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青春作伴:南燕學工文集
- 安曉朋
- 9字
- 2020-09-25 15:07:20
第一篇
思想政治教育
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創新思維
摘 要:黨的十八大對教育改革提出了明確的方向和要求,“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本文試圖闡述當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艱巨任務和面臨的挑戰;探討新形勢下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正能量的思路,在實現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讓當代大學生煥發出青春絢麗的光彩。
關鍵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創新思維;核心價值體系
青年大學生是黨和國家實施人才強國戰略的重要力量,也是我們民族復興的希望,只有贏得青年,才能贏得未來。14年5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給北京大學學生回信中,勉勵當代青年珍惜韶華、奮發有為,勇做走在時代前面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這是黨對青年,包括當代大學生的殷殷期盼,也是國家對青年的深深呼喚。認真學習十八大精神,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事關黨的執政基礎和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前途命運的一項重要戰略任務。認真分析當前高校思想政治存在的主要問題,努力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思維和實踐,是高校各級黨組織必須認真思考的課題。
[1] 安曉朋,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黨委副書記、學生工作處處長。
一、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任務艱巨
黨的十八大對我國教育的發展目標繪出了宏偉的藍圖,主要體現在公平公正、創新精神和以立德樹人的宗旨上。中國教育的出路在于深化改革,高校教育體制改革作為國家整體教育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兩者相輔相成,不可分離。當前,高校教育體制改革正處在新時期的起點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也應順應新形勢的要求,以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更加奮發有為地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找準關鍵、明確目標,在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要求上下功夫;要抓住靈魂、把牢方向,在鞏固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上下功夫;要潛心育人、德育為先,在提升師生政治素質和道德情操上下功夫;要夯實基礎、抓好載體,在管好用好各類思想文化陣地上下功夫,任務光榮而艱巨。
二、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臨嚴峻挑戰
當前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在我們黨面對極為嚴峻復雜的國際和國內經濟、政治體制深刻變革的環境中進行的。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和各種社會矛盾凸顯,各種因素都讓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面臨著極大的挑戰。毋庸置疑,經過高校各級黨組織多年的艱苦努力,高校大多數師生的思想政治素質總體上是好的,他們擁護黨的改革開放政策,對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前途充滿信心;他們思想解放、求真務實,有較強的創新意識和開拓精神;他們事業心強,富有進取精神和競爭意識,具有較高的道德理想和道德追求等。但是我們在充分肯定他們積極向上的基本素質的同時,也應看到他們中一些值得注意的問題。
1、少數學生政治信仰和立場不夠堅定。隨著人們價值取向、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日益多樣,一些非馬克思主義、非社會主義的思想意識和價值觀念在滋長蔓延,有的對馬克思主義一元化指導地位不夠篤定,有的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沒有真學實用。同時對西方一些國家宣揚的所謂民主、自由、人權等認識不清,甚至盲目崇拜;有的學生和教師在價值取向上呈現出向自私和功利方面傾斜的趨勢。同時,追求物質主義、消費主義、享受主義,日益成為一種社會普遍現象。金錢至上觀念有所泛濫,人文精神有所喪失,人性的物化導致一些人緊張、焦躁、精神崩潰,部分學生的精神追求和心理健康堪憂。
2、少數學生受市場經濟的負面因素影響,價值觀念開始蛻變。有的個人主義惡性膨脹,不顧全大局。有的私字當頭、“我”字第一,工作討價還價;有的為了達到個人的某些目的,到處走后門,拉關系;有的將人際關系庸俗化,污染校園學術氛圍,渙散黨員隊伍的斗志,削弱黨組織的凝聚力。
