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5屆中國化學奧林匹克競賽(決賽)理論試題解析(2011年12月3日·長春)

試題

第1題(13分)

同族金屬A、B、C具有優良的導熱、導電性能,若以I 表示電離能,I1最低的是B, (I1+I2)最低的是A, (I1+I2+I3)最低的是C。

1-1 同族元素D、E、F(均為非放射性副族元素)基態原子的價層電子組態符合同一個通式,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在A、B、C所在族之前。請給出D、E、F的元素符號及價層電子組態的通式。

1-2 元素A存在于動物的血藍蛋白中,人對A元素代謝紊亂可導致Wilson病。

(1)A2+硫酸鹽在堿性溶液中加入縮二脲HN(CONH22,會得到特征的紫色物質,該物質為-2價的配位陰離子,具有對稱中心和不通過A的二重旋轉軸,無金屬-金屬鍵。請畫出該陰離子的結構(A必須寫元素符號,下同)。

(2)通過A2+與過量的丁二酮肟形成二聚配合物,實現了A2+的平面正方形配位向A2+的四方錐形配位轉化,請畫出該配合物的結構(丁二酮肟用表示)。

1-3 用B+的標準溶液滴定KCl和KSCN的中性溶液,得到電位滴定曲線,其拐點依次位于M、N、P處。

(1)請分別寫出在M、N、P處達到滴定終點的離子方程式。

(2)在N處的物質是無支鏈的聚合物,請至少畫出三個單元表示其結構。

1-4 元素C的單質與單一的無機酸不起作用,但可溶于王水。C與O2和F2作用制得化合物X,在X中C的質量分數為57.43%, X的結構與1962年N.Barlett開創性工作的產物極為相似,通過推演給出X的化學式。

第2題(12分)

化合物A為非放射性主族元素M與氧的化合物,將13.712 g A與過量熱稀硝酸充分反應后,得到不溶物B和溶液C,將B洗凈后與過量草酸混合,加入過量稀硫酸并充分反應,生成的氣體全部通入過量的熟石灰溶液中,得到4.004 g不溶物質。控制溫度,M的單質與氧反應,生成具有較強氧化性的D, D含氧10.38%。

2-1 通過計算給出D的化學式。

2-2 通過計算給出A的化學式。

2-3 給出B在硫酸溶液中與草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2-4 圖2示出M的一種氧化物的晶體結構,寫出該氧化物的化學式,簡述推理過程。

圖2 M的一種氧化物的晶體結構

第3題(10分)

一容積可變的反應器,如圖3所示,通過活塞維持其內部壓力與恒外壓相等。

圖3 容積可變的反應器示意圖

在恒溫、有催化劑條件下,反應器內進行如下反應:

N2(g)+3H2(g)2NH3(g)

3-1 若平衡時,反應器的容積為1.0L,各物質的濃度如下:

現向平衡體系中注入4.0 mol N2。試計算反應的平衡常數Kc和反應商Qc,并由此判斷反應將向什么方向進行。

3-2 若平衡時,反應器的容積為V,各物質的濃度分別為c(N2), c(H2)和c(NH3),現向平衡體系中注入體積為xV的N2(同溫同壓)。設此條件下1 mol氣體的體積為V 0,試推導出Qc的表達式,并判斷反應方向。

第4題(13分)

4-1 硅酸根基本結構單元是硅氧四面體(SiO4),可以用三角形表示硅氧四面體的平面投影圖形,三角形的頂點代表一個O原子,中心是Si和一個頂角O的重疊。若干硅氧四面體可以連接成層狀結構,如圖4-1(a)所示;兩個硅氧四面體共用一個氧原子,又可以將其簡單地表示為圖4-1(b)。

圖4-1 幾種層狀硅酸根結構的圖示方法

圖4-1 幾種層狀硅酸根結構的圖示方法(續)

每一種層狀結構可以用交于一點的n元環及環的數目來描述,例如圖4-1(b)可以描述為63

圖4-1(c)~(h)給出在沸石分子篩中經常見到的二維三連接層結構,圖4-1(c)和圖4-1 (d)可分別描述為4.82和(4.6.8)(6.82)。

試將對圖4-1(e)~(h)的描述分別寫在答卷上。

4-2 分子篩骨架中存在一些特征的籠狀結構,見圖4-2。籠狀結構是根據構成它們的多面體的各種n元環進行描述的。例如圖4-2(a)所示的籠可以描述為45.52;而圖4-2(b)的籠可以描述為46.62.63

