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張石川的《孤兒救祖記》

張石川導演,鄭正秋編劇[1],張偉濤攝影。王漢倫飾余蔚如,鄭鷓鴣飾楊壽昌,程宮園飾楊道培,王獻齋飾陸守敬,鄭小秋飾余璞。明星影片公司1923年出品。

張石川是中國電影的先驅者和拓荒者。因為成功創辦和經營明星影片公司,也因為他所導演的《難夫難妻》《黑籍冤魂》《勞工之愛情》《孤兒救祖記》《火燒紅蓮寺》《歌女紅牡丹》等影片的歷史意義與價值,張石川在中國早期電影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張石川(1889—1953),原名偉通,字蝕川(后改為石川),浙江寧波人。少年時家道中落,即跟隨舅父經潤三到上海闖世界。在外國公司當過辦事員,掌管過文明戲班,經營過新世界游藝場,還在瑞慎洋行做過買辦。這些經歷練就了張石川的商業頭腦和處事能力,但真正讓他全身心投入而能施展其經營天賦與才干的,還是電影。

1913年,張石川和鄭正秋組建新民公司與美商合作制片,拍攝了中國第一部短故事片《難夫難妻》。這部由鄭正秋編劇、張石川和鄭正秋聯合導演的作品,把舊婚姻習俗“從媒人的撮合起,經過種種繁文縟節,到把面不相識的一對男女送入洞房”,以及后來因新郎賭博而夫妻吵架、砸東西等情形搬上了銀幕。[2]這次“觸電”使張石川念念難忘,盡管后來他在“亞細亞”公司攝制的《活無?!贰抖傥灏紫喑勤驈R》等滑稽短片都不成功,然而1916年,他又伙同朋友開辦幻仙影片公司,自任導演并粉墨登場,把當時流行的根據清末吳趼人同名小說改編的時裝京戲《黑籍冤魂》(夏月珊等編?。z成影片。該片描述一個封建大家庭因為吸食鴉片而家破人亡的悲慘遭遇,劇情真實動人、曲折委婉,很受觀眾歡迎?!逗诩┗辍泛汀峨y夫難妻》分別以其反帝、反封建意識透露著時代的潮涌。

1922年,張石川與鄭正秋等創辦明星影片公司并任總經理。張石川主張影片拍攝要“處處唯興趣是尚,以冀博人一粲”[3]。公司開張后首批推出的由張石川導演、鄭正秋編劇的《滑稽大王游滬記》《勞工之愛情》《大鬧怪劇場》,即是此類作品。其中《勞工之愛情》(又名《擲果緣》,1922)是現今可見最早的國產影片。描寫一個賣水果的小販愛上對門郎中的女兒,為討好郎中,他故意弄壞通往樓上俱樂部的樓梯,給郎中帶來大批跌破摔傷的病人。最后郎中發財,有情人也成眷屬。然而這種擲物、撲跌、互毆、追跑等著眼打鬧的滑稽短片難以與走向成熟的歐美此類影片抗衡,張石川和鄭正秋遂轉而投拍長片正劇《孤兒救祖記》。

夏衍曾說:“最早的故事片,能作為藝術品的,也許就是明星公司的《孤兒救祖記》?!?a href="#new-notef4" id="new-note4">[4]遺憾的是,因為年代久遠其膠片沒能保存下來,我們只能通過文字資料解析這部電影的藝術創造。影片主要情節是:富翁楊壽昌的兒子楊道生去郊外試騎新馬,不慎墜地身亡。楊翁的侄子楊道培聞訊后欲謀家產,托族人楊子恒進說,楊翁同意立他承嗣。楊道培如愿,又把他的朋友陸守敬帶來家中居住。陸守敬見道生寡妻余蔚如貌美而生邪念,遭斥責后,就把他發現的余蔚如懷有身孕事告訴楊道培。楊道培恐家產將被遺腹子繼承,聽陸守敬之計誣嫂不貞,楊翁大怒把兒媳趕回娘家。數月后,余蔚如生一子取名余璞,含辛茹苦立志撫孤成名。而楊翁自逐媳后,老境頹唐,萬念俱灰。楊道培和陸守敬則利用時機攫取家產大肆揮霍。其時,楊子恒引薦教育家蔡偉東以建筑校舍事求助于楊翁,楊翁慷慨捐資,并喜其環境幽靜而遷至學校附近居住。10年后,余璞長大也在該校讀書,他學習勤奮、彬彬有禮,頗得楊翁喜愛。一天,楊道培被賭債所逼向楊翁索款遭到拒絕,他和陸守敬欲殺害楊翁,恰好余璞來到,機警地救了楊翁性命。余璞受傷,楊翁派人接其母至,才知救他性命者是其親孫。楊道培臨死憬然悔悟,將誣嫂不貞事告訴楊翁以贖罪,楊翁聞言流淚自責。祖孫翁媳因而團聚。最后,余蔚如感念全家重圓、沉冤大白是學校的功德,決定將所繼承的家產拿出一半興辦義務學校,讓那些無力求學的平民子弟能受到人生必需的教育。[5]

