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淺談如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滲透育人功能

高新建

【摘要】學生道德品質的培養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德育教育滲透在初中英語教學中,不但能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且還能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道德情操、人格素養。因此,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極其重要。

【關鍵詞】初中英語 教學滲透 育人功能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指出:英語課程的總目標是使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英語學習的基礎上,特別注重提高用英語進行思維和表達的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際的意識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際能力,進一步拓寬國際視野,增強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使命感,形成健全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為未來和終身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良好的品德益于創造美好的社會生活,一個人只有具備良好品德才能益于自身、社會的發展。反之,哪怕學問再高、本領再強也無法對社會發展提供幫助。而將育人功能滲透于初中英語教學中,對幫助中學生準確掌握未來學習、生活中的正確方向尤為重要。所以,身為英語教師,我們應該充分挖掘教材,甄選網絡資源,在教學中不忘育人職責。

一、愛國主義教育

愛國是一個永恒的主題,愛國主義精神是千百年來沉淀下來的人們對自己祖國的一種深厚情感。在我的教學過程中,我通過設置情景,將愛國思想與教材內容相結合,相對于說教式的教育方式而言,它不僅更易于被學生接受,而且學生受到的觸動更深。

(一)熱愛祖國山河,樹立大國自信

人教版《Go for it》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在本單元中介紹了北京的頤和園、紫禁城、天安門以及其他地區的名山大川,如廬山、喜馬拉雅山、長江、黃河等,講述祖國大地上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激發學生對我國壯麗山河的無限熱愛,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在講解頤和園的過程中,我給學生們強調了它是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而且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中,是世界著名的古典園林之一。講解的過程中我給學生展示了頤和園的部分景觀圖,例如透過墻上的方棱窗中看到的美景:萬壽山倒映在水中,微風吹過碧波蕩漾,荷花隨之輕輕搖動、游船正劃過十七孔橋……每一處景觀宛如一幅畫,不禁讓人感嘆古人的智慧。山水景物與建筑相映成趣、渾然一體,引導學生學習、欣賞中國建筑的藝術魅力。同時也穿插了一些過去八國聯軍侵華時所帶來的破壞,將那時期相對落后的中國與如今快速發展的中國做了鮮明的對比,經歷了風雨苦難的中國終于鑄就了現在的輝煌。讓學生們分組討論了什么是“少年強則國強”,教育學生們熱愛自己的祖國。

另外,在講解喜馬拉雅山的時候,我與學生們分享了它雄偉的照片,我們欣賞著這世界上最高大最雄偉的山脈,它扶搖直上的高度,還有一側陡峭的山峰,頗為壯觀,著實令人驚嘆。喜馬拉雅山的主峰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我強調這些都是我們中國特有的美景,引導學生學會欣賞、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

(二)弘揚傳統文化,激發民族自豪感

1. 傳統節日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我們的傳統節日魅力獨特。我們的學生卻生活在繁華的大都市,對中國的傳統節日越來越不了解,除了可以放假的節日,其他節日恐怕他們知之甚少。而現在的人教版教材,多次出現了對中國傳統節日的介紹文章,正好給學生補上傳統文化這一課。人教版《Go for it》九年級上冊第二單元中國節日話題中,介紹了端午節——the Dragon Boat Festival,春節——the Spring Festival,元宵節——the Lantern Festival,潑水節——the Water Festival。在學習本單元的過程中,我們播放了介紹中秋節的英文視頻,加深他們對中秋節的了解。之后,我給學生分組并布置任務,要求每組負責介紹一個節日。我要求他們查找大量的文化信息,制作PPT,每組請一個代表發言。每個小組都用英語介紹了一個節日的由來、慶祝方式、典型活動和傳統習俗。在整個活動進行中,學生們積極參與,本單元被濃濃的中國傳統節日的文化氣息所充滿,我感覺學生們也很喜歡這樣的中國元素,樂于學習自己不了解的中國文化,其民族自豪感也大大增強。

