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漢社會性別語言的語用對比研究
- 周民權
- 560字
- 2020-09-25 15:36:23
第二章
俄羅斯語言學界社會性別語言研究概述[1]
如上所述,當代社會性別語言學研究的蓬勃興起主要受兩大因素驅策:一是隨著20世紀50年代語言學研究向社會范式的轉型,“語言與社會”“語言與社會中的人”開始成為現代語言學研究的主流樣式;二是隨著20世紀60年代歐美國家女權運動的迅猛發展,在社會地位、人權、語言等方面要求男女平等的女性主義思潮空前高漲,將西方社會語言學家的研究視野吸引到“語言與社會中的女性”這一新型命題上來,從而使得語言學研究中的“后結構主義”與社會發展進程中的“女性主義”在解構傳統的語言秩序問題上殊途同歸,形成合力,推動了世界各國的社會性別語言研究向語言的不同維度延伸。(周民權,2010:12)
受這一研究態勢影響,俄羅斯學者群策群力,潛心研究,在社會性別語言研究的理論性和系統性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效,研究成果斐然,據不完全統計,1993年至今,俄羅斯學界已發表論文700多篇,出版相關辭書與專著80多部,在理論性和系統性方面形成了頗為厚實的學術積累,其研究成果產生了重要的國際影響。對他們在社會性別語言研究領域所取得的學術成就進行綜合分析和客觀述評,可以展現其在西方理論本土化、繼承傳統與發展創新等方面的經驗,為探究俄羅斯語言背后所隱藏的民族習性、文化取向、價值觀念、社會規范、思維方式以及研究俄語教學中不同性別的語用特點提供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