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三、四種社會學理論范式的假設與特征

上述四種理論范式之所以具備“范式”的資質,是因為它們在研究目的、主要假設,以及與此相關的理論和方法等方面都獨樹一幟,并且在社會學以往160余年的發展歷史中都留下了迄今仍被視為典范的研究范例。

作為社會學中最為重要的一種范式,社會事實范式的主要目的,是理解迪爾凱姆所說的社會事實,并通過對社會事實的理解,對其加以預測或控制。并且,這一范式的理論家常常將他們的關注點放在宏觀的社會結構及其變遷之上,主要的社會結構包括社會制度、科層制組織、社區及規模不等的群體。另外,考慮到社會人類學的植入(最早的是法國社會學年鑒學派的莫斯,其后是英國的拉德克利夫布朗和馬林諾夫斯基),因此,社會事實范式的理論家們常常也會涉及宏觀的文化層面,如親屬制度或物質生產產品的交換體系。

社會事實范式的主要假設,是認定人的行為是社會結構的派生現象,或如馬克思所說“存在決定意識”。社會事實范式的理論家一般不否認個人及其行為存在的現實性,但認為不能將社會事實還原到個體的層面加以解釋,因為由個人組成的群體或社會,具有組成它的個體所不具備的突生性質。

圍繞著上述目的和假設,在以往一百多年的歷史中,在社會事實范式內形成了我們一再提及的結構—功能主義和沖突論。前者的代表是迪爾凱姆、帕森斯和默頓,以及當代的亞歷山大;后者的代表則是馬克思、米爾斯、達倫多夫等人。“結構—功能理論傾向于視社會事實為由普遍共識所維持的規整聯系和秩序,沖突理論則強調無序,認為秩序是由社會生活中的強制性力量所維持的”(Ritzer,1996:641)。因為強調外在社會事實或社會存在的重要性,這一范式尤其是其中的結構功能主義,發展出了奠基于自然科學原則基礎上的實證主義方法。他們希望能夠以與自然科學相似的客觀性要求來獲得有關社會事實的精確的、經驗性的資料,并加以數量化的處理、分析。具體說來,該范式的擁護者大多使用問卷—訪談法以及歷史—比較法。而迪爾凱姆、帕森斯和馬克思等人的著作則分別成了結構—功能論和沖突論的研究范例。

同社會事實范式相比,社會行為范式一樣具有其自然主義和注重客觀性的一面,但不同的是其主要目的,不是理解社會結構或社會事實,而是理解社會行為及決定或影響人類社會行為的內外部因素(前者如本能或需求,后者如賞罰這樣的刺激或環境因素)。它的主要假設,認定社會行為或受制于獎勵或懲罰等外部刺激因素(理性主義),或受制于人類本能(如力比多、剩余物)或暗示、模仿、感染等心理因素(非理性主義)。作為唯名論者,社會行為范式的理論家們關注的重點是行動著的個體,而不是群體。用社會心理學家F.奧爾波特的話說,所有研究群體及群體心理學的理論都是一種“群體謬誤”(the group fallacy)(Allport,1924:6)。

社會行為范式的主要理論,可以從理性主義與非理性主義兩個向度來考察:前者在經典時代主要是馬歇爾的功利主義和帕雷托的充分體現人的邏輯行為的“帕雷托最優”,在現代是社會交換理論,當代或后現代的形態則是理性選擇理論;后者則更為繁復,包括英國麥獨孤的本能理論、法國的群眾心理學理論、德國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美國的心理進化論,以及20世紀70年代后興起的社會生物學理論。非理性主義的理論雖然具體表述不一,但基本上都是以本能或沖動為人類行為甚至社會結構的解釋要素的。在研究方法方面,和社會事實范式一樣,社會行為范式尤其是其中的理性主義的一支,受到實證主義方法論的極大影響,因此該派理論家通常都具有實驗主義的取向,主張通過實驗室實驗的手段,了解人類行為或社會行為的基本特點(周曉虹,1993a),這在社會交換論者霍曼斯的研究中體現得尤為明顯。其實,這一范式的非理性主義的一支,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自然科學的影響,比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就是臨床醫學或精神病學的產物。

我們論述的第三種范式是社會批判范式。盡管這一范式最后獲得主流社會學的承認,但它卻同樣具備成為一種社會學范式的全部基質。它的主要目的,在馬克思那里是為了喚起工人階級的集體行動,通過大規模的階級斗爭引發社會變遷。我們已經看到,馬克思的社會理論具有對現實社會的強烈批判性及行動傾向。換言之,理論的批判加上革命的行動,是馬克思社會批判理論的鮮明特征。與這一目的相一致,社會批判范式的主要假設是,認定事物的本質存在于對現實的否定之中。因此,馬克思著力于分析現存社會的矛盾,否定現存世界的合理性,并通過這種否定或批判,為改造世界、促進社會變遷提供某種行動方案。20世紀50年代以后,盡管歐美社會革命的趨勢變緩,但在法蘭克福學派那里,社會批判的特征依舊保持了下來。