2. 中國神話

神話是古代人類社會的產物,它開創了文學先河,給我們展現了當時先民對世界的認識。人教版《Go for it》九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3a講述的Full moon,full feeling中,提到了中秋節和嫦娥奔月的故事。我便開展了用英語講述傳統民間故事的活動。學生們補充了逢蒙的簡介、玉兔的故事、吳剛伐桂、后羿與嫦娥的故事,通過這些故事,我們不禁贊嘆在久遠的時代先民們能有如此豐富的想象力。在講解的時候我給學生進行了拓展延伸,例如嫦娥奔月的故事,我們曾笑稱“嫦娥是第一個登月的人”,而這些豐富的想象力在今天正在借助我國先進的科技逐漸成為現實。2016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正式批準了中國嫦娥3號著陸區4項月球地理實體命名等。對于神話知識,我感覺學生們的理解十分透徹,而且聯系生活實際也激發了他們濃厚的學習興趣。課余,我讓學有余力的學生試著翻譯其他的中國神話故事,如后羿射日、女媧補天、精衛填海等,以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希望他們能用自己的所學,更好地傳播、弘揚我們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

3. 中國茶文化

中國是茶的故鄉,是世界上最早發現茶樹、利用茶葉和栽培茶樹的國家。在人教版《Go for it》九年級第六單元When was it invented?講到了茶文化的起源。在學習了語言知識和掌握了語言技能的基礎上,把茶文化引入課堂。請喜歡飲茶的學生拍攝小視頻,用英語介紹品茶的每個步驟和注意事項。希望通過此活動引起更多學生對茶文化的興趣,希望有朝一日他們能將茶文化發揚光大,并成為中國文化繼承和傳播的小使者。

二、加強感恩教育,引領健全人格

感恩教育是教育者運用一定的教育方法與手段、通過一定的感恩教育內容對教育者實施的識恩、知恩、感恩、報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會“感恩”,對于現在的孩子來說尤為重要。因為在當代,大多數的家庭中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在家里,吃飯時最好的菜他一人獨享;電視遙控器他一人主宰;同學聚會,要設法把父母打發出去,或時不時給父母臉色,稍一不順心就耍性子,不知體恤父母。在學校課堂上,老師講課他打瞌睡,上語文課他看英語,上英語課他卻又看著語文,老師苦口婆心的規勸他視為耳旁風,不知感恩老師。所以,在這種環境下感恩教育尤為重要。

感恩教育是學生成長道路上的重要一步,在教學的過程中,我會適時地引導學生感謝他人的付出,讓學生從內心深處學會愛他人,盡可能地學會感恩,希望學生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前行。

人教版《Go for it》九年級第二單元有一段文章講到母親節、父親節。這時我向學生提出以下問題Who loves you the most in the world?What is the most touching moment between you and your mother or father?Why should we have these special days?What should we do on these days?并播放了視頻My father is a liar視頻內容。每到母親節、父親節的時候,我會要求學生制作卡片送給父母。鼓勵他們學會大膽地表達自己對父母的愛,學會對父母說謝謝,學會與父母溝通、換位思考,學會感念親恩,以實際行動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我們在人教版Go for it九年級第七單元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中學到了一首詩Mom Knows Best

Mom Knows Best
媽媽最了解

When I was a tiny baby crying all night,my Mom sang to me and stayed by my side.

當我是個小寶寶整夜哭鬧的時候,媽媽依偎在我身旁,唱歌送我入夢鄉。

When I was tired and hungry,she gave me food and warm arms to sleep in.

當我累了餓了的時候,媽媽給我食物和休憩的溫暖懷抱。

When I was two running through the field,she made sure I was safe and kept me from danger.

當我兩歲在田野里奔跑的時候,她確保我的安全,讓我遠離危險。

When I fell and hurt myself,she gave me a hug and lifted me up.

當我摔倒受傷的時候,她給我擁抱,扶我站好。

…………

Now I'm an adult,thinking back to those times.

現在我已長大成人,回想那過去的時光。

I coughed for days after eating that ice-cream,

吃了冰激凌讓我咳嗽不止,

and had scary dreams after watching that film.

看了恐怖電影讓我噩夢連連。

I was late for school from staying out past ten.

上學遲到只因10點還在外游蕩。

I regret talking back,not listening to Mom.

我真后悔呀!后悔不該頂嘴,后悔沒聽媽媽的忠告。

Mom knows best,and for me she wanted only the best!

媽媽最了解(孩子),她只是想怎樣對我最好!