試將對圖4-2(c)~(h)的描述寫在答卷上。

圖4-2 分子篩骨架中存在的一些特征籠狀結構

4-3 分子篩骨架中的籠狀結構可以采用下述方法畫出:將最上一層放在平面圖的最內圈,下一層放在次內圈,以此類推,直到最底層放在平面圖的最外圈。圖中各原子之間的連接關系、各種環及其位置當然要與籠狀結構中保持一致。例如圖4-3(a)所示的籠,可以表示為圖4-3(a′)。

圖4-3(b)~(d)結構不完整地圖示在圖4-3(b′)~(d′),即只給出了結構的最上層和最下層的圖示,試在答卷上畫出完整的平面圖。

圖4-3 幾種籠狀結構及圖示(或不完整圖示)

圖4-3 幾種籠狀結構及圖示(或不完整圖示)(續)

第5題(14分)

高溫條件下反應機理的研究一直是化學反應動力學的基本課題,1956年的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在該領域作出過杰出的貢獻。科研工作者研究了1000 K下丙酮的熱分解反應并提出了如下反應歷程:

5-1 上述歷程是根據兩個平行反應而提出的,請寫出反應方程式。

5-2 實驗測得1000 K下熱分解反應對丙酮為一級反應,試推出反應的速率方程。提示:① 消耗丙酮的主要基元步驟是反應(3); ② 可忽略各基元反應指前因子的影響。

5-3 根據5-2推出的速率方程,計算表觀活化能。

5-4 分解產物中的CH4可以和水蒸氣反應制備H2

CH4(g)+H2O(g)—→ 3 H2(g)+CO(g)

試根據下表數據計算該反應在298 K時的和平衡常數,并指出平衡常數隨溫度的變化趨勢。

相關物質的熱力學數據(298 K)

第6題(8分)

甲酸和乙酸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移取20.00 mL甲酸和乙酸的混合溶液,以0.1000 mol L-1NaOH標準溶液滴定至終點,消耗25.00 mL。另取20.00 mL上述混合溶液,加入50.00 mL 0.02500 mol L-1KMnO4強堿性溶液,反應完全后,調節至酸性,再加入40.00 mL 0.2000 mol L-1Fe2+標準溶液,用上述KMnO4標準溶液滴定至終點,消耗24.00 mL。

6-1 計算混合溶液中甲酸和乙酸的總量;

6-2 寫出氧化還原滴定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6-3 計算混合酸溶液中甲酸和乙酸的濃度。

第7題(18分)

2002年,Scott等人首次完成了C60的化學全合成,該成果為今后合成更多和更豐富的C60衍生物帶來了可能。下面是其全合成的路線(無機產物及副產物已略去):

7-1 寫出上述合成路線中a、b、c和d所對應的試劑或反應條件;

7-2 畫出上述合成路線中中間體A~I的結構簡式;

7-3 寫出中間體J的對稱元素;

7-4 給出從中間體I到J的反應機理。

第8題(12分)

最近的研究表明,某種新型的胍鹽離子液體(GIL)對Michael加成反應有很好的催化活性。進一步的研究表明,GIL還具有一定的堿性。以下是某研究小組利用GIL為催化劑,合成多官能團化合物H的路線:

8-1 畫出A和C的結構簡式;

8-2 畫出B、D、F和G的結構簡式;

8-3 給出從中間體E到F的反應機理;

8-4 從周環反應的角度看,反應中間體G轉化為目標產物需經過一次(1) 遷移,其驅動力為(2)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丹棱县| 施甸县| 绥滨县| 鄄城县| 宝坻区| 长兴县| 海盐县| 衡南县| 茶陵县| 千阳县| 松潘县| 改则县| 会宁县| 民丰县| 邵阳市| 铜陵市| 东阿县| 海安县| 双鸭山市| 丹江口市| 无棣县| 阿城市| 池州市| 日喀则市| 登封市| 滦平县| 定安县| 连云港市| 南和县| 丹江口市| 长沙市| 台湾省| 光泽县| 饶阳县| 天门市| 苏尼特左旗| 杭锦旗| 大荔县| 台湾省| 金湖县| 六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