社會批判范式的主要理論,在經典時代就是馬克思恩格斯的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在現代則是法蘭克福學派的批判理論。當然,在馬克思恩格斯之后,曼海姆對意識形態的批判、盧卡奇對虛假意識的揭示,以及葛蘭西的文化“霸權”理論,已經為這兩者間的過渡做好了鋪墊。

對中國知識分子來說,我們所熟知的歷史—社會的分析方法,尤其是階級分析方法是社會批判范式的主要方法。一般而言,這種方法受解放人類的基本目標所支配,是人文主義的,并且與孔德所倡導的實證主義或科學主義相對峙。但是,馬克思的學說中同樣具有一定的客觀主義與實證主義傾向,它并不排斥甚至科學地分析了資本主義社會的諸多事實(如生產力和生產關系間的基本矛盾、社會變遷的規律)。因此,許多西方社會學家都認為馬克思的社會學說本身也是多重范式的一種范例。例如,魏爾瑪曾在自己的著作中列出“馬克思歷史哲學中潛存的實證主義”這樣的章節標題(Welmmer,1971);而古爾德納則干脆認為存在著兩種馬克思主義:科學的馬克思主義(Scientific Marxism)和批判的馬克思主義(Critical Marxism)(Gouldner,1980)。也就是說,在馬克思的學說中除了批判的傾向以外,還存在著客觀主義和實證主義的色彩。

就最后一種范式即社會釋義范式而言,它既是人文主義的,又是微觀的。與此相應,社會釋義范式的主要目的,是理解作為社會行動者的個人行動的主觀意義,以及這種意義對行動者和社會現實的影響。具體說來,秉承這一范式的社會學家關注的只是個體作為有意識的主體所參與的人類互動。在他們看來,互動不是刺激和反應的一種簡單后果,它發生在意義的而不是本能或反射的范圍內,因此對行動或互動的主觀解釋直接影響到人在現實社會中的進一步行動。由此,他們認定,社會現實是由人的有意義的社會行為建構的,這也就成了社會釋義范式理解社會的主要假設。

社會釋義范式的主要理論,在形式上是精彩紛呈的,在經典時期是韋伯本人的社會行動理論,在現代時期則有符號互動理論、現象學社會學,以及日常生活方法論等諸種。并且,單單一個符號互動論也包括了以米德的觀點為軸心所展開的由各種亞理論組成的傘狀結構,其中有社會角色理論、參照群體理論、戲劇理論以及社會標簽理論(周曉虹,1993b:266)。

韋伯不僅對社會釋義范式的理論形式產生了深刻的影響,而且也左右了這一范式的方法形成。我們知道,韋伯一生反對實證主義的方法,倡導對社會行動的理解。在韋伯看來,理解只能以文化科學領域中的事項為限,或者說以社會行為為限。這種獨特的研究方法,在德國的歷史主義傳統上有舒茨這樣的繼承人,在美國的實用主義傳統上則有喬治·米德這樣的贊同者。米德的追隨者布魯默就曾指出:“通向經驗有效性的道路并不存在于玩弄探討方法之中,而存在于對經驗世界的考察中。而要做到這一點,不能靠建立和解釋騙人的理論,不能靠設計精巧的模式,不能靠追趕自然科學的先進程序,不能靠采用最新的數學或統計學方案,或創造新的概念,也不能靠發展精密的定量技術或堅持某種調查統計的規則。……需要的是走向經驗的社會”(Blumer,1969:34)。由此,他們提倡使用生活史、自傳、個案研究、日記、信件、非結構訪談方法尤其是觀察法。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清市| 万荣县| 乌拉特前旗| 徐水县| 根河市| 桐乡市| 呼伦贝尔市| 迭部县| 县级市| 赤壁市| 大埔县| 阿拉善左旗| 南陵县| 乌拉特前旗| 云林县| 焉耆| 延吉市| 盐山县| 云南省| 宜阳县| 固安县| 望奎县| 隆化县| 六安市| 八宿县| 松桃| 抚顺县| 天门市| 彩票| 新安县| 安顺市| 乐清市| 得荣县| 天水市| 沽源县| 乌拉特前旗| 赣榆县| 阜城县| 慈溪市| 正镶白旗| 泰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