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心理學
- 高云鵬 胡軍生 肖健
- 1625字
- 2020-09-24 13:38:34
六、老年人如何應對感知覺的衰退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的感知系統的結構和功能都要發(fā)生退行性變化,視覺、聽覺、味覺和嗅覺的功能都要減退。感受性的降低會對老年人的生活質量產生一定的影響。盡管如此,人的活動能力不一定完全由生理機能決定。有些老年人由于某些原因失去某種生理器官的功能,但他們能正確認識,以愉快的心情、堅強的意志、敏銳的智力、美好的愿望和執(zhí)著的追求去對待。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將不利因素轉化為有利因素,發(fā)揮自己的潛力,彌補自己的缺陷,取得了驚人的成績。如彌爾頓失去了視力卻寫出了許多精彩的詩篇;貝多芬失去聽覺卻譜寫了那樣動人的音樂作品;海倫·凱勒耳聾眼瞎還能從事她的創(chuàng)作事業(yè)。這些都說明了心理活動雖然受客觀環(huán)境和生理的影響,但并不完全取決于客觀因素,人們的主觀世界有一種反作用,可以影響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和態(tài)度。
老年人的感知覺能力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衰退,但并沒有完全喪失。老年人不要以為年老了就必然是行動緩慢、思想遲鈍,甚至“老而無用”。只要自己精神不老,發(fā)揚“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精神,仍然可以發(fā)揮自己的才能和創(chuàng)造力,即使進入高齡階段,由于內在潛力的驅使,也能竭盡全力去完成有意義的事業(yè)。例如,孫思邈在百歲后完成了《千金翼方》,馮友蘭95歲臨終前完成了他的哲學巨著。這些老人在年老力衰,視覺、聽覺幾乎完全衰退的情況下,仍然完成了他們愿意做的有意義的事業(yè),給人類文明留下了寶貴的遺產,這種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為了延緩老年人的各種感覺系統和感覺功能的老化,可以根據個人的生活習慣和客觀情況,加強適合于自己的各種體育鍛煉。因為每個老年人的感覺系統各個部位的老化程度不同,而且各系統的老化進程也不一樣,所以,加強鍛煉時要采取不同鍛煉方法和措施。如唱歌、彈琴、繪畫等娛樂活動,以及手心滾動健身球等,都能延緩手、口等肌肉精細運動功能的老化,這不僅能起到防止口頭言語能力和書寫能力減退的作用,而且還能增加老年人的生活情趣。但是要注意,對于老年人來說,不僅要注意某一感覺系統的功能鍛煉,更要注重整體身心健康水平的提高。因為人體的各個感覺系統之間是相互聯系,互相影響的,并且與腦的高級中樞和全身性的老化進程相互聯系。如果某一感覺系統明顯老化,就會直接或間接影響其他感覺系統的功能,使整個機體的功能受到損害,從而加速全身性老化的進程,所以,要注意加強全身心功能的鍛煉和保健。
參考資料
1.Bergman,M.,“Change in hearing with age.”Gerontologist,1971,11,148-51.
2.Byrd,E.and Gertman,S.,“Taste sensitivity in aging persons.”Geriatrics,1959,14,381-84.
3.Corso,J.F.,“Sensory processes and age effects in normal adult.”Journal of Gerontology,1971,26,90-105.
4.Eisner,D.A.and Schaie,K.W.,“Age change in respones to visual illusions from middle to old age.”J.Gerontol., 1971,26,146-50.
5.Fozard,J.L.,Wolf.E.and Bell,B.,“Visual perception and communcation.”In Birren,J.E.and Schaie (eds), Handbook of the Psychology of Aging,New York:Van Nostrand-Reinhold,1977,pp.479-534.
6.Hughes,G.,“Changes in taste sensitivity with dvancing age.”Gerontologia Clinica,1969,11,24-30.
7.Blsky,Janet K.,The Psychology of Aging(3rd ed),Pacific Groe,Br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1999.
8.Ronge,H.,“Altersveranderungen des beruhrungssinnes I.”Druckpunkesch wllen und brunckpunktfreguenz,Acta Physiologica Scandlnavica,1943,6,343-52.
9.Schiffman,S.,“Food recognition by the elderly.”Journal of Gerontology,1977,32,586-92.
10.Smith,C.G.,“Age incidence of atrophy of olfactory nerves in man.”Journal of Comparative Neurology,1942,77,589-95.
11.Stuart-Hamilton,The Psychology of Aging: A introduction(4th ed),London,Jessica kingsley publishers,2006.
12.Walsh,D.A.,“The development of visual information processes in adut thood.”In Craik,F.I.M.and Trehub,S.(eds.),Aging and Cognitive Processes,NeW York:Plenum Press,1982,pp.99-125.
13.Whiton,J.T.,“New values for epidermal thckness and their importance.”HealthPhysics,1973,24,1-3.
14.程學超、王洪美:《老年心理學》,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15.陳昭典主編:《中國老年百科全書》,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6.高煥民主編:《老年心理學》,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年版。
17.姜德珍、沈政、肖健等:《延緩衰老的奧秘——老年心理學漫談》,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1990年版。
18.劉榮才:《老年心理學》,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19.許淑蓮編著:《老年心理學》,北京:科學出版社1987年版。
20.肖健、沈德燦等編著:《老年心理學》,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9年版。
21.沈政主編:《老年心理學與老人精神健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年版。
22.趙慧敏主編:《老年心理學》,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