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私權的分析與建構:民法的分析法學基礎
- 王涌
- 1479字
- 2020-09-25 15:43:47
內容摘要
本書運用分析法學的方法對民法上的核心概念——私權,做了系統(tǒng)研究。全書共分三編,第一編為“私權的分析方法”,第二編為“私權的類型分析”,第三編為“私權的法律建構”,三編計九章,前設導論“分析法學與民法方法論”,后設結語“分析法學與中國民法典”。
導論“分析法學與民法方法論”界定了“中國民法學”之含義,主張區(qū)分民俗民法學與分析民法學,論述了作為民法方法論的分析法學之源流及其精神。
第一章“私權的概念”考察了權利概念的語源及其意義,回顧了私法與公法劃分的種種理論,主張在市民社會與政治國家二元化的社會結構中,主體形式論應是私法與公法劃分的基本標準。
第二章“霍菲爾德的權利分析理論”系統(tǒng)介紹了霍菲爾德的權利分析理論及其在當代道義邏輯與人工智能領域的運用。
第三章“私權的結構”在霍菲爾德的權利分析理論的基礎上,建立了一個關于私權的一般分析模式,論述了人、行為、物在私權結構中的位置,并將霍菲爾德的權利分析理論與德國民法學的權利形式理論作了初步比較。
第四章“所有權概念分析”運用第一編所建立的分析方法,比較了不同法系傳統(tǒng)中的所有權概念,分析了所有權概念所指向的若干可能的法律關系,并特別強調所有權概念還指向一種權利推理的規(guī)則。
第五章“不完全所有權:信托財產關系的結構”運用所有權概念的本質理論分析了信托財產的結構,描述了一種新型的所有權結構——不完全所有權,還分析了物權法定主義與信托法的關系。
第六章“財產權譜系與財產權法定主義”從“對世權是財產權的本質”這一邏輯前提出發(fā),運用霍菲爾德的術語,系統(tǒng)研究了財產法總論的問題,主張:財產權概念的外延是廣闊的,不應限于有體物財產,應涵蓋無形財產權;不應限于法典中列舉的財產權,應涵蓋被忽略的單行法所創(chuàng)制的隱蔽的財產權;不應限于私法創(chuàng)制的財產權,應涵蓋公法創(chuàng)制的財產權。財產權的形態(tài)雖然紛繁復雜,但從最簡單的形態(tài)——公物,到最圓滿的形態(tài)——所有權,中間存在許多形態(tài)。財產權從單純的排他性到復雜的可轉讓性,由簡及繁,可以形成一個清晰的財產權譜系。財產權的排他性和可轉讓性必須由法律規(guī)定。財產權法定主義是財產法的基本原則,財產權法定主義的最本質的兩個要素是:一是財產權中的對世排他力需法定,二是財產權中的對世排他力的轉讓需法定。“權利法定類型化”是財產權法定主義得以實現(xiàn)的立法技術。中國民法典應設財產法總則,對財產權的基本問題和共同問題作出規(guī)定,應對實踐中復雜的財產權問題,并保障民法典體系的完整性。
第七章“私權的設定”論述了民法上私權建構的一般法律技術,即法律概念論與法律規(guī)范論,區(qū)分了規(guī)則與原則這兩個基本的法律規(guī)范形式,考察了它們在私權設定中的不同功能。此外,還論述了憲法與行政法在私法關系上的效力問題。
第八章“私權的沖突”辨析了法條競合、權利并存與權利沖突等基本概念,區(qū)分法律上的沖突與事實上的沖突這兩種不同的權利沖突形式,論述了私權在法律上沖突的一般推理規(guī)則,分析了私權與公權沖突的形態(tài),強調憲法在解決私權與公權沖突中的重要意義。
第九章“私權的救濟”從法律關系的角度對救濟權概念作了一般定義,分析了救濟權的四種基本形式及其與訴訟形式的關聯(lián),分析了侵權行為法的內在邏輯,強調了民法責任的財產性質及其合理性。此外,還分析了私權的刑法救濟與侵害,論述了犯罪的“違法性”要件的認定中的私法與刑法的關系。
結語“分析法學與中國民法典”認為法典編纂與分析實證主義的興起是中國民法發(fā)展的趨向,并指出中國民法典的編纂面臨的三個重要問題是融合不同法系之傳統(tǒng)、吸收中國本土習慣法、解決社會新問題,以及分析法學在其中可能發(fā)揮的方法論的作用。
- 傳承與革新:我國地役權的現(xiàn)代發(fā)展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附配套規(guī)定(2017年版)
-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家庭法典:注釋法典(2012年版)
- 合同法速查速用大全集:案例應用版
- 最高人民法院侵權責任法司法解釋精釋精解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侵權責任
- 版權的力量
- 中華人民共和國三農法典:注釋法典(2012年版)
-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配套解讀與案例注釋
- 虛擬財產權研究
- 信訪條例:實用版(2013年版)
- 法官告訴您怎樣打債務官司
-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注解與配套(含商標法實施條例)(2017年版)
- 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實用版)(2018年版)
-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實施條例(201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