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科技蟲草研究概要
- 樓良水
- 2791字
- 2020-09-27 15:57:38
第一章
概述
1.1 中國蟲草有關的史料記載
古往今來,追求永生及健康是人類有史以來永恒不變的話題。中國從距今五千年前的大荒神帝(神農氏)到歷代著名皇帝,除了能征善戰外,都得安排御醫,遍嘗百草,尋找治病良藥,一為自己“萬歲!”,二為臣子、子民治病,以得人心。從三皇五帝至今,就有許多美麗的傳說。敢于犧牲的成千上萬的醫生們用自己的生命去采摘百草,去體驗百草的毒性和功效,這就是中醫藥文化。
蟲草的應用在一千多年前的醫學書籍《藏本草》中就有記載,蟲草有“潤肺、補腎”之功效;到清朝雍正或乾隆年間,蟲草已被正式列為藥材。將從古到今有關蟲草的記載作以下梳理,以供大家參閱。
◆1694年,汪昂的《本草備要》:“冬蟲夏草,甘平,保肺益腎,止血化痰,止勞咳。”
◆1757年,吳儀洛的《本草從新》:“入肺、腎經。甘、平。保肺、益腎、止血、化痰、已勞嗽。治膈癥皆良。保肺氣,實腠理,補腎益精。主治:肺虛咳喘,癆嗽,痰血,自汗,盜汗,腎虧陽痿,遺精,腰膝酸痛。”
◆1765年,趙學敏的《本草綱目拾遺》:“治膈癥,蠱脹,病后虛損。”“夏草冬蟲,功與人參同,能治諸虛百損。以其得陰陽之氣全也。功與人參、鹿茸同,但藥性溫和,老少病虛者皆宜食用……”“冬蟲夏草性溫暖,補精益髓,此物保肺氣。”
◆《本草再新》:“有小毒,入肺、腎二經。”
◆1778年,唐銓衡的《文房肆考》:“孔裕堂,桐鄉烏鎮人,述其弟患怯,汗大泄,雖盛暑,處密室帳中,猶畏風甚,病三年,醫藥不效,癥在不起,適有戚自川解組歸,遺以夏草冬蟲三斤,遂日和葷蔬作肴燉食,漸至痊愈,因信此物之保肺氣,實腠理,確有征驗,嗣后用之俱奏效。”
◆1791年,徐昆的《柳崖外編》:“和鴨肉燉食之,大補。”
◆1808年,王秉衡的《重慶堂隨筆》:“冬蟲夏草,具溫和平補之性,為虛瘧、虛痞、虛脹、虛痛之圣藥,攻勝九香蟲。凡陰虛陽亢而為喘逆痰嗽者,投之悉效,不但調經種子有專能也。”
◆1840年,姚瀾(又名維摩和尚)的《本草分經》:“甘,平。補肺腎,止血化痰,治勞嗽。”
◆1848年,吳其撂的《植物名實圖考》:“羊城(今廣州)采以為譔,云鮮美,益與啖禾蟲同。”
◆1875年,《吾廬筆談》:“冬蟲夏草乃植生而冬動物,今閩、廣尚有之。”
◆1920年,張山雷的《本草正義》:“冬蟲夏草,始見于吳氏《本草從新》,稱其甘平,保肺,益腎,補精髓,止血化痰,已勞嗽。近人恒喜用之,皆治陰虛勞怯,咳嗽失血之證,皆用吳氏說也,然卻未見其果有功效。”“入房中藥用,此物補腎,乃興陽之作用,宜于真寒,而不易于虛熱,能治蠱脹者,亦脾腎之虛寒也。趙氏引諸家之說極多,皆言其興陽溫腎。”
◆1941年,《本草用法研究》:“此物一蟲一草,一熱一寒。夏草性寒,單用令婦女絕孕無子;冬蟲性熱,壯命火,益精髓,補肺腎,實腠理。兩者同用則甘,無毒,養肺益陰,化痰,益氣,止血,治勞嗽膈癥,諸虛百損。”
◆清龍柏(佩芳)的《藥性考》(原名《太醫院手記》):“味甘、性溫、秘精益氣,專補命門,甘平,保肺益腎,補精髓,止血化痰,已勞嗽,治膈癥皆良。”
◆檀萃的《黔囊》:“夏草冬蟲出烏蒙塞外,暑茁土為草,冬蜇土為蟲。”
◆《青藜余照》:“四川產夏草冬蟲,根如蠶形,有毛能動,夏月其頂生苗,長數寸,至冬苗槁,但存其根,……”
◆《四川通志》記載:“冬蟲夏草出里塘(土司名,今四川理化縣),撥浪江山。明謂之溫暖,其說其是,又稱其補精益髓,則盛言其功效耳,不盡可憑也。此物補腎,乃興陽之作用,宜于真寒,而不宜于虛熱。”
◆《得轂軒叢膘》:“土人往往取以燉魚肉雞鴨食之,大補腎水;亦可配合補藥,老年人食之更宜。余求得數十枚,溶示于人。或曰,人患心頭疼。以此蟲煎湯食之,立愈,永遠不發。”