影片的題材主題明顯帶有教化社會和改良主義的色彩。它在一個悲歡離合、曲折動人的家庭遭遇描述中,蘊涵著作者針砭社會、張揚傳統倫理道德、提倡學校教育等現實內容。當時滑稽打鬧片、兇殺偵探片等充斥影壇,《孤兒救祖記》關注現實人生,注重社會道德,其教孝、勸學、揚善、懲惡等題材主題,迎合觀眾心理而廣受歡迎。其劃時代的成功也影響到其他公司的制片計劃,逐漸把中國電影引向一條比較健康的道路。

張石川導演的成功,主要在于他把這個悲歡離合、曲折動人且包含“主義”的故事,用影像畫面表現得富于刺激性和娛樂性。時人評論張石川的電影,最突出的,就是它“多富刺激性,往往使觀者之喜怒哀樂,發作于不自知覺間”[6]。張石川注重刺激和娛樂,在劇情、結構、敘述諸方面都有鮮明的特色。

張石川談電影首先強調以劇情取勝。曾有記者問及“導演之影片賣座最佳”的秘訣,張石川回答:“國產電影怒崛至今不過三年而已,觀眾程度于上海一埠稍見參差外,余皆以明了為先,而吸引觀眾以動情感者,唯在劇情見勝。”[7]此片情節跌宕起伏、峰回路轉,可見編劇安排故事的高超技巧。但也如論者言:“因劇料佳,能使布局有見好處也,然證諸已往,則未敢必。”[8]所以張石川能把故事化為影像,使其離合悲歡、喜怒哀樂令人處處動容,實顯其導演功力。并且他在以悲苦劇情感動人的同時,安排的滑稽穿插處亦多雋妙。如楊府又胖又傻的小家仆捉豬捆豬,最后他用捆豬繩綁縛陸守敬等場面,都讓觀眾于悲苦劇情中破顏一笑,哄堂笑聲中又令人沉沉無語,其“唯興趣是尚”,加強了劇情的刺激性和娛樂性。

“劇情見勝”,再著意渲染,張石川的影片結構往往注重悲歡離合大團圓。張石川的電影前半大多悲慘凄涼,后來逐漸柳暗花明,最終是皆大歡喜。他認為:“不讓太太小姐們流點眼淚,她們會不過癮,說電影沒味道;但劇情太慘了,結尾落個生離死別、家破人亡,又叫她們過于傷心,不愛看了。必須做到使她們哭嘛哭得暢快,笑嘛笑得開心。這樣,新片子一出,保管她們就要迫不及待地來買票了?!?a href="#new-notef9" id="new-note9">[9]該片人物是貞潔賢惠卻飽受冤屈、含辛茹苦的婦女,陰謀作亂的小人與蒙蔽受害的老翁;主要情節線是“花開兩枝”并行發展,逐步匯合形成高潮,最終真相大白而大團圓結局。這種傳統敘事模式符合觀眾欣賞趣味,張石川導演時又著意渲染人物的喜怒哀樂,使其悲歡離合更加波瀾曲折牽動人心。如影片接近尾聲,翁媳相見,媳不愿再受屈辱遂負子而逃,翁得知事情真相后心懷愧疚拼命追趕,“觀至此時,觀眾屏息無聲,凝神一志,可謂登峰造極”[10]

不僅如此,張石川還強調拍電影必須像白居易寫詩要通俗易懂?!皬埵ㄓ袀€老生常談,說一部新片開映,只要打聽家庭婦女看了以后,能否把故事向旁人有頭有尾地講清楚。能,那就有希望受觀眾歡迎,否則就有失敗的危險?!?a href="#new-notef11" id="new-note11">[11]前引“以明了為先”即是此意。所以《孤兒救祖記》分幕瑣細,交代清楚,敘述流暢。場景內容處于畫面中心地位,鏡頭段落大致與劇情段落相符合,場面或鏡頭之間組接以敘事為主。有頭有尾地講述故事,環環相扣地展示劇情,是典型的受傳統戲劇、說書影響的“影戲”手法。

