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皮膚科感染管理制度

一、皮膚科手術室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1.手術室的建筑布局應當遵循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的原則,做到布局合理、分區明確、標識清楚,符合功能流程和潔污區域分開的基本原則。
2.手術室應設有工作人員出入通道、患者出入通道,物流做到潔污分開,流向合理。
3.為傳染病患者或者其他需要隔離的患者實施手術時,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有關規定,嚴格按照標準預防原則并根據致病微生物的傳播途徑采取相應的隔離措施,加強醫務人員防護和手術后物品、環境的消毒工作。
4.手衛生設施及醫務人員手衛生符合外科手衛生設施與外科手消毒的要求。
5.醫務人員必須嚴格遵守消毒滅菌制度和無菌技術操作規范。
6.環境衛生學管理、醫務人員操作過程管理符合原衛生部《手術部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技術規范》要求。
7.手術使用的無菌醫療器械和敷料應當達到以下要求
(1)手術使用的無菌醫療器械以及各種敷料必須達到無菌,無菌物品存放于無菌物品存放區域內。
(2)一次性使用的無菌醫療器械、器具不得重復使用。
(3)無菌物品及器械使用前,應當檢查外包裝完整性和滅菌用物有效期,包裝不合格者或者超過滅菌有效期的物品或者肉眼可見明顯污垢的器械、敷料、物品不得使用。
8.手術后的廢棄物嚴格按照原衛生部頒布的《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及有關規定進行分類、處理。
9.患者手術前應做有關傳染病篩查,手術通知單上應注明感染情況。傳染病患者或其他需要隔離患者的手術應安排在當日最后一臺。手術時,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有關規定,嚴格執行標準預防原則并根據致病微生物的傳播途徑采取相應的隔離措施,加強醫務人員防護,且術畢按照傳染病類型進行空氣、物表等消毒處理。
10.連臺手術之間、當天手術全部完畢后,應當對手術間空氣、物表、地面進行清潔消毒處理,開啟空氣消毒機消毒30min。地面消毒采用400~7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min;物體表面消毒方法同地面或采用1 000~2 000mg/L季銨鹽類消毒液擦拭。連臺手術之間醫療廢物必須按照醫療廢物處理條例及時清理。
11.每日將醫護人員、患者使用過的拖鞋用1 000mg/L的含氯消毒液進行浸泡消毒、晾干,備用。
二、皮膚科病房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1.病房和治療室、換藥室、浴療室、污物間、衛生間等輔助用房布局合理,潔污分開,區域劃分明確,標志清楚。
2.平行兩床的凈距離不應小于0.8m。
3.科室應成立醫院感染管理小組,成員包括科主任、護士長、監控醫師、監控護士。醫院感染管理小組在醫院感染管理科指導下,認真開展科室醫院感染管理各項工作,認真執行醫院感染管理相關法律法規及技術規范。安排科內人員參加醫院組織的醫院感染管理知識培訓,并定期組織科內人員學習,更新知識,樹立防控醫院感染的理念。
4.開展預防醫院感染的各項監測,按要求報告醫院感染發病情況,對監測發現的各種感染因素、潛在感染危險因素,及時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5.做好病房消毒隔離工作
(1)患者的安置原則:感染與非感染患者分開,同類感染患者相對集中,特殊感染及傳染病患者單獨安置,病房應設置有一間備用隔離病房。
(2)病室內應定時通風換氣,必要時進行空氣消毒,采用自然通風時,每日至少通風換氣2次,每次至少30min。
(3)若需使用紫外線燈管進行空氣照射消毒,需對紫外線燈管進行日常監測、強度監測和生物學監測。
(4)病房地面應濕式清掃,每日1~2次,遇污染時即刻清潔消毒。
(5)病床應濕式清掃,一床一套(巾)。
(6)床頭柜、床擋、床旁椅等每日清潔,保持干燥。患者出院后,進行終末消毒。
(7)各種物體表面如遇污染隨時消毒。
(8)治療室、病室、衛生間等處墩布嚴格分開,專區專用、標記明確、懸掛晾干、定期消毒。
(9)體溫計用后應立即消毒處理。