◆《七椿園西城聞見錄》記載:“夏草冬蟲生雪山中,夏則葉歧出類韭,根如朽木,凌冬葉干,則根蠕動化為蟲。入藥極熱。”
◆《新編藏藥配方》:“滋補強身,陽痿遺精,體虛多病,支氣管炎等癥。”
◆《新編藏醫學》:“治腰膝酸痛,陽痿遺精,體虛多病,支氣管炎等癥。”
◆《西藏冬蟲夏草》:“治老年慢性支氣管炎,肺結核,肺氣腫及肺炎等癥。”
◆《藏醫藥》:味甘、性平。補肺益腎,強精,化痰。主要用于腎腰疼痛,陽痿遺精,虛弱老損,老年性慢性支氣管。
◆《現代實用中藥》:“適用于肺結核、老人衰弱之慢性咳嗽氣喘,吐血、盜汗、自汗;又用于貧血虛弱,陽痿遺精,老人畏寒,涕多淚出等證,為溫和之壯補藥。”
◆《云南中草藥》:“補肺,壯腎陽。治痰次喘咳。”
◆《中國醫藥年鑒》1992年版:“鎮靜、解毒作用。”
◆《中國藏藥》1996年版:防治心血管疾病、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壓、改善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
◆《現代中藥藥理學》(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年):對慢性胃炎、胃功能衰竭的作用。
◆《中藥藥理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年):強身延年,延緩衰老作用。
◆《中藥大辭典》:“補虛損,益精氣,治陽痙遺精、腰膝酸痛,病后久虛不夏。”
◆《本草叢新》:蟲草性味甘,溫。功能補肺益腎,化痰止咳。可用之于久咳虛喘,產后虛弱、陽痿陰冷等“虛”的病癥。曰:“四川嘉定府所產者最佳。云南、貴州所出者次之。冬在土中,身活如老蠶,有毛能動,至夏則毛出土上,連身俱化為草。若不取,至冬則復化為蟲。”
◆《本草綱目拾遺》對其記載尤詳:“夏草冬蟲,出四川江油縣化林坪,夏為草,冬為蟲,長三寸許,下跌六足,屜以上絕類蠶,羌俗采為上藥。”
◆《簡明家庭中醫百科全書》:“甘溫,功在益肺腎,補精髓,止血化痰。是平補陰陽之品,溫和的強壯劑,可治諸虛百損。”
◆《各地動物藥調查》:“治療慢性支氣管炎對咳、痰、喘癥等,治療老年慢性支氣管炎并發阻塞性肺氣腫,治哮喘。”
◆《云南中草藥》:“補肺、壯腎陽、治痰飲喘咳。”能解鴉片中毒和治療黃疸病。
◆《四川通志》:“明謂之溫暖,其說其是,又稱其補精益髓,則盛言其功效耳,不盡可憑也。此物補腎,乃興陽之作用,宜于真寒,而不宜于虛熱。”
◆《重慶堂隨筆》:“冬蟲夏草,具溫和平補之性,為虛瘧、虛痞、虛脹、虛痛之圣藥,功勝九香蟲。凡陰虛陽亢而為喘逆痰嗽者,投之悉效,不但調經種子有專能也。”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記載:“冬蟲夏草(Dongchong xiacao Cordyceps),本品為麥角菌科真菌冬蟲夏草菌Cordyceps sinensis(Berk.)Sacc.寄生在蟲草蝙蝠蛾科昆蟲幼蟲上的子座及幼蟲尸體的復合體。夏初子座出土,孢子未發散時挖取,曬至六七成干,除去似纖維狀的附著物及雜質,曬干或低溫干燥。性味與歸經,甘、平。歸肺、腎經;補肺益腎、止血、化痰;用于久咳虛喘、勞嗽咯血、陽痿遺精、腰膝酸痛。置陰涼干燥處,防蛀。”
◆15世紀,西藏的《甘露寶庫》記載了冬蟲夏草。日本金城典子博士的譯文如下:“冬蟲夏草能夠恢復身體失去的精氣,調理身體機能,除去因為過于偏重體力的增強而產生的疾病,避免罹患消化器官方面的疾病。對于任何疾病都很有效,無副作用,是具有多種效能的寶庫。”
◆《中藥大全》記載其功效為:益肺腎,止喘嗽,擴長支氣管。其浸劑能顯著擴張動物離體的支氣管,對小白鼠有鎮靜和催眠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