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孟郊

【作者介紹】

孟郊(751年~814年),字東野,湖州武康(今浙江省德清縣)人,唐代著名詩人。他早年生活貧困,因無所遇合而屢試不第,逮年過四旬才中進士,曾經任江南溧陽尉,在任時常以作詩為樂,作不出詩則不出門,故有“詩囚”之稱。后辭官歸家,元和初,經河南尹鄭余慶奏為河南水陸轉運從事,試協律郎,遂定居洛陽,鄭余慶鎮守興元,又奏他為參謀、試大理評事,惜于途中病歿。

孟郊的詩作或長于白描,不用詞藻典故,語言明白淡素而又力避平庸淺易,或精思苦煉,雕刻奇險,其中某些作品過于艱澀枯槁,缺乏自然之趣。他和賈島齊名,皆以苦吟著稱,唐人張為稱他的詩“清奇僻苦主”,而宋人蘇軾則稱“郊寒島瘦”,后世將孟、賈二人并稱為苦吟詩人的代表。

烈女操[1]

梧桐[2]相待老,鴛鴦會雙死。

貞婦貴殉夫,舍生亦如此。

波瀾誓不起,妾心古井水。

【注釋】

[1]烈女操:古樂府屬《琴曲》歌詞,操本操琴之意,后引申為琴曲。[2]梧桐:傳說梧桐樹分雌雄,梧為雄樹,桐為雌樹,以與下句“鴛鴦”相對。

【語譯】

梧桐樹會一起衰老,鴛鴦鳥也會一起死去。貞節的婦人啊,最難得的就是殉夫而死,舍棄生命就如同梧桐和鴛鴦。妾身的內心啊,發誓要像古井水一般波瀾不興。

【賞析】

此詩前兩句可謂妄語,梧桐不會同時衰老,鴛鴦更不會同生共死,這只是古人并不靠譜的傳說而已。當然,詩歌不是論文,以此傳說為喻,并無損于詩歌的價值、格調,反而更增添一份浪漫情懷。詩寫貞婦,認為以殉夫為貴,這是基于男女不平等的社會現實所產生的思潮(因為從無鼓勵男子殉妻語),本不足取,但考慮到唐代貞婦烈女的觀念還并未深入人心,更未成為社會道德主流,詩人作此語,或許別有懷抱。倘將貞婦以比烈士,因自己的理想,所熱愛的國家而殉難,則思想性要高得多了。

詩眼在結句,以古井類比內心之波瀾不興,無外物可動搖,這比喻是非常恰當也非常新穎的,就此產生了“心如止水”的成語。劉禹錫《竹枝詞》有“長恨人心不如水,等閑平地起波瀾”句,正與此意相反。

游子吟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1]

【注釋】

[1]三春暉:指春天的陽光。春季分為孟春、仲春、季春三個階段,故言三春。【語譯】

慈母手中的針線,化作了游子身上的衣服。兒子臨行前,母親細密地縫補著衣服,只怕孩子回來得太晚。有誰說小草的內心,能夠報答得了春日暖陽的恩情呢?

【賞析】

此詩言簡而意賅,樸素自然,將慈母之愛、游子之思,描摹得細膩入微。母愛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愛,正如陽光是生命最大的源泉一般。孟郊曾在詩下自注:“迎母溧上作。”也即這是他在溧陽尉任上,將母親從老家迎到任所的時候有感而發,所作的詩。擔任溧陽尉的時候,孟郊已經五十多歲了,則其母之年老自不待言。經過數十年的風雨,孟郊對母愛的理解,想必是非常深刻的吧,而此詩淺易中自見深情,尤其結句以小草自喻,而將母愛比作和煦的春日陽光,確實是再貼切不過的了,更加“誰言”,則深恩難報之意便躍然筆端。

此詩還有一大特色,便是善用疊詞,如“密密”、“遲遲”,這是民歌中慣用的手法,所以將此詩歸于樂府,正是因為其質樸的用語大有民歌韻味。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房山区| 双流县| 乌苏市| 大埔区| 广东省| 泽普县| 武穴市| 尼勒克县| 福清市| 青神县| 惠来县| 凉城县| 星子县| 洛隆县| 武乡县| 休宁县| 永嘉县| 永定县| 固安县| 建湖县| 扎鲁特旗| 彭州市| 长丰县| 平湖市| 禹州市| 花莲市| 玛纳斯县| 广河县| 阳东县| 林口县| 平乐县| 洞头县| 平昌县| 陵川县| 泾川县| 靖安县| 新竹市| 宿迁市| 揭阳市| 阿荣旗| 积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