然而,張石川在導演中也注重發揮電影特色。首先是追求表演生活化。他要求演員“要假戲真作,化身為戲中人,忘記自己”,告訴演員“感情要從眼睛中表露出來才感人,僅從臉部表情或是靠著嘴上說說不能打動人心”,[12]并善于啟發演員進入情境和角色,使其逐步擺脫文明戲舞臺表演模式,轉而重視人物形象刻畫,更促成王漢倫、王獻齋以及鄭小秋等最早一批中國電影明星的出現。其次,是努力探索電影語言。如尾聲翁媳追趕的場景,他以特寫鏡頭表現余蔚如的驚恐情緒,用“最后一分鐘營救”剪輯手法營造緊張的場面。他還用閃回鏡頭描繪余蔚如母子的生活回憶。時評“全片富有影戲色彩,減少新劇動作”[13],即是對其電影表現的肯定。此外,該片光線明晰、布景清麗、服裝化妝富于民族色彩亦受好評。

《孤兒救祖記》之后,張石川還導演了《玉梨魂》(1924,鄭正秋編?。ⅰ犊展忍m》(1925,包天笑編劇)、《愛情與黃金》(1926,洪深編?。┑扔捌?,并在1928年武俠神怪片熱中拍攝了《火燒紅蓮寺》(據向愷然小說《江湖奇俠傳》改編),在1930年有聲電影探索熱中拍攝了《歌女紅牡丹》(洪深編?。荚谥袊娪鞍l展史上具有重要影響。進入1930年代,張石川在時代大潮中帶領“明星”公司毅然轉向。這一時期,他導演《脂粉市場》《劫后桃花》《壓歲錢》等片取得一定成績,但新人迅速崛起已是長江后浪推前浪。不過作為電影事業家,張石川仍然生龍活虎能量過人,擴建拍攝場地,網羅創作人才,完善生產機制,使“明星”公司真正成為中國影壇的耀眼明星??箲鸪跗?,“明星”廠址被日軍占領并放火燒毀。一生心血毀于敵手,無異于扼殺了張石川的生命。此后他為其他公司拍片,只是借攝制電影而使自己殘喘茍延。張石川一生都是為了電影活著。

張石川曾談及他們早年的電影攝制工作,“正如是月黑天昏的夜行者一樣,在暗中摸索前進”[14]。中國電影終于在他們手上由萌生而發展。這樣的先驅者不應被忘記。

[1] 該片劇情構思出自張石川,影片本事和對話字幕由鄭正秋編寫。1922年某日在從天津到漢口去會鄭正秋的列車上,“我就在腦子里構思著下一個劇本的輪廓,由鷓鴣和小秋主演的。到漢口的時候,故事差不多已經構成了;我把故事講給正秋聽,征求他的意見。正秋極口稱贊,說是一個很好的劇本。于是我打定主意將它開拍,片名就叫做《孤兒救祖記》?!保◤埵ǎ骸蹲晕覍а菀詠怼? 《明星》半月刊1935年第1卷第3—6期)

[2] 參見瘦月《中國最新活動影戲段落史》(《新劇雜志》第2期,1914年7月)、錢化佛《亞細亞影戲公司的成立始末》(《中國電影》1956年第1期)。

[3] 張石川:《敬告讀者》, 《晨星》1922年創刊號。

[4] 夏衍:《在“二十——四十年代中國電影回顧”開幕式上的講話》, 《新文學史料》1984年第1期。

[5] 參見谷劍塵:《中國電影發達史》, 《中國無聲電影》,第1363—1364頁。

[6] 徐恥痕:《中國影戲大觀》,上海合作出版社1927年版,第118頁。

[7] 心聲:《張石川同時導演兩大電影》,1926年11月19日《申報》。

[8] 肯夫:《觀〈孤兒救祖記〉后之討論》,1923年12月19日《申報》。

[9] 見何秀君:《張石川和明星影片公司》, 《文史資料選輯》第67輯,1980年。

[10] 醉星生:《銀幕春秋》, 《銀光》1926年第1、2期。

[11] 柯靈:《試為“五四”與電影畫一輪廓》, 《柯靈電影文存》,中國電影出版社1992年版,第301頁。

[12] 王漢倫:《我的從影經過》, 《中國電影》1956年第2期。

[13] 舍予:《觀明星攝制〈孤兒救祖記〉》,1923年12月26日《申報》。

[14] 張石川:《自我導演以來》, 《明星》半月刊1935年第1卷第3—6期。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璧县| 曲松县| 雅安市| 炎陵县| 隆回县| 永昌县| 岳普湖县| 资溪县| 宝清县| 建水县| 简阳市| 德阳市| 宜君县| 澎湖县| 泽州县| 淮北市| 洪江市| 文山县| 通道| 大化| 孟津县| 嘉黎县| 项城市| 三原县| 万年县| 个旧市| 疏附县| 青岛市| 门源| 涿州市| 全椒县| 霞浦县| 黄冈市| 英吉沙县| 台江县| 准格尔旗| 安义县| 巴青县| 涞源县| 内江市| 南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