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一、規范解釋

中國公法中公共利益條款的文本描述和解釋

鄭永流

在現行中國法中,有憲法、55部公法法律、87件行政法規、9部司法解釋規定了公共利益;關于“公共利益”的用法及類似表述有近20種;公共利益的表述方式主要有概括規定、列舉規定、示例規定等三種;界定公共利益表現出概括性實體化傾向;設置公共利益的目的分為四種;要形成對公共利益的共識,需平衡公共利益與個人利益,應采用示例加排除的立法模式對公共利益具體化。

憲法與公共利益

楊登杰

近代自由主義把公共利益立基、導源從屬于個人權利,憲法為公共利益的程序化設定了框架條件。19世紀中葉以后,原來形式化了的公共利益再度實質化,即對基本權利的限制,但對它的限制愈強,就應受到更為嚴格的審查。不應把焦點只放在個別的法官或個別的判決,必須把視野放大到作為溝通網絡的法律系統,尤其是在其中所進行的動態法律論辯與對話。中國憲法應采取“某某自由得以公共利益加以限制”,而非“自由不得違反公共利益”的規定方式,這為基本權利與其他公共利益的法益衡量創造了較大的空間。

公共利益的民法意義
——以《民法通則》第7條為中心

朱慶育

公共利益概念的民法功能可概括為兩方面:控制法律行為效力及限制私法權利。二者均源于《民法通則》第7條。本文指出,前項功能可為公序良俗原則所吸納,后項功能則與禁止權利濫用原則重合,而禁止權利濫用原則之功能與誠信原則相近。規范功能重疊之數項原則不必并存。公序良俗與誠信原則在我實證法上雖尚未得到明確或準確的表述,但早已成為學界共識,且較之公共利益概念更貼近民法的私法性質。有鑒于此,本文認為,公共利益概念實屬冗贅,可退出民法領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元市| 岳池县| 德庆县| 宁安市| 新巴尔虎右旗| 孝昌县| 集贤县| 长子县| 九寨沟县| 绥宁县| 蒲江县| 新乐市| 三明市| 五台县| 沾化县| 尉氏县| 宁海县| 华宁县| 沁阳市| 正蓝旗| 墨竹工卡县| 富顺县| 琼海市| 许昌市| 福州市| 商水县| 剑川县| 通河县| 微山县| 普宁市| 鱼台县| 金山区| 庆云县| 五华县| 逊克县| 徐州市| 若尔盖县| 新化县| 京山县| 东港市| 衡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