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與練習一
一、思考題
(一)提高申論寫作水平可以走捷徑嗎?為什么?
(二)學習申論寫作為何不能僅做模擬試題?
(三)申論論證與高考話題作文的區別。
二、練習
(一)從互聯網上下載2012年安徽公務員錄用考試申論試卷(A類),做第3題。[1]
(二)下面是一篇申論論證點評,請結合試題指出點評的對錯。
2007年“國考”申論《命脈》(政論文)點評
評語:該文添加了副標題:論加強農村土地管理的緊迫性,就意味著文章的論點是這個副標題,但首段不提中心論點,這樣就有沒有扣題的嫌疑,注意!!其他基本符合政論要求。
命 脈
——論加強農村土地管理的緊迫性
土地是農業生產的基礎,是農村經濟發展的必備條件,是農民生活的保障,因此,土地是農民生存的命脈。保護土地資源不僅有利于我國解決三農問題,而且還是黨鞏固執政為民方針的重要手段。因此,加強農村土地管理工作非常緊迫和必要(添加1句點題)(說明:文中宋體字為點評者語言)
近年來,在商業利益和政府雙重利益的驅動下,我國城郊農民大量失地,并且土地補償標準低,這使失地農民成為無地可種、無正式工作崗位、無社會保障的流民。這嚴重影響了農村的經濟發展,不利于我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違背了科學發展觀的精神實質。因此,加強土地資源管理迫在眉睫。
加強對農村土地資源的管理,有利于農村經濟的穩定發展。城鄉二元制在我國普遍存在,社會的人力、財力都已經流向城市,農村經濟發展很大一部分只能靠農業的發展,而農業發展需要土地資源作為根本保障。如果農村的土地都被商業機構和地方政府非法占用,則農村經濟的發展將失去動力。因此,國家應出臺相關政策措施,加大農村土地管理的力度,為農村經濟發展提供保障。因此,加強對農村土地資源的管理,有利于農村經濟的穩定發展。(添加1句強調分論點)
加強對農村土地資源的管理,有利于我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要求在經濟發展的同時正確處理各種社會矛盾。農村土地被非法占用、征用,正是農民與商業機構、部分地方政府的突出矛盾表現。我國有9億多農民,農民是我國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且是社會階層中的弱勢群體。因此,解決土地問題、解決農民問題是我國構建和諧社會至關重要的環節。只有不斷加強農村土地資源管理,解決農民問題,才能加快推進我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因此,加強對農村土地資源的管理,有利于我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添加1句強調分論點)
加強對農村土地資源的管理,有利于貫徹科學發展觀。科學發展觀要求發展是第一要義,要以人為本,全面、可持續地發展。土地被非法占用不利于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民失地、權益無保障,違背了以人為本的原則;土地資源遭受破壞、退化,不符合全面、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因此,過度征地、違法占用土地的行為根本違背了科學發展觀的精神實質。因此,加強對農村土地資源的管理,有利于貫徹科學發展觀。(添加1句強調分論點)
總之,土地是廣大農村穩定發展的基礎,是9億農村人口賴以生存的命脈,我們應以十七大精神為行動指導,切實貫徹科學發展觀,不斷加強農村土地資源的管理,確保農村土地資源可持續發展。
[1] 2015年的“國考”市(地)以下申論試卷第二題采用了這種命題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