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知面,更要知人心
雖然說你的朋友身后蘊藏著巨大的寶藏,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朋友都是“金子”,難免會混雜著一些“煤塊”。明代蘇浚將朋友分為4種:“道義相砥,過失相規,畏友也;緩急可共,生死可托,密友也;甘言如飴,游戲征逐,昵友也;利則相攘,患則相傾,賊友也。”因此,交友要選擇,多交益友、畏友、密友,不交損友、昵友、賊友。
請檢視一下自己周圍的朋友,看看有沒有喜歡到處傳話的人,如有,在他面前你說話千萬要小心;看看有沒有背后告密的人,如有,趕緊躲得遠遠的,沾上這種人,也就和是非沾上了邊。這種長舌人之所以可怕,是因為他的舌長的時機是有選擇的,他告密的目的就是謀取好處,甚至是從你的被傷害中謀取好處。
還有一種朋友,可能此時對你真誠相待,彼時卻突然翻臉不認人。至于何時真何時變,完全根據現實的利益需要。這種人就像變色龍一樣,一輩子會以幾種面目示人,讓你捉摸不透,更無法防范。
由此可見,有些人慣于當面一套、背后一套,過河拆橋、不擇手段。他們很懂得什么時候搖尾巴,什么時候擺架子;何時慈眉善目,何時如同兇神惡煞一般。他們在你春風得意時,即使不久前還是“狗眼看人低”,馬上便會趨炎附勢,笑容堆面;而當你遭受挫折、風光盡失后,則會避而遠之,滿臉不屑,甚至會落井下石。
就拿袁世凱來說,既然維新派主動找上門去,說明他在公眾面前有一幅維新的面孔。而實際上在維新可能成為主流的情況下,袁世凱也確實看到了維新的現實意義,于是馬上與維新派打得火熱,一副知己的樣子;但一旦他看到了新的機會,他才不管什么朋友,自己的利益最重要,馬上臉色一變,揚起背后的屠刀。
在現實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朋友都是“金”,并不是所有的朋友都靠得住。這就給我們提出了兩個值得重視的問題。一是在選擇交友對象時,一定要慎重,要識得廬山真面目,要交真朋友,二是要善知人心,與不值得結交的人保持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