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中國農村信用社研究(1951-2010)作者名: 陳儉本章字數: 505字更新時間: 2020-09-27 15:54:03
第二章
新中國農村信用社按照合作制普遍建立時期(1951—1957年)
1951年至1957年是新中國農村信用社按照合作制要求普遍建立時期。在這一時期,經過土地改革,廣大農民分得了土地,壓迫農民幾千年的封建剝削制度被廢除了,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生產力,個體農民發展生產的積極性空前高漲。但是,由于受到資金、技術和生產工具等條件的限制,廣大農民又有互助合作的愿望。如何把農民組織起來走互助合作的道路,實現農業合作化?這是新政府所要解決的重大問題。實現農業合作化主要有三種途徑:在生產領域里建立農業生產合作社,在商業領域里建立供銷合作社和在金融領域里建立信用合作社。它們之間是相互聯系、相互促進的,其中,農業生產合作社和供銷合作社離不開信用合作社的資金支持。然而,資金缺乏是新中國初期面臨的一個普遍問題,在國家資金供給不足的情況下,如何把農村閑散資金組織起來,支持農業生產的恢復和發展?在政府的組織和領導下,一方面努力將國家銀行機構的觸須向廣大農村延伸,另一方面在廣大農村地區組建農村信用合作社,通過吸收農民存款為農民發放貸款,支持了農業生產的恢復和發展,結束了高利貸統治農村金融市場的歷史,而且推動了農業互助合作運動的發展和農業合作化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