(10)便器保持清潔,定期消毒和終末消毒。
(11)患者衣服、床單、被套、枕套每周更換1~2次;枕芯、床褥、床墊定期消毒;被血液、體液污染時,及時更換;禁止在病房、走廊清點污染的被服。
(12)加強各類監護儀器設備、衛生材料等的清潔與消毒管理。
(13)對傳染病患者及其用物按傳染病管理有關規定,采取相應的消毒隔離措施。傳染性引流物、體液等標本需消毒后排入下水道。
(14)擦拭布巾清洗干凈,在250mg/L的含氯消毒液(或其他有效消毒劑)中浸泡30min,沖凈消毒液,干燥備用。
(15)地巾清洗干凈,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中浸泡30min,沖凈消毒液,干燥備用。
6.嚴格執行衛生部發布的《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手衛生設施完善,手衛生的依從性好,醫務人員掌握手衛生基本知識,洗手的方法正確,效果監測合格。
7.工作人員在診療過程中應當實施標準預防。
8.無菌用物管理
(1)無菌物品需存放于無菌物品柜內,按滅菌時間先后順序放置,嚴格執行先滅菌先使用的原則,在有效期內使用。一次性使用無菌醫療用物,以最小包裝存放于無菌物品柜內。
(2)可重復使用的無菌物品應“一人一用一滅菌”,用畢送消毒供應中心統一清洗及滅菌。
(3)打開滅菌包前須檢查指示膠帶變色是否合格,不合格者嚴禁使用,包內放置的化學指示卡變色不合格者嚴禁使用。
(4)無菌包潮濕時不得使用。
(5)無菌物品包裝破損不得使用。
9.被朊毒體、氣性壞疽及突發原因不明的傳染病病原體污染的器械,應雙層封閉包裝并標明感染性疾病名稱,送消毒供應中心處理。
10.依照原衛生部頒布《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療用藥時積極查找病原菌、做藥敏試驗、減少經驗用藥。
11.醫療廢物與生活垃圾分開盛裝,對本科室所產生的醫療廢物按分類目錄正確分類,盛裝達容器3/4滿,扎口緊實嚴密,寫好中文標簽,病房與清運人員雙方認真交接簽字登記,清運人員專人專線運送到指定的暫存地。
三、皮膚科換藥室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1.室內布局合理,分區明確,標識清楚。
2.醫護人員進入室內,衣帽整潔,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規程。
3.無菌物品按滅菌日期依次放入專柜,過期重新滅菌。
4.無菌物品必須“一人一用一滅菌”。
5.嚴格執行原衛生部發布的《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手衛生設施完善,手衛生的依從性好,醫務人員掌握手衛生的基本知識,洗手的方法正確。效果監測合格。
6.無菌持物鉗應干燥保存,每4h更換滅菌。
7.治療車上物品應排放有序,上層為清潔區,下層為污染區;進入病室的治療車、換藥車應配有快速手消毒劑。
8.治療、護理及換藥操作應按清潔傷口、感染傷口依次進行,特殊感染傷口如:炭疽、氣性壞疽、破傷風等應就地(診室或病室)嚴格隔離,處置后進行嚴格終末消毒,不得進入換藥室。
9.被朊毒體、氣性壞疽及突發原因不明的傳染病病原體污染的器械,應雙層封閉包裝并標明感染性疾病名稱,送消毒供應中心處理。
10.每日紫外線消毒兩次,每次30min,紫外線燈管每周使用75%乙醇擦拭,每季度對紫外線燈強度進行監測。
11.堅持每日清潔消毒制度,地面濕式清掃,每日工作前、后清潔擦拭桌、椅等所有物體表面,遇污染隨時消毒。設置專用拖布,標記明確,分開清洗、懸掛晾干、定期消毒。每月對空氣、手、物表進行監測,每季度對消毒劑進行監測。
12.在診療過程中應實施標準預防,防護用物種類、數量符合工作需求,能正確使用。
13.醫療廢物應按《醫療廢物管理條例》的要求嚴格分類盛裝,交接登記,密閉運送,統一焚燒無害化處理。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井陉县| 和顺县| 尚义县| 宽甸| 惠水县| 华宁县| 石柱| 涞水县| 文登市| 闽清县| 大方县| 邯郸市| 琼结县| 洱源县| 富民县| 鹤峰县| 宣恩县| 加查县| 徐水县| 大洼县| 嵊州市| 枝江市| 商都县| 谷城县| 江阴市| 新郑市| 开远市| 康乐县| 元朗区| 抚宁县| 抚顺市| 临沭县| 额尔古纳市| 黄龙县| 庆城县| 安化县| 灵川县| 长岭县| 温泉县| 色达县| 靖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