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體地問候為你賺分
人際關系的融洽離不開一定的情感因素,而一定的情感表達常常通過一定的問候予以傳遞。問候的形式有日常的一般問候與特殊問候兩種。
1.日常問候
日常問候是親朋之間、同事之間、師生之間等互致的問候。有按時間問候,比如出門上班、上學,見面相互問個好,如“早安”、“早上好”,下班放學說聲“再見”等。有按場合問候,比如上學離家時向父母家人打個招呼道別,如“爸爸媽媽,我走了”,回到家見到父母說聲“爸爸媽媽,我回來了”。家里人也應回答:“早點回來!”“回來了,歇一會兒吧!”同樣,在社交和其他場合,熟人相遇、朋友相見,互致問候更是第一道禮儀程序,即使是一面之交,相遇也應打招呼。
如果子女見了父母、學生見了老師、下級見了上級,不打招呼,視若無人或一臉冰霜,那又會是什么情形?毫無表示或漫不經心,會被認為是傲慢無禮的表現。
2.特殊問候
特殊問候一般有節日問候、喜慶時的問候或道賀和不幸時的問候或安慰。人生在世,有各種各樣的人際關系。在民間,每當親朋家中有婚嫁、壽誕、喪葬以及其他重大事件時,人們往往都難以置身事外。特別是在中國,人們歷來就十分重視這類活動中的人情。現代社會,經濟高速發展,人們忙于各種各樣的工作,很難同時集聚在一起,人們大多在逢年過節時向遠方或不常見面的親友問候,這是聯絡感情的最簡便而又極有效的禮儀方式。婚嫁、祝壽、店鋪開張、事業有成、喬遷新居等喜事,大家往往都要行動起來向其表示祝賀并致問候。對于喪葬、事業受挫、家庭變故、失戀、遭災等不幸,要表示同情、安慰或協助操辦相關事宜,并給予必要的幫助。
親朋好友之間互致問候應注意約定俗成的慣例。第一,尊重老人和婦女,即在順序上男士應先問候女士,晚輩應先問候長輩,年輕人應先問候老人,下級應先問候上級,年輕的姑娘、女士問候比自己年齡大得多的男性。第二,主動問候,這是尊重他人的表示,即使你比對方年長,主動問候也不僅不失自己的身份,還會增近感情。
問候的方式多種多樣,可以口頭問候,也可以書信問候;可以寄賀卡或明信片問候,也可以電話、電報問候;如果有條件的話,適當送些禮物表示問候則是成為人們聯絡感情、加強聯系的較好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