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奴隸身份
- 北朝涼韻
- 淺陌時代
- 2611字
- 2020-10-02 09:00:00
收起了塤,王殊坐在地上,低著頭,在默默的思考些什么。小蝌蚪這時候也百無聊賴的跪坐在王殊身邊。
沉默了一會,王殊站起了身子,撣了撣身上的塵土開口對小蝌蚪說道:“小蝌蚪,你剛剛可曾看清,我們的目標是沒事的吧?”
小蝌蚪點頭答道:“剛剛仔細看了,那孩子沒問題,就在奴隸中,后來上了大車和他們一起走了。”
王殊咧開嘴笑了笑:“真的不容易啊,這個任務,這就算完成了大半了。
走吧,令艾公那里要抓緊打個招呼,不然今日在這南山里面動了干戈。
回頭令艾公問起罪來,連太公都要來賠罪。那個夯貨,只管打仗,估計都不知道這里是誰的地盤。”
說完王殊翻身上馬,招呼著小蝌蚪也抓緊跟上,策著馬向南山深處行去。
這次的任務到了這個時候,王殊也理清了基本的脈絡了。胡人商人勾連中原趙國羯人,做這西域到中原的生意。這次的生意搞的有點大,在入關的途中,屠了一個關中的小村莊。叫鄭家莊,鄭家莊全村被屠,只有三人逃出。
因為鄭家的太公是對現任的酒泉太守馬岌有大恩的,馬岌這個人是一個風流文士,一個品德高尚的儒士。為了報恩此事求到了宋太公那邊。
而宋家在文壇的招牌,也是宋家的牌面人物,宋纖。人就在酒泉的南山教書授課,宋家也平時多有與太守馬岌往來。
太公考慮到這事如果施恩于馬岌,對于宋家來說是有百益而無一害的。所以這次全力動用錦繡堂的暗部,去查訪這件事。
暗部最后查到了,始作俑者是遠在的龜茲的康巴適,而鄭家的直系血脈只剩了一個孩子。
而這個孩子,被康巴適的抓做奴隸,因為這個事情不好走官面上來處理,于是錦繡堂決定由暗部打探消息。
少年軍在酒泉動手,一舉解救這個孩子。這事情就是王殊第一次全面負責的任務。他在龜茲查明真相的時候,順手還干掉康巴適也算是錦上添花了。
原本謝艾的計劃,是要通過楊宣來處理掉康巴適的,只不過這樣做的話就要欠楊宣一個大大的人情了。
畢竟現在楊宣兼任沙洲刺史和西域長史兩職,一時權勢煊赫,能不求他暫時就不要求他。這步棋可以等到以后關鍵時候再去下。
王殊也是迷迷糊糊參與了其中,慢慢的摸清了整個事情的脈絡。通過一個解救奴隸的事情,牽涉到酒泉太守,沙洲刺史,這就是門閥的力量。
他們像一張大網互相的牽扯,真正的牽一發而動全身。
而王殊馬上要拜訪的宋纖字令艾,則是宋家的真正的精神層面上的支柱。這個事情就在他的眼皮底下發生,王殊必須去上門和他解釋清楚,并講清來龍去脈。
令艾公也是令人頭疼的人物,此人有大才,很早就隱居在這酒泉南山中。
在這里開壇授課,門下弟子何止千人,令艾公自己就是一個大儒。很多學生后來都進入涼地的官場,在整個西北名氣十分之大。
楊宣和馬岌也都是非常欽慕令艾公。聽說楊宣還把令艾公的畫像,掛在自己的房間。
出入都能看到,并頌曰:“為枕何石?為漱何流?身不可見,名不可求。”
趙信那小子公然在令艾公的駐地附近,動了刀兵,以令艾公的脾氣,王殊覺得自己肯定要被狠狠懲罰了。
想到這里,王殊回頭問小蝌蚪:“等下見了令艾公,要是罰我抄書怎么辦啊?”
