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史之謎:一個經濟學的答案
- 華說
- 1009字
- 2020-10-23 10:51:42
近親結婚危害說
這是最為通行的解釋,自古至今信之者大不乏人。這一假說認為,禁止同姓通婚是為了避免近親結婚對生育帶來的危害。我們的祖先早早地就認識到了近親結婚會導致生育的后代畸形、多疾病乃至不育,從而不利人口繁衍和家族繼嗣。也就是說,中國的古人早在周代就已經有了現代意義上的優生學意識,意識到了近親結婚不利于優生優育。此說的源頭,出自《左傳》。《左傳·僖公二十年》記載:“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左傳·昭公元年》則云:“僑聞之,內官不及同姓,其生不殖,美先盡矣,則相生疾,君子是以惡之。故志曰:‘買妾不知其姓,則卜之。’違此二者,古之所慎也,男女辨姓,禮之大司也。”此外,《國語·晉語》也載有類似的說法:“同姓不婚,惡不殖也。”
雖然此說很能為我們祖先的臉面上增添光彩,但可惜經不起些許推敲。其一,同姓結婚不等于近親結婚。姓,源起于母系氏族,經過一代又一代的人口繁衍,到周代之時,兩個同姓之人的血緣關系可能已經非常遙遠了,雖然追溯到最初的源頭是同一個祖先。換言之,同姓與近親之間不能直接畫上等號。
其二,近親結婚會導致生育的后代畸形、多疾病,乃是一種習說,迄今并無確鑿科學的證據。在這一問題上,科學家們至今爭論不休,既有持“近親結婚對后代健康危害大”之觀點者,也有人認為這一觀點是無稽之談。譬如說,2009年,澳大利亞默多克大學比較基因組學的教授艾倫—比托對外發布了一項花了30年時間在11個國家進行的調查研究結果。其研究成果發現,非近親夫婦生出畸形嬰兒的概率是2%,近親夫婦生出畸形嬰兒的概率只不過增加到4%而已,而4%的比率在遺傳學上根本算不了什么,因而無須擔心出現遺傳方面的問題。
其三,最為有力的反證,是古代中國禁止同姓結婚,卻并不禁止表親間的婚姻。正相反,對于表親婚姻,人們往往津津樂道于“親上加親”,大有鼓勵之意。熟悉古代文學之人大抵知道,南宋著名詩人陸游曾經和表妹唐婉結為夫妻,不幸被陸母強行拆散,為后世留下了一段凄美的愛情故事。而在《紅樓夢》中,賈寶玉與林黛玉是姑表兄妹關系,薛寶釵和賈寶玉是姨表姐弟的關系,賈寶玉欲娶林黛玉而不得,最終與薛寶釵成婚。按照優生學的劃分,直系血親以及三代以內旁系血親結婚屬于近親結婚,不利于后代的健康,表兄妹結婚無疑是不折不扣的近親結婚。倘若“同姓不婚”的禁忌是出于預防近親結婚對生育帶來的危害,則何以古代中國對血緣如此之近的表親婚姻不加以禁止,反而加以表彰?同姓不婚之近親結婚危害說,不亦虛妄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