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笑話、幽默與邏輯(第5版)
- 譚大容
- 1479字
- 2020-09-24 13:26:34
第五版改版小序
本書自1986年面世以來,已由重慶大學出版社出版4版,總印數近10萬。由于該社版權期已過,經修改后的本書第5版改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
10年前,我在本書第4版“修訂小序”中說:“幽默邏輯是一門同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連的新興人文科學應用性交叉學科,我們對她的探索和研究從一開始就注意到應將科研、教學、普及、應用結合起來。《笑話、幽默與邏輯》的寫作與修訂正是在這樣的思想指導下進行的。”10年后的今天,當我又一次修訂完本書后,發現自己干的不過是“舊瓶摻新酒”的事。這個“舊瓶”就是上述“這樣的思想”;“摻新酒”而不說“裝新酒”是僅將拙著摻乎點新東西而已,是“修訂”而非“新作”。
本書第4版“修訂小序”中還提到:“到目前為止,筆者尚未發現我國出版過除《笑話、幽默與邏輯》之外的幽默邏輯著作(也許是我視野太狹窄了吧),因此,這個修訂本亦不可能是很完善的。在此,懇請廣大讀者同我們一道,在這片剛開墾不久的土地上共同耕耘——這是一片希望的田野!”話說這片希望的田野,不能不說到我至今未曾相識的孫紹振先生,是他的《幽默邏輯》(見《孫紹振幽默文集》第3卷;廣東旅游出版社2004年第1版)獨創幽默二重“錯位”邏輯之說。孫先生于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幽默學研究,就其本世紀初面世的《幽默邏輯》,已有評論說:“他所揭示的邏輯錯位論,可算是一個大發現”,而且,其表達方式易于讀者理解,“是與普通讀者同步”的。孫先生的《幽默邏輯》無疑是這片希望的田野上盛開出的一朵奇葩。
孫先生于20世紀80年代中期在我國文學理論界已享有名氣,現在他是中國文學理論學會副會長,而筆者雖說也早在80年代中期就出版了這本拙著,而且一版再版,但卻名氣全無,有的只是“傻氣”。其“傻”在于,孫先生明明已首創二重“錯位”邏輯說,而筆者仍持與之有別的另一種幽默邏輯論調(讀者從拙著的邏輯規律部分可較為集中地看明白)。不過,筆者深感欣慰的是,此處總有一半與孫先生相同——同有一個“氣”字。也許,正是這個共同的“氣”字能使幽默邏輯這片希望的田野多姿多彩,從而更加充滿希望!
從幽默理論看,上面一段話可析為“自嘲”。時逢今年重慶市高考大作文題(另有一小作文題《筷子》,對此,拙著中也有涉及)亦為《自嘲》。據報載,有些考生“在考試結束后號啕大哭”,認為考題偏難,偏怪。但更多的人,特別是有關專家則認為此題見難非難,見怪不怪。這正是素質教育思想在高考改革方面的一次精彩實踐,旨在引導考生要提高各方面的素質修養,其中,當然包含幽默素養。美國作家赫布·特魯在《幽默的秘訣》一書中,將“自嘲”列入最高層次的幽默;有論著說:自嘲其所表露的是情感,其所隱含的則是智慧;我們說,包含自嘲在內的幽默是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相結合的有效應用。而要使應用有效,我們理應特別注意聯系生活,聯系實際,努力提高自己的幽默邏輯素養。推而廣之,要使我們的人生美好、學業有成、事業成功,就要大力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質以及各方面素養。筆者作為一名普通的人文社會科學普及與推廣工作者,希望能從幽默邏輯的普及推廣做起,并盡力擴大范圍,為提高我們民族的人文素質盡力。力不從心之處,錯謬之處,敬希廣大讀者和專家批評指正。
本書的多次修訂,包含了眾多讀者的心血,因為許多來信都在肯定本書的同時,提出了寶貴的修改意見。本版由北京大學出版社綜合編輯部主任楊書瀾女士與《邏輯時空》叢書主編劉培育先生商定,納入該叢書。其間,楊女士和劉先生均提出不少修改意見,這些意見對本版書的修訂乃至我今后的寫作大有裨益。另外,責任編輯校正了原稿的不少筆誤和排版格式錯誤,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謝。
譚大容
2005年6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