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工程造價基礎
1.1 基本建設程序
基本建設是一種多行業(yè)與多部門密切配合的、綜合性比較強的經濟活動,涉及的范圍廣、環(huán)節(jié)多,因此必須遵循基本建設程序來進行。基本建設程序即某一建設項目在整個建設過程中的各項工作必須遵循的先后次序。
1.項目建議書階段
根據國民經濟發(fā)展的長遠規(guī)劃,提出項目建議書。項目建議書是進行各項準備工作的依據。對建設項目提出包括目標、要求、原料、資金來源等的設想說明,作為進行可行性研究的依據。
2.可行性研究階段
建設項目的可行性研究,是在投資決策前,對與擬建項目有關的社會、經濟、技術等各方面因素進行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對各種可能采用的技術方案和建設方案進行認真的技術經濟分析和比較論證,對項目建成后的經濟效益進行科學的預測和評價。在此基礎上,對擬建項目的技術先進性和適用性,經濟合理性和有效性,以及建設必要性和可行性進行全面分析、系統(tǒng)論證、多方案比較和綜合評價,由此得出該項目是否應該投資和如何投資等結論性意見,為項目投資決策提供可靠的科學依據。由于基礎資料的占有程度、研究深度與可靠程度要求不同,可行性研究的各個工作階段的研究性質、工作目標、工作要求、工作時間與費用各不相同,詳見表1-1。
表1-1 可行性研究各工作階段的要求

3.設計階段
設計文件是安排建設項目、控制投資、編制招標文件、組織施工和竣工驗收的重要依據。設計文件的編制必須精心設計,認真貫徹國家有關方針政策,嚴格執(zhí)行基本建設程序的規(guī)定。設計階段具體包括初步設計階段、技術設計階段及施工圖設計階段。
初步設計應根據批準的可行性研究的要求和相關技術資料(包括自然條件、基礎設施、業(yè)主的要求等),擬定設計原則,選定設計方案,計算主要工程數量,提出施工方案的意見,編制設計概算,提供文字說明及圖表資料。初步設計文件經審查批準后,是國家控制建設項目投資及編制施工圖設計文件或技術設計文件(采用三階段設計時)的依據,并且為訂購和調撥主要材料、機具、設備,安排重大科研試驗項目,征用土地等的籌劃提供資料。
技術設計是初步設計的具體化,也是各種技術問題的定案階段。技術設計所研究和決定的問題,與初步設計大致相同。對重大、復雜的技術問題通過科學試驗、專題研究,加深勘探調查及分析比較,解決初步設計中未能解決的問題,落實技術方案,計算工程數量,提出修正的施工方案,編制修正設計概算。經批準后作為編制施工圖設計的依據。
施工圖設計主要是通過圖紙,把設計者的意圖和全部設計結果表達出來,作為工人施工制作的依據。它是設計工作和施工工作的橋梁,具體包括建設項目各部分工程的詳圖和零部件、結構件明細表,以及驗收標準、方法等。施工圖設計的深度應能滿足設備材料的選擇和確定、非標準設備的設計與加工制作、施工圖預算的編制、工程施工和安裝的要求。
4.施工準備階段
為了保證施工的順利進行,在施工準備階段,建設主管部門應根據計劃要求的建設進度,指定一個企業(yè)或事業(yè)單位組織基建管理機構(即業(yè)主)辦理登記及拆遷,做好與施工沿線有關單位和部門的協(xié)調工作,抓緊配套工程項目的落實,組織分工范圍內的技術資料、材料、設備的供應。勘測設計單位應按照技術資料供應協(xié)議,按時提供各種圖紙資料,做好施工圖紙的會審及移交工作。業(yè)主通過工程招投標確定施工單位,施工單位接到中標通知后,應盡早組織勞動力、材料、施工機具進場,進行施工測量,搭設臨時設施,熟悉圖紙要求,編制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和施工預算,提交開工報告,按投資隸屬關系報請交通部或省(市、自治區(qū))基建主管部門核準。建設銀行應會同建設、設計、施工單位做好圖紙的會審,嚴格按計劃要求進行財政撥款或貸款。
5.建設實施階段
施工單位要遵照施工程序合理組織施工,施工過程中應嚴格按照設計要求和施工規(guī)范,確保工程質量,安全施工,推廣應用新工藝、新技術,努力縮短工期,降低造價,同時應注意做好施工記錄,建立技術檔案。
6.竣工驗收、交付使用階段
建設項目的竣工驗收是基本建設全過程的最后一個程序。工程驗收是一項十分細致而又嚴肅的工作,必須從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出發(fā),按照原建設部頒發(fā)的《關于基本建設項目竣工驗收暫行規(guī)定》和交通部頒發(fā)的《公路工程竣工驗收辦法》的要求,認真負責地對全部基本建設工程進行總驗收。竣工驗收包括對工程質量、數量、期限、生產能力、建設規(guī)模、使用條件的審查,對建設單位和施工企業(yè)編報的固定資產移交清單、隱蔽工程說明和竣工決算等進行細致檢查。特別是竣工決算,它是反映整個基本建設工作所消耗的建設資金的綜合性文件,也是通過貨幣指標對全部基本建設工作的全面總結。