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分鐘讀懂《“去滅絕”的崛起:復活生物學,及其倫理與風險》
- 利民·鄧
- 729字
- 2020-09-18 15:03:02
介紹
幾個世紀以來,旅鴿成群結隊地在北美洲上空飛翔,曾經達到數十億只。但在十九世紀末,旅鴿的數量已開始減少。最后一只旅鴿在1914年9月1日死于辛辛那提動物園。
2011年5月,著名的環保主義者斯圖爾特·布蘭德(Stewart Brand)給遺傳學家喬治·丘奇(George Church)發郵件,咨詢是否有可能復活已滅絕的旅鴿。丘奇是哈佛醫學院和麻省理工學院的教授,還是人類基因組計劃在美國的領頭人。他迅速回復了這封郵件,詳細描述了如何使數十億的旅鴿重返北美上空。得到回復的斯圖爾特·布蘭德和他的妻子瑞安·費蘭(Ryan Phelan)對復活旅鴿的可能性感到興奮異常,他們找到了一個名為“復興與恢復”的公益機構,然后招募世界各地對去滅絕項目感興趣的研究者。他們的使命是:“通過對瀕危和滅絕物種的遺傳學拯救提升生物多樣性。”
“遺傳拯救”是要運用技術手段使貧瘠的生態系統得以恢復。這項工作有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在基因水平上找到是什么因素使得一個物種容易滅絕。第二個層次是通過編輯該物種的基因組,使它不那么容易滅絕。第三個層次是將編輯好的基因組轉入相關的物種,創造出一種轉基因物種。對于已經滅絕的物種進行遺傳拯救就叫做“去滅絕”。
當一個物種滅絕了,那么該物種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也會消失。一個物種的消失將以級聯效應影響到一系列的其他生物?!瓣P鍵物種”就是那些已知的在其生態系統中扮演了至關重要角色的物種,它們就是去滅絕工作的主要對象。我們的重點并非要創造出與原物種完全一致的物種,而是創造一種與滅絕物種的生活和行為方式相似的物種。
本書用“復活的滅絕物種”一詞來描述去滅絕所創造出來的生物。對它們“去滅絕化”則表示滅絕過程被逆轉了。
在線視頻
Keystone Species and Their Role in Ecosystems關鍵物種及其在生態系統中所扮演的角色
Genetic rescue and biodiversity banking 遺傳學拯救以及生物多樣性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