小蝌蚪聽了笑著說道:“頭,別做夢了,要是罰你抄書,那就不是令艾公了。頭,說真的,我覺得你這次難逃一劫了。”王殊聽了用手捂頭,真的很頭疼。
宋纖為人正直,不喜俗務,所以才躲到這里專心研究經義。之前很多次,當地官吏和王府來的使臣求見都不得見到其人。王殊心里其實也沒有什么把握,宋纖會見自己一面。
兩人行了沒多久,就看見一個小山谷的谷底幾間草廬連接在一起,四周一片柵欄圍住。一條穿山而過的溪流,順著山勢流進這個谷底,穿過這片草廬,好一派世外桃源的景致。
王殊遠遠駐馬不前,沉默了一會就和小蝌蚪說道:“我去求見令艾公,要是不得見的話,我們就一起回返。要是令艾公愿意見我,我就一人進去,你在外等我一日。一日我沒有出來,你就自己回返敦煌,把這里情形報予安國先生知曉。
小蝌蚪嘴巴動了兩下好像想說些什么,王殊瞪了一眼小蝌蚪接著說道:“你現在是不是覺得自己長大了一點了,我現在管不了你了?”
小蝌蚪一聽這話馬上回道:“小蝌蚪,尊青龍令,不敢悖逆。”
王殊看見他這樣,心里也是心疼,溫聲說道:“你覺得我要是出不來是好事還是壞事?
令艾公這里是誰都可以留下的嗎?
家里幾個公子要來聽學,令艾公又準了幾人?
要是真留下來在這里就是做個打掃的童子,也是我的福氣啊。”
小蝌蚪聽見王殊這番話,立馬就笑了:“對哦,頭,你留下來以后變成大儒就不用整天拼死拼活的了。”
王殊聽見了他孩子氣的話,只是笑笑也不回話了。大儒?怎么可能,這樣的亂世,我們這樣的人,哪有這個福氣。
只希望宋纖不是一個特別迂腐的人,這樣的話老宅的舉動就可以得到他的諒解。宋家太公的這些抉擇其實也是沒有辦法,世家大族,誰不想多交好幾個盟友,以備不時之需。
想到這里,王殊翻身下馬,把韁繩遞給小蝌蚪。武器,全部從身下卸下,只腰間掛了一支自己平時消磨時間的塤,向草廬正門走去。
走到正門,王殊也不上前只是在門外,行禮發聲說道:“敦煌本家,錦繡堂青龍求見令艾公。”
這時只見門,打開了一個小縫。一個7,8歲的孩子探頭出來,看了一眼王殊問道:“錦繡堂來人?”
王殊行禮不變沉聲回道:“青龍有事面見令艾公。”小童又看了看王殊,然后回道:“門外靜待,我去告知太公。”說完關上了大門。
等了大約三刻鐘的時間,門又開了,小童去而復返。對著王殊說道:“太公說了,隔著老遠都聞見你身上的血腥味道了。
讓你進去會影響他讀書。太公叫你去前面小溪里面,洗凈了以后,再進去。”
王殊行禮回道:“青龍尊令艾公令。”說完起身就向不遠處的溪水行去。遠處的小蝌蚪也好奇的看著這邊,看見王殊在這深秋時節下了水,小蝌蚪也是大吃一驚。
但是想到剛剛王殊對自己說的認真,自己也不敢上前探問,也只能遠遠的看著。
王殊這邊洗凈了身體,渾身凍得冰涼,西北的天氣,這個時節沒有多久就要下雪了。現在的溫度自然是不低的。
穿好衣物,把頭發隨便綁在了腦后,走到門外,再次行禮報名。沒過多久大門打開,剛剛童子出來,雙手一引,請王殊進去。王殊回了一禮走進了草廬。
進去了之后童子對著王殊說道:“太公剛剛說,今日天色已經晚了,他就不見你了,叫我領著你到前面客房里面休息。”
王殊回禮答道:“那就麻煩這位小哥了。”于是這位小童前面領路,王殊跟在后面,走在草廬互相連接的廊道中。
沒過多久就到了小童說的客房,其實這里也是幾間草房,看這個裝飾,應該是平時宋纖的弟子住的地方。
走到一間草屋前面,小童對著王殊說:“就這間吧,成師兄最近出門辦事,短時間不得回返,你暫時住在這間吧。”
王殊回禮稱是,沒有多話,走進了這間草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