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古建筑之旅:北京皇宮王府
- 余劍峰 周國寶
- 602字
- 2020-09-25 19:11:06
城池城防體系
城池的興建起于防御功能,歷代王朝無不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興筑鞏固都城,以鞏固王權。城就是守備防御的墻垣。筑在都邑四周的墻垣一般為兩重,內為城,外稱郭。明、清北京城是中國有史以來設備最周全、構筑最堅固的城防體系。其城垣防御體系的結構包括城門、城樓、箭樓、閘樓、角樓、敵臺、護城河、甕城。

敵臺 敵臺騎在城墻上,突出于城墻的墻臺,臺面與城墻同高,上建樓櫓。內城的城墻上設有敵臺172座,每座小臺夾一座大臺,間距在射程之內。
甕城 甕城是圍在城門外的半圓形或方形的護門小城,甕城與城墻同高,側向開門能夠從城墻和甕城上抵御攻打進犯之敵。甕城上設有箭樓或閘樓。
城門 城門是進出城的通道,城門洞裝置木制扇門。同時城門還是戰爭中出擊敵人的孔道,是受敵襲擊時的薄弱環節。北京城有九座城門,在城門處采取了構筑甕城、箭樓、閘樓的方法,使城門成為能夠獨立戰斗的堅固支撐點。
城墻 城墻是用磚、石、夯土等圍城所建的高墻,具有防御功能。在城墻上靠外側一面用磚砌筑對抗外敵的垛口。
閘樓 一般設在甕城的城門洞上,當敵人迫近時,從閘樓上可以一面放閘關門,一面從射孔射擊。

護城河 又叫城壕,它位于城墻之外,河上寬下窄,圍繞城墻一周。北京城的護城河寬約30米,深約5米,距城墻約50米,在各城門外設有石橋,石橋外設有能夠開關的鐵柵欄,用以御敵。
箭樓 箭樓的每面墻壁上下有四排射孔,一般的箭樓下無城門洞,只有正陽門的箭樓除外。正陽門的門洞內設有可升降的鐵閘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