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內心的小孩,人格的印記

正如之前所提到的那樣,“內心的小孩”是對童年印記的比喻,用來描述性格當中由潛意識控制的那一部分。內心的小孩決定了我們的感覺,例如害怕、痛苦、悲傷、憤怒,以及快樂、幸福和愛意等。內心的小孩可以是積極幸福的,也可以是消極憂傷的。我們將在這本書中進一步認識這兩種小孩,并且學會與他們和諧相處。

另外,還有一種叫作成年自我,也可以稱它為“內心的成人”,而他的主管機構是我們的理性和理智,即思維。在成年自我的模式當中,我們承擔責任、制定計劃、預先行動、認清并理解關系、權衡風險并且調整內心的情緒。成年自我的行動是有意識、有計劃的。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是第一個把性格分成不同主管機構的人。現代心理學所說的內心的小孩,弗洛伊德把它稱為本我,而成年自我被稱為是自我。另外他還創造了所謂的超我。超我是內心道德的主管機構,現代心理學稱它為父母自我或者是“內心的批判家”。如果你處在內心的批判家模式,那么內心的對話就會是這樣的:“別做這種傻事!你什么都不是!你什么都做不了!你一無是處!”

目前先進的治療方法,例如所謂的圖式治療將三個主管機構,即內心的小孩、成年自我以及父母自我,又分為很多子機構,例如“受傷的內心小孩”,“高興的內心小孩”,“生氣的內心小孩”,以及“嚴厲的和仁慈的父母自我”等等。著名的漢堡心理學家舒爾茨·圖恩對人類一系列的子人格進行了定義,把它們稱為“內心的團隊”。

然而,如果人們同時處理如此多的內心機構,很快就會覺得疲倦和麻煩,為了盡可能簡單實用地表達,我在這本書中僅僅分析快樂的內心小孩、受傷的內心小孩和內心的成人。根據我的經驗,這三個機構完全足以解決問題。我用“陽光小孩”和“陰影小孩”來替代“快樂的內心小孩”和“受傷的內心小孩”。這樣聽起來更好聽也更方便。創造這兩個詞的人并不是我,是我的老朋友和同事朱莉婭·托穆沙特,她的那本《陽光小孩原則》非常值得一讀。

陽光小孩和陰影小孩都是我們人格的印記,統稱為“內心的小孩”,是潛意識層面的組成成分。嚴格來說,我們只有一個所謂的潛意識范圍內的內心小孩。另外,內心的小孩也不總是存在于潛意識層面,當我們在研究它的時候,它就在意識層面。這種區分并不是學術性的,但非常實用。借助多年的心理治療經驗,我開發了一套解決問題的策略,使用的正是陽光小孩和陰影小孩的比喻。這套策略幾乎可以幫助你解決所有的內心問題,比如所有的人際關系問題,以及沮喪的心情、壓力、對于未來的恐懼、生活缺少樂趣、恐慌發作、強迫癥等等,而這些問題絕大多數可歸咎于自身,是我們陰影小孩所帶來的影響,換句話說,是來源于我們對自我價值的感知。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邵阳市| 衡阳市| 东兰县| 浦东新区| 确山县| 伽师县| 闽清县| 鄱阳县| 柏乡县| 伊吾县| 九龙城区| 仁怀市| 浏阳市| 鸡西市| 宿州市| 红河县| 鹤峰县| 淮安市| 临洮县| 来凤县| 黔南| 美姑县| 宿州市| 巴东县| 三穗县| 盈江县| 永宁县| 盘山县| 泗阳县| 明溪县| 铁岭县| 鄂伦春自治旗| 呼伦贝尔市| 巨野县| 贺州市| 安仁县| 城固县| 怀仁县| 台州市| 闽侯县| 图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