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節能原理與實踐理論
- 余曉平
- 1261字
- 2020-09-25 10:43:11
1.3 本書研究思路
1.復雜系統的分析研究方法
建筑是一個開放、復雜、動態的巨系統,建筑既具有人文社會科學的特性,又有工程技術科學的特征,還具有顯著的地域屬性。建筑科學屬于應用科學,同時又與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交叉,其研究具有顯著的復雜性。建筑節能的研究需要采用系統的、綜合的方法,才能回答建筑節能的基本問題。從系統科學的高度,采用現代科學的研究方法,借鑒社會學的理論,從宏觀定性到微觀定量都要綜合多學科的理論和方法,才能應對建筑節能這一復雜問題。建筑節能的系統分析方法強調自然屬性與社會屬性的統一,運行社會學的基本理論與方法來分析建筑節能實踐中的具體問題,并結合中國獨特的社會背景,克服單純從技術和工程角度認識建筑節能的觀念局限,有利于更全面深入地把握建筑節能工程各個因素間的交叉作用,從而更準確地理解建筑節能工程的運行機制,提高建筑節能發展的質量和效率。
2.比較的研究方法
建筑系統與人類生命圈類似,建筑是一個開放的、復雜的巨系統,具有“生命系統”的典型特征,建筑系統是一個有機系統。建筑節能的研究可以借鑒“生命科學”的理論與方法去研究建筑節能從規劃設計、施工調試、運行維護到節能改造等壽命周期各階段的不同問題。縱向比較主要指微觀建設項目壽命周期縱向分析,對時間上建設項目縱向的比較研究。比較包括將建筑節能作為社會系統節能的一個方面,與交通節能、生產節能等領域的節能進行比較,通過建筑節能的復雜性研究建筑節能的特殊性,認識建筑節能發展的規律。比較的研究方法還包括不同氣候地區的建筑節能發展規律比較,也包括將我國的建筑節能發展與國外先進國家建筑節能發展進行比較,研究中國特色的建筑節能發展之路。
3.宏觀理論與微觀理論相結合的研究方法
宏觀研究與微觀研究,兩者存在著一種不可缺少、相輔相成的互補關系,而且建筑實踐活動往往是從微觀出發的,整體性也是以微觀的協調發展來反映的。由于建設項目本身的不可重復性,從空間上,不同國家、區域、城市、小區或建筑的宏觀能耗都是由建筑不同功能區域的不同房間的所有微觀構件單元共同產生的;從時間上,建筑壽命周期能耗是由壽命周期內不同年份的逐月、逐日、逐時的瞬間能耗構成的。所以,建筑節能的研究,既要分析建筑節能不同子系統的作用機制;又要研究大到整個國家宏觀的建筑節能發展機制,從建筑單體節能到城市建筑能源規劃,從微觀到宏觀集成,又由宏觀理論指導微觀實踐的研究思路。
4.理論結合實踐的研究方法
理論研究是為工程實踐服務的,建筑節能的科學觀是指導建筑節能理論研究的指導思想,是建筑節能社會實踐活動的認識基礎和方法基礎。本研究在建立建筑節能的認識論和方法論的基礎上,所構建的建筑節能科學觀體系,以及對建筑節能科學觀應用與工程技術及教育等問題的研究,都是以國內外建筑節能實踐開展近四十年來的具體問題作為研究對象,通過結合工程實踐中的典型問題進行剖析,澄清一些建筑節能的模糊認識,探索建筑節能發展及科學認識方面存在的根本問題。只有將建筑節能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才能使建筑節能的科學觀與應用理論真正指導建筑節能整個社會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