心情又馬上恢復了平靜。這一切,來得是那么突然,卻也來得那么驚喜。

空前絕后的世界婚禮

1981年7月29日,籌備了6個月的神秘婚禮,終于還是揭開了它神秘的面紗。那天,查爾斯王子和戴安娜王妃在圣保羅教堂舉行了他們的世紀婚禮,共有2650位賓客被邀請。英國廣播電視公司(BBC)用了30多種語言向全世界轉播了婚禮的盛況,全世界十多億觀眾沉浸在這童話般的愛情中。

喧鬧的倫敦城內,所有教堂的鐘聲在上午9時一同響起,服飾鮮艷的英國皇家騎兵儀仗隊護送著王室的婚禮車隊緩緩駛向教堂,沿途是上百萬歡呼不已的民眾。他們拿著美麗的鮮花,舉著王子和王妃的照片,口中高喊著美好的祝福,所有人都像過節一樣喜氣洋洋、歡天喜地。

皇室成員于上午10時離開白金漢宮前往婚禮現場,查爾斯王子龐大的游行馬車隊走在最后。當他們抵達圣保羅大教堂后,查爾斯王子身著海軍指揮官的漂亮制服,前胸斜挎著一條藍色的裝飾性肩帶,看上去英俊迷人、風流倜儻。他的兩側是安德魯王子和愛德華王子,整齊的海軍部艦隊司令走在查爾斯王子前面。

上午11時整,戴安娜戴著炫亮奪目的鉆石皇冠,拖著長長的潔白婚紗,和她的父親愛德華·斯賓塞坐著喬治五世1910年于加冕典禮上用過的“玻璃”馬車,在人們的真摯祝福聲中來到大教堂。緊接著,最重要的一刻終于到來,戴安娜的父親將年僅20歲的女兒的纖纖玉手交到了查爾斯王子的手中。

宣誓之后,王子和王妃一起走下鋪著紅地毯的走廊。在乘上敞篷馬車返回皇宮前,他們雙雙站在教堂的臺階上向人群揮手致意,之后,又踏上分頂式敞篷四輪馬車開始了他們的蜜月之旅。可是,沉浸在喜悅之中的戴安娜怎么也想不到,如此大張旗鼓將她娶進家門的丈夫,日后能給她的婚姻生活,竟也像這場婚禮一樣,空有一個華麗、璀璨的外殼。

婚后生活不如那般美好

說是兩人的蜜月,倒不如說是查爾斯一個人來度假了。他帶著整套釣魚工具和半打哲學書,與戴安娜登上“布里塔尼亞”號皇家游艇,開始了長達20多天的地中海蜜月之行。

在整個行程中,戴安娜只是一個玩伴,查爾斯一天到晚做著自己計劃好的事,而戴安娜只需要在一切方面無條件地遷就他。“適應新角色”只是戴安娜一個人的事,查爾斯才不會費神為任何人改變他原有的生活方式。戴安娜這時仿佛已經意識到,自己已經進入了一個牢籠,而且這個牢籠里只有自己。

如果說美好愛情的破滅讓戴安娜對婚姻產生了懷疑,那么,戴安娜和查爾斯的婚姻生活則因為一個叫卡米拉的女人而走向了無法挽回的地步。有一次,卡米拉的照片從查爾斯的日記本中掉了出來。還有一次,在招待埃及總統和夫人的晚宴上,查爾斯戴了一副別致的新袖扣,扣子的形狀是兩個糾纏在一起的“C”,戴安娜詢問時,查爾斯直言不諱地說,這是他的情人卡米拉送給他的。這兩件事情讓初為人婦的戴安娜感到無比地恐懼和傷心,而查爾斯卻絲毫不在意,在他眼里,戴安娜只是個沒有主見的孩子,理應唯他馬首是瞻。

從之前查爾斯給情婦的信件可以得知,查爾斯之所以選擇讓戴安娜成為自己的王妃,并不是像戴安娜以為的那樣,是愛情使然。而是因為查爾斯作為一個王儲、一個未來的國王,也肩負著生兒育女、傳宗接代的責任,而這個責任需要一個王妃來完成。于是,他隨意地選擇了一個門當戶對、天真爛漫的女孩兒,他認為這樣的女孩不會很煩。而他這個不負責任的決定,無疑把戴安娜推向了人間地獄。

結婚不久之后,戴安娜便懷孕了。這個喜訊像長了翅膀一樣傳遍了英國,也傳向了世界,可以說不僅是英國人民,連世界人民都為之沸騰。可是,這時的查爾斯王子不但沒有陪伴虛弱而又無助的妻子,反而天天和朋友出去打球、游泳、騎馬。天真的戴安娜為了引起查爾斯王子的注意,走了一步險棋,但也正是這件事傷透了戴安娜的心。