在學完這首詩之后,我們給學生留了選擇性作業:(1)背誦全文,并回家找一個合適的機會背給媽媽聽;(2)自己創作一首贊頌媽媽的詩,讀給媽媽聽。并在接下來的教學中,要學生談談他們的父母在日常生活中都為他們做了什么,他們又為父母做了什么?自己覺得做的夠多、夠好嗎?如果不夠,以后將會做怎樣的改變?

我們希望通過這一系列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們感悟父母的養育之恩,理解父母對自己的關愛,進而對父母產生感恩之情,常懷感恩之心。

提到感恩教育,就不能不提美國最地道的節日就是“感恩節”(Thanksgiving Day)。每到感恩節我們都會讀有關這個節日的起源、歷史、習俗等相關文章,希望學生們理解這個節日的真正意義。感恩節的意義是要告訴我們人性的美好,從任何事上都可以體現出感恩,問候一下我們的父母、朋友、幫助需要幫助的人,都是感恩的表現。希望通過學習,讓我們的學生們學會感恩、學會珍惜、學會理解和寬容,最重要的是學會愛。

三、文明禮儀教育

近些年,隨著我國公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利用閑暇時間外出觀光、度假的游客日漸增多。但是部分游客“不文明”旅游行為的發生也屢屢受到國內外媒體的披露和報道。有些中國游客在國外的不文明行為,如隨地吐痰、當眾脫鞋、不遵守公共秩序、大聲說話、袒胸露背、愛占小便宜等不雅行為引起當地居民的反感。《中學生守則》中要求學生做到明禮守法講美德,而我們學生的“失禮”現象屢見不鮮:有的學生上課遲到、打瞌睡,卻沒意識到是對老師的不尊重;有的學生在早上升國旗儀式時,表現出一副無所謂的樣子,甚至隨意走動;有的學生在教室打鬧,在辦公室大聲喧嘩;有的學生亂丟廢棄物品;有的學生坐在公共汽車上,對身邊的老人視若無睹……正因為如此,我會抓住每一個機會對學生進行文明禮儀教育。

我們的教材中在多個單元涉及文明禮儀問題。比如在教授人教版《Go for it》八年級下冊第九單元Have you ever been to a museum?時,讓學生討論并總結參觀博物館的禮儀。通過表演的形式呈現他們所見的其他公共場所(如超市、圖書館、旅游景點)的文明行為和不文明行為,之后總結人人應該遵守的公共禮儀,希望學生用實際行動踐行這些公共禮儀。

在人教版《Go for it》八年級下冊第三單元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和九年級第三單元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where the restrooms are?學習了如何用禮貌用語提出問題或給出建議。在九年級的學習中,我們將所學過的禮貌用語進行了總結,并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舉例說明了使用這些禮貌用語的語境。比如,在教室或者宿舍使用空調的時候可以說“Do you mind if I turn on the air conditioner?”在借用別人的文具時可以說“Could I please borrow your ×××?”當勸阻同學不要在教室里追逐打鬧的時候可以說“Would you please not chase each other in the classroom?”這樣不僅能夠促進學生學以致用,而且更能借機教會學生文明交際、以禮待人、尊重他人、與人為善。

道德教育是一個系統性、復雜性的過程,作為一名優秀的英語教師,就必須在教學中始終讓學生能夠獲得快樂的英語學習環境,并在知識傳授過程中融入德育教育,使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也得到道德品質的培養。希望通過我們潛移默化的學習,讓學生牢記: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荀子·修身》)。

參考文獻

[1]全旭玲.談如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加強文化教育[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2012(11).

[2]仉艷秋.如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弘揚中國傳統文化[J].現代教育學刊,2017(02).

[3]高吉鵬.淺析德育教育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滲透[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2015(01).

(本文獲2018年海淀區“風采杯”教學論文一等獎)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庆安县| 美姑县| 连平县| 永清县| 漠河县| 萍乡市| 扎鲁特旗| 历史| 广宗县| 江北区| 大港区| 黑龙江省| 林芝县| 临高县| 南充市| 碌曲县| 新兴县| 桦川县| 噶尔县| 五大连池市| 郴州市| 岳阳县| 新和县| 德令哈市| 镇平县| 秦安县| 房产| 图们市| 汨罗市| 兴仁县| 巴青县| 民乐县| 龙门县| 马山县| 固始县| 大冶市| 建宁县| 白朗县| 巫山县| 都江堰市| 六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