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農村娃的勞動

村里的孩子多數是干農活長大的,只有那些獨生子家里舍不得才不怎么干活。

一年四季里春天種地,各種種子兩顆灑一窩,跟在奶爹身后,他用鍬睚個縫我扔進去就行了,我們兄弟幾個輪流上崗,人多力量大,雖說是受苦,但也跟玩似的??我最怕種土豆,還得在家先切開,留著有胚芽那一面才能再放到土里,手被切過好幾次,我們那里玉米,小麥,小米,高粱,土豆是主要糧食,還有就是大蒜,種菜夠吃就行。清明時節雨紛紛,在這個節氣把所有種子埋進去撒上化肥,期待快速長芽,小苗出來后會有很多黃豆大小黑色的小甲克蟲爬在葉子上面啃嫩葉,著種甲殼蟲最喜歡吃豆角苗,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手動清除,一只只抓到瓶子里,那時候膽子真大,根本不怕咬手,我們兄弟幾個就比賽看誰抓的多,要是有密集恐懼癥的人估計看了瓶子渾身難受。這些小東西最后都被埋到深土里集體安葬??。

夏天就是拔草,那時候的農藥品種沒有現在那么多,沒有除野草的農藥,所以草有時候長得比莊稼都快,我們兄弟幾個都趴地上比賽看誰一攏子拔的最快,先到終點的就可以休息一會,當然也沒有獎勵,只是奶爹媽的夸獎,接下來就更賣力,夏天沒什么太多的活就是等莊稼長大,我們那邊都是水澆地,澆地也是要排隊的,好幾次排到了晚上,我和二哥給奶爹去送飯,半路上二哥還嚇我,有時候還跑的遠遠的躲起來出來嚇唬我,我就哭著向奶爹告狀,二哥經常挨批,在家里調皮搗蛋跟我打鬧,在外面他會保護我,不得不感嘆有個哥真好。

秋天是最忙的時候,慶幸的是星期一到五白天都不用去,可是下學后一般都沒飯,大姐會做一些簡單的,不是疙瘩湯就是煮土豆拌咸菜,或許現在的80后小時候多數沒吃過玉米面的窩窩頭,那會的窩窩頭好硬,幸虧加了糖精,甜甜的味道至今還記得,有一次奶媽蒸了五籠白面的糖包菜包,那時的白面真的是零添加,沒蒸之前有股淡淡的麥香味,即使是蒸饅頭,口感都是淡淡的甜。包子每籠有十幾個,一共五層,我們下學后在十分鐘內消滅完畢。就這樣還覺得沒吃飽,奶媽氣的說這群狼崽子,餓死鬼轉世。但估計心里還是滿滿的幸福,話說秋收都要干點啥,掰玉米小時還夠不著,索性整個放倒才能取下來。割麥子用鐮刀割過好幾次手,后來也就掌握技巧了。撿土豆是大人們先剜起來我么再撿到袋子里,還有幾種就不細細說了,那時候在班里老師沒時間秋收乘著體育課把孩子們領導他家地里干活,為了表現同學們都可積極了??班長更是像打了雞血,速度之快還得帶領大家喊口號,那場面想著就像土匪進城,走過之地一片狼藉。我們家有八畝地不算多,很多人對一畝地不知道是什么概念,一畝等于666平方米,好記吧。干活累了想偷懶了就說難受肚疼,我二哥說我撒謊,奶爹鼓勵著說趕快受(受苦)哇,受完能早點回,沒辦法只能硬著頭皮干活。偶爾會有困的不行就被大姐大哥輪流背回家里,最愜意的是來回路上都能坐上牛車,晚上回家的時候一車東西上面還有個我,那時候也不恐高,長大后反而恐高不知道是為什么。多少次做夢都夢到從很高的地方摔下來,然后身體抖一下就醒了,難道我前世是摔死的??。收割麥子都時候村里有集體的廠地平坦光滑,人們輪流排隊去使用場地,最早是手動拿著個桿晃一圈打一下,很多人都沒見過,后來就有了機器,說起機器的來源,我后續再和大家一一道來,一捆捆的麥子要放到機器里面,機器又高又大,最好選有點風的天氣,播出來的麥子皮和谷粒完美分開,因為麥廠很遠,一牛車也拉不完,得走好幾趟,留在麥廠的東西得有人看著呢,有時是我和哥哥,有時是我自己,有一次等到晚上我窩在麥桿旁邊都睡醒了一看天都嘿了還沒來我就哭,越哭越怕。我摸黑往回跑。回家路上也沒見著家里人,回來看見他們在吃飯,問我怎么回來了,我說害怕,奶爹說吃完飯馬上就去呀,你就在家哇,那是我第一次感覺到被拋棄冷落的滋味。

到了冬天要給牛羊豬備飼料,牛羊的零食就是玉米秸稈,主食是各種粗糧面和谷物皮。秸稈這些早在秋天就拉回來堆在房頂上了,用大鍘刀就是包公用的那個黑鐵鍘刀剁成小截的放到草房,我們兄弟幾個的任務就是每天輪流給牛羊喂草,好不容易盼到放假了,還沒完,曬干的玉米需要一顆一顆的撥下來,那小手大魚際的地方都搓腫了,后來到了十多歲的時候就有了機器,總算解放雙手了。

農活其實很多,也不一一例舉了,正因為小時候吃苦,后來在社會上也不覺得有多苦,別人覺得苦的累的抱怨逃避,我卻覺得我應該更努力,這個以后再細說。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克拉玛依市| 阳朔县| 河津市| 景宁| 昭通市| 陆丰市| 汾阳市| 威远县| 平远县| 乌鲁木齐市| 巴塘县| 禹州市| 长丰县| 渝北区| 武川县| 徐闻县| 保亭| 乐昌市| 油尖旺区| 远安县| 长春市| 灵川县| 宝鸡市| 宁化县| 广河县| 朝阳县| 松阳县| 长岭县| 西充县| 兴海县| 女性| 泊头市| 双江| 伊宁县| 达州市| 福鼎市| 中超| 公主岭市| 根河市| 天柱县| 孝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