3、少數學生法紀意識淡漠,不僅不學法、不懂法,且對與自身工作和生活密切相關的規章制度也不了解,憑想當然辦事,跟著感覺走。有的表里不一、言行不一,當面說一套背后做一套。有的打折變通,喜歡打“擦邊球”。有的寬以待己,嚴以律人。有的稀里糊涂地觸犯法律底線,受到嚴厲懲處。當馬家爵、藥家鑫,“我爸是李剛”等事件出現之后,引起社會的極大震撼,人們都在質疑我們的高校到底怎么啦?為什么屢屢出現這種令人痛心疾首的問題。
4、面對錯綜復雜的社會現象和各種社會思潮的激烈沖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論研究相對滯后;此外,高?;鶎狱h組織的作用發揮不明顯,有的對思想政治工作認識不深,重視也不夠;部分從事大學生思想教育的同志自身對形勢心存困惑,對解決存在的問題感到束手無策。還有面對近年高校困難學生人數比例上升和畢業生就業壓力增大等許多新情況,不能及時調整思路,轉變觀念,改進方法,使得對大學生教育和管理跟不上形勢發展的要求,某些大學生思想問題和實際困難得不到及時解決。另外,我國高校從事學生工作隊伍規模偏小,日常工作繁雜瑣碎,精力有限無法做到工作細致、面面俱到;加之學校對從事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同志缺乏系統培訓,以行政管理手段代替思想教育工作等。
三、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創新思維
以上從四個方面列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問題以及少數學生和教師價值觀念的錯誤傾向。這些問題如果不切實加以解決,必然制約高校人才培養和渙散黨員干部隊伍的斗志,削弱黨組織的凝聚力、創造力和戰斗力,其危害性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中國目前的教育制度是以傳授書本知識為主要教學內容,以考試為主要驅動的機制,這種制度雖然也能夠培養出一批應用型人才,其中有些人也會有所造詣;但是這樣的制度很難培養出有能力超越現有體制架構的世界一流科學家或者能夠在世界舞臺上開疆拓土的一流企業家。因為一流人才的培養需要特定的人文素養和人格素質,而不是僅僅擅長于已有知識的傳承,目前我們還缺乏發展這些素質的意識、動力和機制。解決這個問題,需要高校教育機制的創新,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也需要創新。我們要積極探索黨的十八大新形勢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徑、新方法和新手段,建立和完善比較理想的長效機制。
當前,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創新思維,要著力大學生德育的修養,尤其是在人文素養和人格素質方面的培養。從理論和實踐上考慮,其基礎層次工作莫過于以下五個方面。
1、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學習教育。這種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包括由統一指導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強大精神力量和基本道德規范,形成了一種超越個人的道德價值觀——即社會理性。這種道德價值觀的出發點是在謀求個人利益的同時,主張尊重所有社會成員的平等權益。從而進一步形成對所有社會成員的權益和尊嚴的尊重;這是一種兼顧個人、他人和社會整體利益的價值觀和由此而建立的社會運作制度,具有鮮明的社會理性內涵,有利于提升大學生人文素養及人格素質,轉化為創新能力和物質、非物質生產力。
2、打造優秀、堅實的文化根基,包括形成一個具有較高道德水平的價值觀和一種富于高度認知理性、高度認知智慧的文化積淀,強調做學問先做人,嚴謹治學的態度,培養大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道德觀。
3、完善公平公正的教育制度,去彌補道德價值體系社會制約力的不足,用具有約束力的方式,阻止公平公正的缺失轉化為反社會的行為,從而保障思想政治工作正能量得以健康釋放。
4、要懲治腐敗,抵制“潛規則”,推進黨風廉政建設,營造風清氣正的教育環境,并做實做出成效,讓大學生看到希望,增強信心。
5、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克服形式化、簡單化,切忌生搬硬套。要兼容并包,堅持以理服人,允許學生爭論,允許學生保留不同看法,要聽得進尖銳批評意見。要充分信任、熱情關心和嚴格要求青年,為他們拓展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激發他們奮發向上、刻苦學習、報效祖國的正能量。
中國的改革開放正處于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一場社會大變革方興未艾?!皩嵺`永無止境,發展未有窮期”,我們要認真學習5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同各界優秀青年代表座談時的重要講話,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為完成黨和國家人才強國的戰略任務,為開創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貢獻我們應有的力量。
參考文獻:
[1] 新華社。習近平給北京大學學生回信勉勵當代青年[OL].(2013-5-4)[2013-05-30].http://news.xinhuanet.com/2013-05/04/c_115639057.htm.
[2] 習近平。在同各界優秀青年代表座談時的講話。[OL].(2013-5-4)[2013-05-30]. http://news.xinhuanet.com/2013-05/04/c_115639203.htm.
[3] 胡錦濤。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9.

北大深研院師生集體觀看話劇《共產黨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