一天,查爾斯王子一如既往地準備出外游玩,戴安娜為了挽留查爾斯王子竟然拖著懷孕的身子,從階梯上跳了下來。頓時,所有人都嚇得目瞪口呆。據說,第一個到現場的是伊麗莎白二世女王,她徹底被兒媳戴安娜瘋狂的行為震驚了。

但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查爾斯王子卻不聞不問,他依然興高采烈地出去打球了。而且晚上回家時,也還是若無其事。雖然這次意外并沒有使肚里的小王子受到損傷,但戴安娜王妃的心卻已千瘡百孔。她同其他女人一樣,渴望獲得丈夫的愛,可是,她想得到的這份愛卻是那么遙不可及。

幾個月后,查爾斯與戴安娜的長子——威廉王子出生了。這個孩子的出生從一定程度上緩和了戴安娜和查爾斯的關系,但這種良好的關系并沒有維持太久。兩年后,戴安娜又生下了哈里王子。可笑的是,查爾斯王子竟然由于哈里王子的出生時間和自己打球的時間相沖突,因此非常不喜歡這個孩子,甚至連一眼都不愿意看哈里王子。而戴安娜王妃在生完哈里王子后,卻得了產后憂郁癥,她的情緒十分不穩定,多次用小刀來割自己的手腕、腳腕以及喉嚨,這令查爾斯王子更加討厭戴安娜王妃了。

5年后,查爾斯王子公開表示自己對這段婚姻的漠不關心,那時威廉王子5歲,哈里王子3歲,所以,兩個人也就只好勉強地繼續維持著他們的婚姻。其實,從以后事情的發展我們知道,他們婚姻破裂的根本原因是查爾斯王子與舊情人卡米拉舊情復燃。當戴安娜為他們的婚姻努力時,查爾斯王子卻一直在別人的懷抱里,一心想結束這場彼此并不幸福的結合。

1992年2月,查爾斯和戴安娜一起出訪印度。碰巧這天是情人節,按照慣例,王子和王妃會獻上情人節之吻以示恩愛。可是,當查爾斯王子想吻王妃的臉龐時,戴安娜卻把脖子轉開了,時間拿捏得正到好處,這一舉動明顯表現了戴安娜不想讓查爾斯親吻她。也許戴安娜再也忍受不了查爾斯王子的冷漠了,也許她不屑于虛偽的矯飾,她用自己的方式表達了對他們的情感的抗議。王妃拒絕了王子的吻,100多個專業攝影師和5000余名興高采烈的印度觀眾目睹了這一幕。

這件事引起了人們極大的揣測,直到1992年12月,英國首相梅杰代表皇室宣布戴妃和查爾斯王子的婚姻的確出現了危機,兩人正式分居。之后,他們之間又上演了許多鬧劇,戴安娜和查爾斯王子不斷在媒體面前互相詆毀和抹黑對方,大大損害了莊嚴肅穆的英國皇家顏面。1996年,女王終于忍無可忍,勒令戴安娜王妃和查爾斯王子離婚。

令人尊敬的慈善天使

盡管戴安娜沒有迎來她心目中浪漫幸福的婚姻,但這場愛情在剛剛萌芽時就被扼殺了。盡管查爾斯王子把戴安娜王妃當作是透明人,盡管戴安娜也痛苦過、絕望過,但是,她沒有讓自己變成一個令人討厭的深宮怨婦,她把愛情轉化到了對社會、對貧困兒童的愛。而這些善舉,也讓世界記住了和世紀婚禮時不一樣的戴安娜王妃,一個更加美麗的女人。

投身到慈善事業的戴安娜,就像天使一樣,游走在世界各地,去救助需要幫助的人,哪怕是筋疲力盡也在所不惜。1991年7月的一天,戴安娜與當時的美國總統夫人芭芭拉·布什一起,去探視一家醫院的艾滋病病房,與一位奄奄一息的患者聊天,戴安娜給了這位患者一個熱情的擁抱。

在那時,人們對艾滋病仍有很多誤解,戴安娜的擁抱并不是做表面文章,她是真的關心這些無助的人。看到高貴優雅的王妃張開熱情而修長的雙臂擁抱自己,那位病患頓時被戴安娜王妃的愛心深深地感動了,站在一旁的布什夫人也感動得泣不成聲。戴安娜曾說,艾滋病患者更需要溫暖的擁抱。事實證明,她不僅僅是說說而已,她還通過身體力行,實踐了自己的言論。當她擁住患者的時候,她的周邊都散發著無比耀眼的光芒。

