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邏輯·語法·修辭(第2版)
- 李衍華
- 1094字
- 2020-09-24 13:38:49
寫在前面
從人的思維活動到言語表達,憑借的載體是語言。人運用語言來“想”,并表達為“說”或“寫”,這是一個相互關聯的大系統。為了使想、說、寫更加清晰和完美,就有了研究思維規律的邏輯,研究運用語言規律的語法,研究增強語言效果規律的修辭。其實,這三者本來就是“一母三胎”,各有不同,卻又緊密相連,都是說話和寫文章本身內在的東西。把這三者結合起來加以研究,一直是許多語言學家和邏輯學家的心愿。語言學家郭紹虞先生曾說:“我嘗有這樣一個奢望:語法、修辭、邏輯都是對于寫作很有幫助的基本知識。由于這三種知識的關系之密,所以我希望有三部書:一部是以語法為中心,結合著修辭邏輯來寫的書;一部是以修辭為中心,結合著語法邏輯來寫的書;一部是以邏輯為中心,結合著語法修辭來寫的書。有這樣三部書,各有中心,但又相互關聯,那就講得靈活,自然切于實用了。”(《漢語語法修辭新探》)我們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設想,也是我們長期教學實踐的共同感受。如果能做到“三結合”,使這三門學科的理論,在語言表達的實踐中達到融和統一,當然就會更“切于實用”了。
邏輯學界早在20世紀50年代提出要研究語言邏輯的周禮全先生,他提出要應用邏輯的知識和技能去解決實際思維中的問題,而實際思維又和自然語言分不開,因此應當研究自然語言的邏輯問題,并強調要從人們的思維實際出發,結合語法修辭,認為這是邏輯學發展的傳統特點,他說:“從亞里士多德《工具論》到現代邏輯出現以前的邏輯傳統:邏輯、語法和修辭總是相結合的,語形、語義和語用總是相結合的。”(《邏輯——正確思維和成功交際的理論》)看來,“三結合”的設想,已是前人在做的事情。無論是語言學家還是邏輯學家,都想實現這一“奢望”。
應當承認,把邏輯、語法和修辭結合起來研究,是一項需要各有關學科共同合作的復雜課題。從邏輯方面說,既可以把邏輯應用于語言來研究,也可以從語言概括出邏輯來研究;既可以用傳統邏輯方法,也可以用現代邏輯方法來研究;還可以從不同學科中結合語言表達的實際,尋找結合點,進行規律性的探索。
我們把邏輯、語法、修辭放在一部書里,只表明我們有一個把三者結合起來的愿望,并且各自都作了一定的努力,但是,由于水平所限,基本上還是各說各的話,與真正的三結合,還相距甚遠。我們只想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給廣大學員提供一本比較簡明實用,且又多少有一定程度結合的教材。希望學員在說話、寫文章和日常交際中,同時具備邏輯、語法和修辭的知識,能更全面地提高說寫能力和語言表達的質量,以適應日常思維和工作的需要。
本書“邏輯編”由李衍華執筆,“語法編”由吳為章執筆,“修辭編”由王立執筆,全書由李衍華主編。
編 者
2002年10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