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總是一點點溜走,仿佛車窗上劃出的雨滴痕跡。
今天有個重要的項目匯報,是愛德華負責對接的跨境教育方案,但Lydia是匯報的主要執行人之一。
九點整,會議室的大屏幕亮起,愛德華坐在主持席,Lydia穿著一套剪裁利落的米色套裝,笑容恰到好處。她的PPT做得精致,配色、排版都賞心悅目,前半程一切順利。
直到客戶提了一個“額外的市場調研數據”需求——這部分原本是團隊共享任務,由朱旎旎和另一名實習生負責初步整理。
Lydia笑了笑:“這個數據,應該由負責的人來講解得更清楚。”說著,她將目光自然地引向朱旎旎。
朱旎旎愣了半秒,心里一涼——Lydia沒提前打招呼,而且數據版本還是昨天晚上的初稿,愛德華也沒提要現場呈現。
朱旎旎深吸一口氣,打開自己的筆記本,將文件投屏:“好的,我來說明一下。”
她快速調整措辭,把數據的不足巧妙包裝成“正在驗證的趨勢”,并結合之前做的圖表解釋了方法論。
客戶聽完,反而露出興趣:“能不能等你們驗證后,把完整報告發我?”
“當然可以。”她穩穩地點頭。
會議結束,愛德華在走廊叫住她:“反應不錯,沒有慌。”
“謝謝。”她笑了笑,卻沒提Lydia的臨時“推鍋”。這種事,不需要馬上反擊,但要記在心里。
下午的工作比較瑣碎。三點左右,愛德華路過她的座位,放下一疊文件:“這個是上次謝菲爾德那邊的反饋,幫我整理成中英文兩個版本,明天早上要用。”
“好的。”她立刻打開電腦。
Lydia從另一側走來,手里拿著一杯拿鐵,假意關心地說:“辛苦啦,這種雙語翻譯最費時間了。”
“還好。”朱旎旎抬頭笑了笑,“熟練了就快。”
Lydia的笑意稍稍一頓,轉身離開。
晚上加班到七點,她才收拾東西回宿舍。風更冷了,街上行人縮著脖子匆匆而過。
回到房間,她看著電腦屏幕上的北京時間——那里的夜晚才剛剛開始。
她打開音樂,點開一首很久沒聽的歌——那是高中午休時,辛越在課桌上輕輕哼過的旋律。
不知是不是錯覺,那個聲音在她耳邊停留了很久,和窗外的風聲混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