帶著一顆充滿愛的心,戴安娜不再去爭取一個不愛自己的丈夫。她知道這個社會上有許多人和弱勢群體需要被愛,需要自己的幫助。所以,她關心著所有的病患者,不管是癮君子、麻風病人,還是無家可歸者、受性虐待兒童,她都同樣傾注了深厚的感情。而之所以特別關注艾滋病患者,是因為戴安娜覺得這個群體被關注地實在太少。

戴安娜王妃是一位真正的人道主義者,她利用自己的知名度做了許多慈善事業。戴安娜還曾多次出訪北非,訪問慈善醫院、學校、慈善機構、籌款活動,凡是她出使過的地方,這些人的生活一定會得到改善。她海外出訪的地點還包括安哥拉、波斯尼亞、埃及、印度、巴基斯坦等國。她的這些行為都使人們因為她的愛心更加尊敬她,而不是因為她的身份。

戴安娜還曾是六個軍團的榮譽團長。她生前一直參與著一個不符合軍人身份的事業:廢雷,這可以說是她對公益做出的最杰出的貢獻。她生前曾多次親赴安哥拉、波黑等戰亂地區,并親自踏進地雷區,探視當地因觸雷而導致傷殘的平民。可以說,是戴安娜的愛心,讓那些被饑餓、戰亂、疾病籠罩著的地方充滿了愛的陽光。

同時,也因為戴安娜的影響,這些以往不被關注的弱勢群體,開始進入了人們的視野。在戴安娜的支持下,“國際反地雷運動”蓬勃發展,這個非官方組織原本名不見經傳,最后居然發展壯大到有60余個國家加入。到本世紀初,全世界超過135個國家簽署了禁雷條約,戴安娜的首倡義舉可謂功不可沒。

滿是謎團的死因

1997年8月30日晚上,戴安娜與男友多迪駕車行駛在法國巴黎的阿爾瑪橋隧道中,遇上了狗仔隊追蹤,不知為何,汽車突然失控,并越過行車線撞向燈柱和石墻。在車禍現場,司機、戴安娜和多迪均亡故,但還有一名護衛幸存,不過在獲救后他一直拒絕回應事件,使車禍引來不少猜測。

這場車禍隨即造成了全球范圍內的極大震驚,不僅僅是因為戴安娜王妃的男友,更為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事發時,在車禍現場的狗仔隊,竟然首先想到的不是救人,而是在車禍現場不停地拍照。戴安娜的葬禮于1997年9月6日舉行,她被葬在父親的家族墓地——北安普敦郡的奧爾索普。

1999年,法國司法部公開車禍調查結果,指出這是一場單純的車禍,由司機酒后駕駛引致。根據化驗報告顯示,開車的司機保羅的確屬于酒后超速駕駛,而車上的人也沒有系安全帶。對于車禍的原因,外界還猜測過與“狗仔隊”的圍追堵截,也有一定的關系。而戴安娜和她的男友是為了擺脫那些攝影記者的追逐,司機才超速行駛,以致發生了意外。

還有一種最離譜的說法是,其實戴安娜仍然活在世上,她選擇“詐死”是想擺脫媒體的追蹤,重新擁有平淡的生活,以逃避世俗的紛擾。因為有人稱,在車禍發生4個小時后,官方才對外界宣布戴安娜的死亡,他們有足夠的時間隱瞞真相,并讓戴安娜改頭換面。總之,戴安娜王妃的突然身亡,讓真相變得撲朔迷離,而且有一點也很確定,那就是世界人民都深深地懷念這位王妃。

戴安娜生前非常缺乏安全感,因此,她會說自己對弱小的人有一種無以言表的親近感。她的紀念碑上也刻著她的這段話:“給予這個社會最軟弱無助的人幫助,是我最大的幸福,這是我生活的全部,也是命運的安排。遇到任何難處,只要你向我呼救,無論我身在何處,都將向你飛奔而去。”戴安娜死后,她至親的弟弟斯賓塞伯爵,為了讓姐姐真正獲得安寧的生活,嚴禁一切媒體去戴安娜的安葬之處。于是,戴安娜終于獲得了她一生所渴求的安全感與平靜的日子。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博湖县| 龙胜| 琼中| 彭州市| 闵行区| 静宁县| 阿拉善左旗| 辛集市| 青阳县| 太白县| 沙河市| 无为县| 裕民县| 西青区| 金平| 盐城市| 社会| 昭平县| 大城县| 海淀区| 郯城县| 太白县| 南投市| 石门县| 阳东县| 温泉县| 呈贡县| 开封市| 海南省| 克拉玛依市| 海安县| 德庆县| 通河县| 乐平市| 阿尔山市| 昂仁县| 筠连县| 龙南县| 霍林郭勒市| 拉孜县| 应用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