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早晨,曼城的天意外放晴,窗外的光像被濾過一層薄紗,柔柔地鋪在辦公桌面上。朱旎旎一進公司,就收到愛德華的短郵件:“今天下午的線上洽談,我可能會臨時離開一會兒,到時你來接?!?
她回了“OK”,心里卻開始盤算細節——這場洽談的客戶是謝菲爾德合作學校介紹來的美國交換項目主管,時差原因,他們只能在英方下午、美方清晨進行。客戶英語快、習慣直切主題,而且會在短時間內拋出幾個看似無關的細節來考察反應。
上午十點,愛德華在走廊叫住她:“我剛接到總部電話,可能會撞會,所以你要做好隨時接手的準備。”
“明白?!彼仙瞎P記本,心里有一絲緊張——這不是那種提前排好議程的對接,而是即興發揮的對話。
Lydia正好從茶水間走出來,笑容恰到好處:“旎旎,你要接今天的會???聽說那個主管很挑細節?!?
“是啊?!敝祆混坏恍?,“挑細節的人,也許更容易被細節打動。”
Lydia挑了挑眉,沒有再說什么,轉身走開。
下午兩點,視頻會議準時開始。屏幕那端的主管是個金發中年男人,精神很足,語速很快。愛德華先開場介紹項目背景,對方很快切到核心問題:“你們如何確??鐕鴮W生在文化融合上的體驗?”
愛德華剛回答到一半,桌上的手機震了兩下,他看了一眼屏幕,對她做了個“你接”的手勢。
她坐直身體,接過話頭:“我們的方法是從‘抵達前’就開始鋪墊。會給學生提供文化指南和一對一的本地學生配對,在他們到達之前就建立一個線上聯系?!?
主管點點頭,又問:“如果學生的英語水平參差不齊,配對怎么做?”
“分組。”她答得很快,“不僅看語言水平,還會看興趣和課程類型。我們發現,如果兩個學生在課堂之外有共同話題,融合會更快?!?
對方露出一個認可的笑:“有數據支持嗎?”
“有?!彼械揭粡垐D表——這是她上周整理謝菲爾德調研時多做的一張附表,原本沒打算用。圖表顯示,興趣匹配度高的配對,課外互動頻率是其他組合的兩倍以上。
主管點頭的幅度更大了:“Very good. I like the preparation.”
會議結束時,對方表示會在下周給初步合作反饋。愛德華回到座位,輕輕敲了敲她的桌面:“干得漂亮?!?
她笑了笑:“謝謝,不過我剛才其實挺緊張的?!?
“看不出來。”他轉身回辦公室,留下了一句意味深長的,“留住這種狀態?!?
晚上快下班時,她去茶水間倒水,碰到Lydia。對方的語氣依舊甜:“聽說你今天表現不錯?!?
“嗯,運氣好,客戶的問題剛好準備過?!彼阉诺斤嬎畽C下。
“運氣當然是實力的一部分?!盠ydia笑了笑,轉身離開。杯口升起的熱氣在空氣里打了個旋,她沒急著喝,只是盯著那團熱氣看了一秒,然后慢慢呼出一口氣。
回到宿舍,她打開郵件,發現收件箱里有一封從未見過的發件人——“高二同桌-王涵”。郵件很短:
旎旎,好久不見。我偶然看到你在朋友圈的旅行照(別人轉的),想起來當年你剛轉到我們班時,連自我介紹都小聲得幾乎聽不見。對了,你還記得辛越嗎?前兩天在BJ碰到他,他還提起,說你當年總是戴著一條藍色的圍巾。
藍色的圍巾。她一瞬間像被什么輕輕擊了一下——那是高三冬天她最常戴的,厚厚的、顏色有點暗藍,圍在脖子上顯得臉更圓。她沒想到多年后,他還能記得。
她盯著那行字很久,指尖懸在鍵盤上,最終只回了兩個字:“記得?!?
夜里,她翻出抽屜里的圍巾——當然不是那條高中時的,但顏色很接近。她裹在脖子上照了照鏡子,鏡子里的自己眉眼清晰、下頜線利落,和當年縮在課桌一角的女孩,幾乎像兩個物種。
她低聲說了一句:“你認不出我了吧?!?
窗外的月亮被云遮住,風輕輕推了下玻璃,像一聲不確定的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